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开始的几个被削藩的藩王,一个藩王自焚而死,四个藩王流放边疆。
这哪里是削藩,这是把藩王往死路上逼。
最后轮到了朱棣,他接不接受削藩的结局都是死,只能起兵造反。
如果老子造反失败,嫡长子逃得了?
所以朱高炽必须得造啊。
几年的时间初步工业化北平,以大明农业社会低效的流通率,也不会让对手有学习的时间。
不可能他这边刚兴起工业,应天府那头也跟着兴起了吧。
如果能有这学习效率,朱高炽认为朱棣可以直接打白旗,因为这已经不是大明。
“东家。”
“小王爷。”
“大公子。”
……
路上遇到的人们纷纷向他行礼,朱高炽也和气的点头。他是贵人,但是他年少,辈分低,对人有礼方是正道。
犹如历史上万历皇帝少年时期,不但对阁老们嘘寒问暖,还会亲手准备热汤给先生们。
到了中年的时候,面对的年轻官员们态度又截然不同,但这是年长的变化,不只是身份的变化。
如果朱棣在北平府对下面的将官和官员们整日板着脸,高高在上的模样,也不可能有北平府跟着他造反的事情。
因为他平日对人们有礼,发自内心重视人们,才会获得北平府的人心。
当他有难的时候,人们才愿意主动舍命帮他。
同样的道理,既然想要发展工业化,就离不开各色的人才,靠什么获得人才的效力呢。
除了钱还需要感情。
“小九呢。”
逛了一圈都没有看到老九,朱高炽问道。
“小九师傅好几日不出门,每日在屋子里画图,饭也不吃水也不喝,也不睡觉,都快成仙了。”
问清楚了方向,有人主动带贵人去。
有人带路,朱高炽很快来到小九所在的屋子。
推开门,入眼望去那一片乱啊。
朱高炽小心翼翼的走进去,都快没有下脚的地方,墙角还有未动的米饭,早已经冻成了一坨。
“小九,你也要注意身体啊。”看到满是污垢的小九,和以前判若两人,朱高炽又佩服又心疼的说道。
手底下有这种废寝忘食工作的人才,给谁谁不在意呢。
“听说你连饭都不吃,日夜颠倒,这可不行。”
“啊。”
小九茫然的抬起头,脸上满是不悦,谁又来打扰自己,无神的双眼逐渐清晰,这才看清楚了来人,吓得连忙起身行礼。
“用铁还是木材,我还是摸不准。”不等贵人说话,小九主动抱怨起来。
比起他师父的态度,小九非常乐意亲近贵人,因为贵人对他极好,还有救命之恩。
“要不先歇息会,又不急着这会的功夫?”
“事情不解决,我心里放不下,反而一直牵挂着,不如静下心来画图,我反而心安。”
听到老九的话,朱高炽对老九更有信心了。
老九是万三最看重的徒弟,他的才能是证明了的,而此人对技术上如此的忘我投入,更证明了此人非浪得虚名。
既然劝不住,朱高炽也想要看看老九遇到的问题,自己能不能提供部分解决的思路。
铁道诞生之初,有采用木枕的,也有矿场内部采用铁枕,两种轨道一直沿用到后世。
中国山东的第一条铁路,由德国人借着教案,为了控制殖民地而修建的。
为了修建这条铁道,在德国人列强的压迫下,埋下了无数百姓的血泪。
西方可以采用木枕,哪怕使用寿命短,不如铁枕的使用年限长,需要更多花费翻修,也还能保住性价比。
但是中国的气候原因,在山东使用木枕的寿命年限会更短,因此德国的工程师商议后,最终采用了铁枕。
山东和北平气候相似,如果借鉴这条思路,应该采用铁枕,但是朱高炽对实际情况不熟悉,不敢妄下定论。
特别现在是大明,各方面的条件能不能跟上,当下是木枕还是铁枕更为合适,需要工匠们来商讨。
铁轨的理论,老九一点就透,于是他成为了铁道的设计者。
“铁轨成本高,木轨成本低,而且制作铁轨的时间长,但是却更加的牢靠。”
听到老九的烦恼,朱高炽想了想,提出了新的建议:“不如两种方法都用。”
如果考虑成本,定然要选择一种来大规模推广。
但是朱高炽身份不同,他既要考虑生意,更要考虑工业的发展。
又不是要立即大兴铁道,而是内部使用的小段铁道,更适合工匠们来实验,摸索出更为实用的铁道技术。
就算老九天赋惊人,朱高炽也不敢一开始就迈着步子大踏步,容易扯到蛋。
虽然工业发展在他的推动下,有了前进的方向,但也需要一步一步来,不能违背规律。
连煤炭行业都未发展起来,是不可能推动成功其他行业。
煤是十七到十九世纪的工业血液,这句定义可不是教科书随便说说的。
“会不会引起东家们的反对?”老九担忧的问道。
朱高炽沉吟片刻,决定还是要自己出血。
“关于铁道的事情,咱跟商人们谈一谈,价格方面吗,给个特价吧,不挣钱只保本。”
铁道最麻烦的不是技术。
他要推广的是最初级的铁道,又不是后世的那种铁道,所以没什么技术含量。
铁道的诞生,是煤场主手里的铁块卖不出去,堆积如山没地方安置,扔也没地方扔,运输还要成本呢,于是想到重新埋入地下。
谁想到有了铁块的路面,不但解决了煤老板没有空地的麻烦,还增强了道路的运输能力。
为了让每辆马拉货车多拉煤,想要修建更长的铁块道路,而为了节省成本,就想到了打造了两根简易的铁道,让马拉货车的轮子在铁轨上跑动。
铁道就是如此问世了。
不过铁道日益发展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来研究它,逐渐成为了一科科学。
小九没有见过实物,需要凭借他的想象从无到有的制造出来,当然面对的问题就会很多,朱高炽也需要老九结合实际,推动出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铁道。
所以朱高炽只能提供思路,至于最后采取那种手段,则需要小九摸索出,获得煤老板们的认可,才能让铁道兴盛起来。
第五十一章 细微处笼络人心
“铁道的事情先放下吧。”朱高炽突然严肃的说道。
“为何?”小九见状大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让贵人改变了主意,心里立马忐忑了起来。
对新的事物,小九念念不舍。
朱高炽认真的说道:“该吃饭了。”
不光是小九,连张全也愣住了,大公子说话可真是越来越大喘气了,就不能一口气说完嘛。
张全好笑的看向小九,看把人家吓的。小九松了一口气,也不敢拒绝了。
“走,我带贵人去食堂。”小九简单的想到。
朱高炽听到去食堂吃饭,不顾张全的反对,兴致勃勃的要去尝个鲜。
阻止不了大公子,张全郁闷的看向小九,小九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几人在小九的带领下,前往单独的食堂。
蒸汽机工厂与一墙之隔的工程队,两者共用一个食堂,并且施行三餐制。
早饭,中饭,晚饭。
工程队施工队伍在外面干活,所以不在食堂吃饭,但是工程队不只是有施工人员,还有账房,库房,牲口房。
普工和工匠们在大食堂吃大锅饭,提供大锅汤,米饭管够,中层管理者与账房先生等在小食堂吃饭。
掌柜们还有六级以上的工匠,则又是一间单独的食堂。
四人一桌,每桌四菜一汤,四荤一素,还提供米饭面食炊饼,不过在此处吃饭的人应该不多。
但是单独的食堂伙食附近闻名,连冶铁所的官吏都跑来蹭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