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燕王妃徐氏
工匠们把两个地上的大铁球,费力合拢起来,中间涂上掺杂了胶漆和树胶的密封圈。
工匠大师傅万三,亲自在内圈口涂上蜡。
仔细的检查了所有的地方,才挥了挥手,让徒子徒孙们动作麻利,一气呵成。
空地上,有木匠打造的非常加固的木架子。
人们用铁棍当做扁担,铁球长度为九寸,因为里面装满了水,比较吃力。
没人敢大意,轻手轻脚的,脖子露出青筋,咬着牙缓缓抬放到木架上。
朱高炽忍不住走过来,看着万三动手打开阀门,用吸水器对准开始抽水,询问道:“要不要紧?”
“去去去,别捣乱。”万三目视前方,并没有回头,不知道问的是大公子,还以为是好奇的老百姓。
他的徒弟们露出惊恐的眼神,生怕师傅引来祸事。
可能是感觉到异常的气氛,万三下意识的回头,看到了身后的朱高炽。
两手一抖,差点把吸水器掉到地上。
“草……草民。”
万三正在抽水,犹豫是否中断手里的活计,向大公子磕头道歉。
“咱就来看看,不敢打扰大师傅。”朱高炽连忙挥手说道。
首先。
工匠在元朝是没有自由的,属于奴隶,肆意被打杀。
其次。
汉人的血性还在。
明面上反抗不了,在手里做活的时候,随便动点手脚就能让元朝栽大跟头。
例如元朝两次出海东征日本,皆因为船只的问题,遇海浪则翻。
两次元朝大军全军覆没。
元朝不再信任汉人工匠,把造船的船坊搬去了朝鲜。
为朝鲜带去了先进的造船技术。
不过先进的生产力,不是那么容易被人学去的。
现在的的大明。
放开了对工匠的限制,除了为官府服役的时间外,其余时间任由工匠在民间自由生产。
不但恢复了工匠的自由身,也提高了工匠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工匠的发展。
最后。
隔壁秦王虐待百姓,传到朱元璋的耳中,命令太子亲去陕西督办此案。
此时的太子,正在陕西的西安府。
万三是元朝的老匠户,他的徒弟们同样如此。
所以对权贵心有畏惧。
但秦王案例在前,连藩王都如此,何况他呢,朱高炽还真不敢得罪工匠们。
至少不敢胡作非为。
一则有求于他们,二则有祖父盯着。
“把此事办好,咱有重谢呢。”
指了指铁球,朱高炽宽慰道。
万三这才松了口气。
他的徒弟徒孙们也越发的细致,都盼望做好活,让贵人不会追究他们的师祖。
地面被水打湿。
铁球两端浇筑的铁环,用铁链套上。
两边各八匹马,马上的骑手们已经准备完毕,就等一声令下。
十六匹马的力量,能否拉开铁球呢。
周边的百姓们翘首以盼,等待贵人们出丑。
“可惜不开盘,否则咱非得下一注不可。”
“开赌坊的人又不是傻子,白花花的银子给你花不成。”
“他们都是一帮贼精的。”
连赌坊都认定会失败,何况百姓们呢。
没有人认为贵人会成功。
他们等着看笑话。
贵人们高高在上,听说每餐都是山珍海味,老百姓们喜欢看贵人们出丑。
万三最后检查了一遍,确认了没有问题,向一旁的燕王府的人点头示意。
旗帜摇下。
马儿们前蹄动了动,随着骑士们的动作,开始往前行,铁球轻易的被拉起,悬在了空中。
朱高炽眼睛眨也不眨,直愣愣的盯着铁球。
这场实验是他第一次做。
之所以要做这场实验,是为了工业革命。
今年是最好的时候。
因为过了今年,太子朱标会死。
太子死了。
这具身体原主的父亲,也就是朱棣的日子,会过得非常谨慎。
准确的说。
朱元璋所有的成年儿子们,未来几年都不敢张扬。
藩王们的大哥还在的时候,他们的日子还算不错,朱标不忌惮他们,就没人能打压他们。
当大哥不在了。
人们就开始盯着藩王们。
搞工业革命和重农抑商的国策背道而驰。
太子死了,反而跳的这么欢,你燕王府是生怕别人看不到你们,窥觊太子之位吗?
别说朱高炽扛不住,就是他老子朱棣的大身板也扛不住。
大环境之下。
所有人都得安静等待。
谁不安静,谁就会引来大患。
只有在太子还活着的时候,把事情落实,日后才不会给人口舌。
更是只有在朱棣北征归来前,朱高炽立下看得见的成果,以此获得父亲的支持,才能让他在日后继续发展工业。
没有父亲的支持,朱高炽啥也不能做。
哪怕说服了母亲都不行。
皇权之下,众生忐忑。
就算太子之位尘埃落定后,不但无法开始发展工业,反而更没有了机会。
要不了多久,新皇帝会削藩。
燕王朱棣会造反。
那时候。
是二弟的天下。
战神出世的时代。
令朝不保夕,被五十万大军攻打,毫无成算的朱棣,亲口暗示如打下天下,让其当太子。
二弟才是朱棣的定海神针。
朱高炽不知道原主是如何解除这些难题,而且根据历史所知,并不算彻底解决。
其中的风险不小,运气占比更高。
原路不知道,也走不通。
能安身立命的唯工业革命。
只有掌握了工业。
谁也打不败他朱高炽。
才是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
工业才可以爆种。
碾压农业文明。
而决定他的未来的,就是这场实验。
成功了。
就能让母亲支持自己。
现在北平的当家人,是燕王妃。
不但饱读诗书,才能卓越,更能参与军事,披甲守城的主。
“好像真拉不动?”
远处。
百姓们傻眼了。
“咱不是花了眼吧。”
十六名骑手努力的控制身下的马儿,可任由马怎么使力,也前进不了分毫。
“娘,弟弟成功了。”
朱玉英欢喜道。
燕王妃眼神复杂。
燕王府不会丢脸了。
和长子的打赌,如果长子失败,以后就老老实实读书,不再胡思乱想。
高兴?有。
失落?也有。
儿子大了不由娘。
“怎么会拉不开呢。”
燕王府长史葛诚,使劲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
通过一场成功的实验。
朱高炽说服了母亲。
更向工匠们证明,他所言的大气压是存在的。
既然证明了大气压,眼见为实,那么蒸汽机的原理,工匠们一点就透。
第三章 真空装置
半个月的时间。
整个北平城市井之间,都是关于大铁球实验的话题。
“大铁球实验,说明了真空的存在。”
去现场看见过实验的人,津津有味的向没去的人们讲述。
“什么是真空?”
有人反问道。
“真空就是真空啊,说了你也不懂。”
“嘁。”
话题不愉快的终结。
生活还要继续,没有丝毫的变化,人们还是过着原来的生活,话题很快遗忘,开始了新的话题。
燕王出征,打胜了没有?
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传回来呢。
这才是关乎百姓们的大事。
热火朝天的只有冶铁所。
大明官办冶铁机构,全国共置十三所。
北平没有。
北平的冶铁所,归燕王管理。
万三是北平出名的工匠,徒子徒孙遍布各地。
因为万三的名头,朱高炽才主动找上他。
光有名头,没有真手艺,在大明是混不下去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