('
“如此勤俭之人,诸事能省则省,唯独会买几匹丝绸。”
周世丰听过这个故事。
或者说本就是大明的风土人情,不只是南方,北方也是如此。
“因为这是人性。”
“丝绸的种类繁多,款式也多,当同一类商品,可供人们选择的种类极具上升时。”
朱高炽看向周世丰,重重的强调道。
“会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并且追求这类商品,便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小王爷经常会有些很奇怪的理论,听起来令人不可思议,但谁都知道。
在商业一道上,小王爷目前还没有错判过。
周世丰第一次听到如此道理,脸色保持平常,内心却大受震撼,这个道理他不太明白。
“中华重工的工人,脱离了土地,有了稳定的收入,每年的工钱,按十二两计算。”
“他们不用购买农具,而每两银子,可以买两石粮食。”
“可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这些工人每年花在商品上的开销,远远要大于购买粮食。”
“换句话说,如果社会上商品的种类翻了一番,就可以刺激人们把家里的余钱,用来购买商品。”
“并且商品种类越多,人们的消费欲望也会越高。”
朱高炽最后总结。
每个国家都在学习工业革命,大多数人以为只是学习办工厂,但最后都为之失败。
意大利,法国,德意志等国家,从学习英国工业革命技术失败,到学习社会生产模式,才学习成功。
中国近代同样如此。
尝试了四次,失败了三次,在第四次才获得成功。
根据后世研究工业革命,得出的事务发展理论。
当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消费品种类急剧上升时,人口不一定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但一定不再像以前那样。
人口达到收入增长同步的速度,而是会低于收入增长速度,因为额外的收入,会用来购买商品。
当社会的新型工业消费品种类越多,随着多样化,则人们会拿出更多的收入来消费。
所以哪些行业放开,哪些行业不放开,都是根据工业革命的理论来布置的。
并不是脑门一拍,随意做出的决定。
短短一代人走完别人几百年的历程,就是因为结合了工业革命的理论,叫做弯道超车。
铸造厂。
在后世时,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提供了各类型号品牌的工业商品,加速刺激了市场的繁荣。
周世丰有些着急,看上去坐立不安,失去了刚才的沉稳。
朱高炽笑了笑。
“你还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朱高炽安慰道:“不着急,等你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咱们再来谈铸造城的计划。”
在大明初期,用三十年的时间,提前几个世纪,走完一百多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路程,朱高炽同样需要弯道冲刺。
不光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有社会资源分配,以及社会生产模式的改变。
想要挣钱,以朱高炽的身份太简单了。
随便垄断几个行业,就能带来海量的财富,但是钱并不是万能的。
在西方。
英国是乡巴佬,并不是文明的中心,也算不上经济发达地区,反而属于人们眼中的落后地区。
论富裕程度,历史上无出大宋。
工业革命不难,但是也很难。
车厢的尾部,金忠的台面上,中华重工各工厂的资料,堆积了十余本。
受大公子所邀,金忠会共同参与密云之行。
在旅途上,加深对中华重工的了解。
此人未来担任过工部尚书,加上对此人的信任,以及长史府日益重要的地位,朱高炽需要吸收此人。
“金大使,密云站快到了。”身边有人提醒道。
金忠头也不抬的应了声。
那人见金忠看书仔细,也就没有继续打扰。
别人可是长史府的右长史。
中华重工的工厂,产量,贸易额,利润……金忠第一次这么靠近,看的这么清楚。
谁都知道中华重工体量大,可真正的了解,金忠才醒悟,自己对中华重工的了解有些浅薄。
“金先生。”
朱高炽走到金忠身侧,打断了精神投入的金忠。
金忠吓了一跳。
“大公子。”
朱高炽笑着坐下,露出关切的目光,“可有什么疑惑?”
金忠语无伦次。
“中华重工的意义,比在下原本以为的要超过十倍,有了此等利器,王府如虎添翼也。”
“哈哈。”
朱高炽忍不住笑道。
此人的话,太合他的胃口了,也证明了他心中的想法,的确是向着王府。
朱高炽来到车厢尾部,此处的几人早已主动起身离开,为二人腾出说话的空间。
第一节车厢,都是心腹。
朱高炽轻声道:“姚大师,金先生,是咱在长史府最看重的两位。”
“能得小王爷重视,是在下的荣幸。”
金忠姿态很低。
右长史和左长史只有一步之差,可葛诚不会这样,反而自居为朱高炽的长辈。
一则资历足,二则地位的确高。
但是朱高炽对葛诚无法全部信任,因为此人较为中规中矩,没有把王府放在第一位。
这些人是对的,朝廷是第一位,也就是心系国家。
但是双方的立场不同。
无论是长史府第一人葛诚,还是燕王多年的伴读余逢辰,在朱棣被姚广孝和金忠说服造反时,都选择了对立面。
特别是余逢辰,在朱棣最需要人心的时候,却当众选择以死明志,故意自杀在朱棣面前。
导致朱棣非常的被动,差点控制不住人心。
后来还是姚广孝玩算命的一套,才算是勉强稳住了慌乱的形势。
所以朱高炽面对的不只有外部的敌人,还有内部的潜在“敌人。”
但这些“敌人”因为局面,目前还是王府的重要藩臣。
所以朱高炽才看重金忠。
姚广孝的地位,都不如金忠重要。
因为现在的金忠,是长史府的右长史,有行政大权,而姚广孝毕竟是方外人士,虽然朱棣看重他,但是在长史府没有实权。
“正如我们前番商议,朝廷必然会削藩,咱不敢违逆朝廷,但该抓住的权利,还是要抓住的,给王府一个进退自如的机会。”
金忠叹了口气。
“小王爷放心,在下眼里只有王府。”
朱高炽笑了笑。
接下来的形势,在他的计划中,王府的权势会和中华重工开始结合,那么金忠的位置,将会非常关键。
有了此人在长史府的协助,他的计划才能展开。
“携手并进吧。”朱高炽轻轻道。
金忠重重的点了点头。
他本是高门子弟,因为朝代更替而家道中落,唯一能抓住的,只有燕王府。
多年来才获得这个机会,他不会错过。
铁道马车,终于到了密云大站,根据未来的计划,密云的火车站,会是一个大站。
人们从火车厢鱼贯而出。
密云卫提前派了一队军士来迎接,拱卫小王爷的安全,表面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拜见大公子。”
“拜见守备。”
领头的校尉,带着军士们行礼。
不光是迎接朱高炽,以及镇守密云以东的镇鲁营的新守备,来自燕山卫的千户。
第一百五十九章 要么顺要么逆
北平都司。
“那边来信了。”
“来信也没有办法。”北平都司佥事郑云承笼着手,坐在新式煤炉前取暖。
他和蓝玉没什么交际,也没有在蓝玉麾下任职过,所以并不担心受到牵连。
都指挥佥事以上为流官,卫指挥使以下为世官。
流官由朝廷任命,世官承袭需经过考核。
他是受朝廷派来北平,担任别平都司的佥事,正三品大员,不光是他,还有前段时间被调离北平的正二品都指挥使,从二品指挥同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