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林当然知道,其实他今年已经在教孙女了,孙儿也教了一点,两个孩子可懂事可聪明了呢,现在就是他最大的欣慰了。
交代完了之后,李友桂就趁着夜色回去了,刚回到家里,摸黑进房间里时,突然被一个人影和她的声音给吓了一大跳。
友桂,这么晚了,你去哪里了?那人正是睡在李友桂姐妹房间上头的关晓英,不知道她什么时候醒了起来了,刚好撞到李友桂回来。
李友桂淡定得很:上了个大号,顺便去看了一下我爸,你上厕所?
李父最近刚刚开始去看鸭场,就在家门口的池塘,他上的是晚上的班,从此李友桂晚上会去看他一下,不然也不大放心。
黑暗中,关晓英的眼睛闪了闪,没再说什么,就上楼睡觉去了。
因为决定了要出远门,李友桂就决定要去砍上两天的柴火,所以开始不接送关晓英她们三个了。
罗美玲和王露,关晓英她们自然没有意见,因为她们已经走了好几个月的路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再说了,这一路上地头都有人在干活,只要不是晚上和天黑,没什么问题的。
这是李友桂距离好几个月后头一回进山,照例的她先进深山里采蘑菇,以及打猎,最后才会砍柴回家。
好久没有过来采蘑菇了,她空间里的蘑菇也只剩下三分之一,现在刚好补充上了。
采了蘑菇又打到了几只野鸡和野兔,这样的收获也只能说是一般而已,毕竟这边的深山她来过多次了,好东西基本上已经是极少极少了,要不是今天她主要是来砍柴的,那真打猎最好还是去扶县那边的山。
吃过了午饭再继续采蘑菇,找了好一会儿的野物,李友桂看着天色也不早了,正准备离开深山呢,就听见了好几道的脚步声。
这么多的脚步声,以及这处地方儿可不偏僻呢,一般会来的几乎都是当地的人,以及这边的队伍。
李友桂才刚刚想完而已,人就出现在她的眼前了,那些和周围林子无比相似的服装,一眼就能看出了他们的身份。而且,还真的巧了,那些人还是李友桂的熟人呢。
真的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不知不觉都大半年没见过了,没想到李友桂一来山里来,就这么凑巧的就遇着了呢。
这回是李友桂先打招呼了,笑眯眯的声音:罗同志,于哥罗哥柳哥,你们好呀,好久不见啊。
李友桂这么大一个人,穿着和这满眼的红区别还是挺大的,她发现罗霆他们时他们也发现了她。
这不,简直是惊喜啊。
罗小龙和柳爱国就高兴得小跑过去了:大妹,是你啊,真巧呢,是好久不见了。我们几次来山里,一次也没遇上过你,你们生产队很忙吗?你怎么好久不来了?
这俩货依然还是那么活泼,也许也是认识的姑娘不多的缘故,他们把李友桂当妹妹看待,在她面前也比较放得开。
李友桂点点头:生产队挺忙的,我还要天天接送住在家里的三个城里来下乡插队的姑娘,没什么事儿我就不来山里了。
这不是没空么?!
忙着照料这么多人,又管学习又管吃喝,又管来来回回的接和送,这不忙得团团转么。
罗霆一直在和自家妹妹通信,罗美玲在李家的事儿都和他这个三哥说了不知道多少,所以不用李友桂说出来,他也知道得很仔细呢。
大妹,那真是可惜,我们有好几次都打到了野猪呢,要是你在的话,你那一份肯定跑不了的。
你不知道呢,我们每次进山都会想起你来,可惜你太忙了,一回也没遇上。
大妹啊,你最近都在忙什么?你们生产队还真离不得你了呢。
于钢铁小哥哥来忍不住过来和李友桂打招呼了,他们三个围着李友桂热情的说着话,仿佛许久不见的老朋友。
呃。
然后,李友桂就把自己这半年来的事儿简要的说了一遍,重点就是下地干活,看书学习考试,夏收抢种以及秋收,就这几个大事儿而已。
罗霆早就知道了,不过亲眼听到李友桂再说一次,他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听得有意思的还不止他一个呢,一旁的于钢铁他们三个也听得津津有味极了。
第239章 去找门路
时候不早。
李友桂最后一项工作砍柴还没完成呢,这会儿只能闲聊大概半个小时了,她就得赶紧去山下把柴砍了拖回家。
因此,很快,李友桂就和罗霆于钢铁他们道别了,她还有许多活儿要干呢。
这会儿谁都没有什么闲聊的功夫,在这儿可没有猫冬的说法,连个雪都不会下的地方,冬天连片叶子也不掉,依然满山满野满地儿绿的地儿,哪有休息的时候?
一年到头来,大概也就过年那几天能休息了。
到了山脚下后,李友桂就开始砍柴,足足砍了一个多小时,大概三十来根柴火才停下手。
等到她拖着这么多的柴火上路往家里赶的时候,天都开始暗下来了。
好在,李友桂艺高人胆大,她力气大又有空间隔离的异能,这点夜色算什么?
李友桂到家的时候,关晓英和罗美玲,王露她们早就在家里了,她们三个也是天一黑就到家的,一路回来还算是安全。
一家人都在等着李友桂回来炒菜呢,饭煮好了在焖着,菜也洗好等着炒,李友桂刚到家门口,柴火什么的都被李建文李友柳和罗美玲她们几个全部接了过去,一起拖着柴火进院子里堆放着晒干。
没多久,李友桂就把菜都炒好了,大家伙刚好上桌一起吃饭。
从秋收开始,李家从中午就开始吃米饭了,早上还是粥配番薯,中午和晚上就吃米饭。只要吃上大米饭,没有肉没有蛋也是好吃的。
夏收的时候,李友桂家分到了和去年差不多的粮食,又多买了八百斤稻谷。
关晓英和罗美玲,王露她们分到的粮食只够勉强吃个五分饱,好在她们有钱有粮票,定村生产队因为她们三个表现不错,所以也愿意让她们一个人买上二百斤稻谷,加在一起就六百斤稻谷了,所以不缺吃的还测吃饱饭呢。
秋收都结束了,交完了公粮,生产队又可以分粮食了,这些年的收成还不错,秋收分到的粮食应该比夏收要多一点,李友桂还打算再多买些粮食,不然怎么挨到明年的夏收分粮?!那可还有十个月的时间呢。
李友桂一连去了两天山里,砍了六十多根柴火,这才不去山里了,刚好等到了生产队要分粮食。
这回分到的粮食真比夏收多两百斤的样子,李友桂又向第七第八第九生产队格买了几百斤粮食,秋收她家又分又买的粮食就有两千斤了,这下真的差不多够吃了。
等到定村生产队分粮的这一天,关晓英罗美玲和王露她们又请李友桂帮忙去运粮食,又听她的话再向生产队买上六百斤粮食,三个姑娘一下子也有了上千斤的粮食了。
这么多的粮食,还是李友桂分了两天两次拉回来的,这三个姑娘也很实诚,直接就把粮食交给了李友桂分配,作为她们在李家的口粮。
反正,就是万事不管,只要有吃有喝就行了。
大事儿都完成了,李友桂就决定要去市里走一趟了,现在她口袋里的钱太少了,年前那一百多块钱花到现在就只有二十来块钱了呢,实在是太不经花了。
而且,李友桂已经计划好了,今年过年时,她要把借小姨父的那两百块钱给还上,所以她空间里的那只盔甲小短腿又该出手了。
这一年都过去了,再逮着一只也是说过过去的,刚好去市里找门路去海边,也好把它给出手掉,一举两得。
李友桂向罗中华请好了假,又拿到了介绍信,还在生产队的鸡场里买了两只鸡去走亲戚,一只当然是给干姐方华的,另一只传说要给二哥李建华,两只鸡的去向就有明路了。
此外,李友桂还拎了五十斤米和两只鸡就出发了,早早就到了市里,先去废品收购站,结果老头儿不在,于是李友桂只好去罐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