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都市言情 > 乖乖小夫郎 > 茶查查-(133)

茶查查-(133)(2 / 2)

心肝儿。严氏见了小灵哥儿一把接过抱在怀里,疼的跟眼珠子似的,他们家二小子长得俊俏,夫郎也好看,连生的娃娃都这样漂亮可人。

哄着灵均逗了一会儿,她这才说道:今儿馆子里不忙,你师父和老王头到他家卸软柿子去了,树上熟的,可甜了,回头你俩记得过去拿。

知道了。沈玄青答应一声,他给陆谷倒了杯茶,笑着说:师娘今天过来,是说雁雁的亲事,镇上有家合适的,十六岁,比雁雁大两岁,家里有田有铺子,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人,同咱们差不多,不过人家是吉兴镇当地的。

严氏刚才只顾着抱孩子,一听他说起,才忙和陆谷说道:铺子就在东兴街上,就是那家卖香烛纸钱的,那孩子是念书的,前两年过了童生,今年又考上秀才了,有出息呢,人我也见过,模样周正,个头儿没二小子高,但在别的汉子里不算矮了。

那他家里人如何?陆谷下意识问道。

严氏笑着说:顾家大娘人勤快,就是嗓门大些,他们家不是有个香烛铺子,我有几回过去买,拾掇的可干净了,她生的大儿子叫顾承越,就是想和咱们雁雁相看的,上头有个大姐,嫁镇上了,离得近常常回娘家,下面有弟妹各一个,年纪都小,尚未到娶妻嫁人之时。

顾家家底应该还可以,香烛铺子开好些年了,穿着打扮不是穷苦的,这几年我过来,几条街的事多少都听过,香烛顾家是好的,少与人争执,连他那个大姐,嫁了个老实本分的茶馆掌柜,没怎么听过和人有嫌隙,更别说吵嚷。

沈玄青听完,说:回头我过去转转,可行的话回家跟娘说说,让她来也看一看。

这是自然。严氏一听卫兰香要来,顿一下又笑说道:到时让过来住我这儿,多住两天,也好和我说说话,这一年到头我回不了村里几次,好些人没见过了,让她说给我听听。

成。沈玄青没扭捏,严氏到底不是外人,自然上心,给找的这门亲事听着还不错,那家只要不是经常打架吵嚷的,就能考虑考虑。

*

秋风瑟瑟,将院里柿子树上余下的枯叶吹落,一片叶子都没剩,成了光秃秃的枝干。

柿子太多他俩吃不完,陆谷一个人要带孩子,就只晒了些柿子干,没弄柿饼,这一树结的繁茂,还留了些硬柿子贮存,留到冬天慢慢吃。

这几天天色不太好,说亲的事只得往后拖拖,总不能在风雨交加的日子相看,不吉利。

沈玄青在铺子里,外面风大又冷,陆谷没带孩子出去,灵哥儿也机灵呢,早上非要出门,他给抱出去,许是吹得脸冷,灵哥儿被抱回来后再不闹着要出门玩耍。

孩子一岁了,近来正在学走路,扶着墙亦或是抓着床头木栏能走几步。

来,来阿姆这儿,给你吃馍馍。陆谷把孩子放在床里,自己站在床边拿着热馒头引诱。

汪!乖仔也在房里,它退后几步冲着床上孩子叫一声,似乎是让过来。

灵哥儿原本坐在床上不愿动弹,一看见馍馍,抓着木栏就站起来,小孩子手上有劲呢,能自己把自己拉起来,他换着手抓木栏,到最后扶着横栏慢慢往前挪,走得还算稳当。

床上铺了厚床褥,不怕孩子摔疼。

等灵哥儿一步步走过来,扑进陆谷怀里去抓馒头,他一把抱起儿子,在白皙的肉脸上亲了一口,满眼都是喜悦:真厉害!

孩子渐渐大了,能听懂夸赞,灵哥儿笑起来,白白小小的牙还没长齐,别的小牙不说,两个小门牙像是小兔仔一样。

只他俩在家,陆谷没忍住,背着沈玄青轻轻捏了捏儿子肉肉的脸颊,软糯糯的,完全是个小团子。

第214章

眨眼又是好些天过去,深秋凉意渐重,恰逢今天没有风,太阳还挺大,属实是个好日子。

沈家二房大半年来分散两处,今日是少有的齐全。

一大清早,因万物枯寂,庄稼地里没有那么多活儿,除了上山挖甜窝根的,不少人家在太阳出来后才渐渐有了动静。

灵哥儿夜里睡得早,他如今会翻身会爬,一醒来就趴在陆谷胸膛喊阿姆,小脸蛋也凑得很近。

大人平时忙这忙那,有时不免疲累,陆谷闭着眼睛,他早已习惯儿子醒的这样早,没出声想再睡会儿,然而脸颊被一只小手挠了几下。

阿姆,姆。

灵哥儿说话还不太利索,有时吞字吞音,说得含糊,但架不住一直叫他。

陆谷无奈睁开眼,拿掉挠他脸颊的小肉手,就看见他们家小灵均冲他笑,只是笑着笑着,就流了点口水。

他把孩子抱起来,让稳稳坐在床里,自己才好起身,刚坐起来就伸手拿起搭在床头的手帕,给灵哥儿擦了擦嘴。

这会子还早,陆谷没忘记今天的正事,给自己和孩子都穿好衣裳,头一件事就是端着孩子到院里撒尿。

沈玄青起得比他俩早,挑满缸里的水正在劈柴,看见儿子出来后,他笑着吹几声口哨逗灵哥儿。

小灵均看向阿爹,在陆谷怀里笑个不停,两只小手拍着,十分高兴。

娘说在那边热早食,乳果我洗好扎开了,你喂完再和雁雁一起过去吃。他边捡地上劈好的柴火边说,都抱进柴房里摞好,又拿扫帚将木屑扫成一堆,归拢到柴房外的柴堆前。

他将扫帚靠墙放好,说:今天来人,我先去那边忙,趁早喂完牲口,后头好拾掇一番。

灵哥儿尿完了,陆谷起身答应着:好,知道了,你去吧。

沈玄青走后,早起外面较冷,他抱孩子走进堂屋,看见桌上碗里放好的乳果,就坐在桌旁喂灵哥儿先吃,又朝卫兰香屋里喊道:雁雁,起来没?

起来了。沈雁正在穿衣裳,她心中忐忑,方才沈玄青走时她听见了,如此家里就只剩她和陆谷。

谷子哥哥,你看我这样行吗?她穿好新衣裳出来,头发还没梳。

陆谷见她神色紧张忧虑,连带着他自己也有些不安了,和别的姑娘双儿不同,他压根儿就没和沈玄青相看过,没经过这阵仗。

他仔细打量一番,说:好着呢,鞋子不是有双新的,我记得昨晚娘给你拿出来了。

听他这么说,沈雁稍微放了一点心,她轻吐一口气,说:我等会儿换,还是先梳头发要紧。

好,他们巳时才到呢,这才卯时,不急,慢些来。陆谷宽慰了她几句。

今天的头等大事就是顾承越要来和沈雁相看,已经和三房说好,到时让沈雁过去,在沈玉房里开着窗子假意做针线.

顾承越要帮沈顺旺家挑水劈柴,因他是书生,家又在吉兴镇上,并非乡下农家,扛木头翻地锄地就免了,只要把沈顺旺家前院菜地锄一遍即可。

他们这里习俗如此,劳作一番,好叫人知道,女婿是有力健壮的,只要能干活儿,勤快些起码饿不死,对乡下人来说,一家子能吃饱穿暖就很可以了。

顾家的景况沈玄青已打听清楚了,原本和镇上寻常种地人家一样,不是什么高门富户,不过这些年渐渐攒了家底,镇外那二十亩良田雇了长工,家里还有一个做饭婆子和一个扫洒的粗使婆子。

顾承越爹卖香烛纸钱,还会扎纸人纸马,是个手艺人,这手艺又是能吃饭的,完全不愁生计。

因有婆子在家,女眷家人无需做饭扫洒,比乡下人过得好很多,不过他们家开了铺子,有时忙起来,无论儿子女儿还是顾大娘,都要帮着裁纸扎糊,一家子算的上勤快,也都是踏实人。

顾承越不止念书好,扎糊的本事也是有的,沈玄青特地找人打听过,有个一技之长傍身,便多条谋生的出路。

严氏三儿子杨弈是吉兴镇书院里的教书先生,不过书院大,有好几个先生,他没教过顾承越,沈玄青也问过他,得知对方品行好,也有几个同窗好友,人缘在书院里还不错,在外能谈笑说论,必不是个只知死读书的书呆子。

恋耽美

最新小说: 安静的敌人 大疫大医 千金归来 药童 第三种绝色 神农 命中注定 王令的日常生活 官道之色戒 照不见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