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知鸿忍不住弯起嘴角:是关心你。
顾铎被关心得实在不太爽,一肚子逼供的话全没了用武之地,而原定的逼供对象也乖得过分,他说东非但不会往西,连南北都不会多看一眼。
虞知鸿认真交待:我的问题不严重,不用看医生,也不用治疗方案。如果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一定和你说。
碍于太空冲突迫在眉睫,最近的事情多得叫人目不暇接,顾铎再不怎么放心,也只能搁置A393这个看起来不再有用的信息。
寻亲追媳妇、带队上战场、向军部三区发展,还有照顾室友他把事情在脑海列出来,按轻重缓急划了三六九等,除去最后这件事不能取舍,得划入日常生活安排,其余的排排队,大多不是眼前能做的安排。
最后,顾铎决定先把脑子放在明天的课上。
倒不是说其他的事不要紧,而是小胖一通电话打完,顾铎豁然之间意识到自己这个「队长」,可能远比他想得更责任重大除了带着大家一块琢磨成绩和专业水平,现在还可能会涉及到队里每一个人的未来前程。
这种前程,往小了说是前途,往大了说,是事关生死的事情。
在顾铎自己的逻辑谱系里,他一人做、一人担的,都不算什么大事。他这人虽然不太靠谱,但总归从小自己给自己开家长会,练出来一身收拾烂摊子的水准反正翻了天去也大不了一死,这点「豪气」总还是要有的。
涉及别人却不一样。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与其说是「组队」,不如说是「投诚」。
如果他做出了选择,跟着他的队员很可能就此会加入某一军部的派系,参与接下来没有下线选项的正经战争。
吃完午饭,韩秋岭又发来一串有邀请意图的队伍,顾铎对此毫无头绪,头疼地开始胡说八道:虞知鸿,你觉得要是真打起来了,哪一边赢的面大?
古地球早期,华夏大陆三分天下,史称三国。曹、刘、孙三家鼎立几十年,虞知鸿认真地说,最后司马氏一统天下,建立晋王朝。
顾铎也认真地回答:虽然没研究过古地球早期史,不知道怎么接你这个梗。但我就随口喊几句,不是真问你这种脑残事。你怎么这么可爱啊。
虞知鸿:
顾铎劳逸结合地凑过去,故意问:我现在还是喜欢胡说八道,前几天是没心情没顾上。你听了会不会觉着烦?
他的眼睛被日光照得太亮,虞知鸿差点不敢看:不会,我没有烦过你。
顾铎逗一句就完事,继续研究起那些故事一堆、互相藕断丝连又互不两立的蓝黄阵营去。
虞知鸿虽然时不时和他说些军部的事,说的却有限,顾铎觉得这人是被教得规矩太多,不好意思把罗乱事请在人背后讲出来,也不能说些原则上保密的事情。他忙的本来也不是虞知鸿的事,也没道理逼着人家给他从头讲到尾,所以自己也在查各种论坛、新闻,试图摸出一些脉络。
但能查到的东西总归有限,时常会有卡住的时候。虞知鸿自己看见,主动提示了两回,顾铎再遇到,就会去问。这个时候,虞知鸿就开始知无不言了,会一直讲到下一个可以被查询到的节点。
顾铎这才反应过来,虞知鸿不是有话不和他说,而是让他自己去搜集信息、自己下判断。
我从小耳濡目染,与其中很多人牵涉不浅。和你说太多,难免不能保持客观。虞知鸿说,我不能私自推你去任何一条路上,你自己去看,才会有自己的判断。
顾铎有点恋爱脑地想:人哪有绝对公正客观的,又不是天平成的精万一我就愿意和他站在一边呢?
然后又自恋地想:不少人趁机拉拢同学,他都没糊弄我入伙帮忙,应该也是喜欢我对我好吧?
想完,他又继续投身于军部的各种新闻消息和八卦,从新闻里摘掉套话,从消息里分辨真伪,从八卦里提取有用信息。
到了晚上,顾铎终于基本在脑子里建出一黄一蓝的两个阵营模型来了。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0章 决定
大家一个接一个地追随着给出蓝色的答案。
虞知鸿第一次介绍军部阵营时, 用了虞竞生和萧屿来举例,两个都是顾铎至少有所耳闻的人,好便于他记忆。
顾铎又恰好和他们都见过, 在为数不多亲眼所见的印象里,虞竞生看起来温文尔雅, 是个处处得体的中年男人,太斯文就让人难免有距离感尤其是邢慨叫他挂科挂得实在太惨, 耳听一万遍他的课好过, 不如亲见一回挂科;
萧屿恰好相反, 虽然是堂堂航大校长,但除了在教研室拍桌子,实在没什么校长的样子,看他烟熏火燎地撸串,顾铎都怀疑自己几十年后会不会也变成那副德行最好是能, 他非常欣赏萧校长没有小肚子的身材,希望自己的腰腹肌肉也能这么坚强, 在炸鸡可乐的摧残下焕发生机。
而总结出来的黄蓝阵营, 也差不离是这样的形象。
黄色的一方,在军部被称作「优化派」,背后的支撑是军部高层与科研力量,致力于「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力求集中培养优秀人才、带领地球, 使军部的投入加持上最高的转换率,最高限度地提升人类极限。
蓝色的一方,则认为这样的想法无异于古地球时野蛮的封建思想,就是委婉地给人划分出三六九等。在外星威胁尚不明确的时候, 完全应该采取更加人道与文明的方式, 将各行各业的机会打开从军亦或者从政, 都应该是包含在其中的选项。而且从军部的发展来说,机会打开,也能够发掘更多合适的人才,给予军部新鲜的血液。
在当下,地球人类已经有了足够开采外星的能力,绝大多数的资源危机都已经消弭无影。更加安逸的生活随之而来,从前被少数发达地区垄断的实惠生活普及到了每一个人的身上。物质极度丰盈,古地球中期被提出的理想社会逐步变成现实,每一个人都能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哪怕碍于种种现实并不能随心所欲,但至少拥有选择人生的机会。
毫无疑问,蓝方的想法更加符合这个时代的声音,其拥护者也更加普遍地分散于军部的各部门、尤其是一线的基层。毕竟以己度人,当他们年少轻狂的时候,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机会。
摆在顾铎眼前的问题,差不多就是在二者中择一而从之。
带着应战思路再看过可靠的小道消息和新闻,以及虞知鸿之前的提醒,顾铎毫不怀疑,只要加入任何一个团队,就是做出关乎未来阵营的选择。往坏了想,甚至这个「未来」都不用太久,没准下个月一次演习的某一声走火,就能带领所有人一步跨进「未来」。
战争一视同仁,不会管做出选择的时候,这一群学生到底是懵懂还是深思熟虑,都必须得面对死亡或是胜利的结局。毕竟在选择进入军校的一刻,已注定了他们得为人类未来而战哪怕是人类的内战。
天色已经在不知不觉间黑透,寝室的灯光偏暖和,没有图书馆自习室的明亮,屏幕映出的光线打在顾铎脸上,看起来非常地不留情面。
邢慨发来的统计结果里,有一张本队人员情况的附表,估计是他们料到顾队长不爱对自己人下手,特意在第一栏加粗写下了「本表纯属自愿填写」,还在后边开辟出一个「填表人签名」,除去顾铎和李成双,每个人都在里边就是这个签名实在没什么效力,全都是大写的手打上去的。
邢慨在最后特别打了个括号:我发誓每个人都是亲手打的名字啊啊啊,我不会用表格插入图片!!
顾铎:
除了那些知根知底、从中学就混在一起的,就是韩秋岭和后加入的几位。后来那几位平时大多和邢慨交接,顾铎其实不太熟悉他们,这些人大多也没标记颜色。他就和韩秋岭比较熟,不免看得仔细了一点。
这姑娘家里五口,除了父母还有一双弟妹,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一家还算有名的公司,字面上完全是生活美满的富二代。但她接下来又写:弟弟妹妹均因为事故去世,本人已多年不和家中联系。当年肇事者系军部一区实验室人员。
顾铎骤然有一种窥探人隐私的感觉,不好意思多看,又打开附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