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铎回答得自然又坦诚:你啊。
虞知鸿:
贤王殿下险些怀疑自己是不是什么洪水猛兽,竟然还有辟邪之效。
小花从小有人养,没野猫的那种机灵劲儿,迟迟才闻着主人的味,仰头「喵」了一声,用脑袋瓜蹭了蹭身边的人类,留下一根安慰的猫毛,窜回顾铎怀中。
顾铎接过这乐不思蜀的,想弹它个脑瓜崩,奈何一只手抱着猫,令一只手还被抓着,便问:你有事么?
好像两个人没事就不必见面一样。
这么说也没毛病,「陆小七」只不过是一个贤王府新来的侍卫,看上去还挺不被重用的,确实没有整天往王爷眼跟前凑的道理。
可大实话端端正正地刺中了虞知鸿的心事,加之他还有点「做贼」心虚,竟没法顺理成章地问一句「你为什么躲我」,只能拿出早想过的借口:嗯。明早随我出门。
顾铎「哦」了一声,表示知道,抽手转身就走。
顾铎这人很有自己的「原则」,做剑时认认真真地认主,做人也不给别人添堵。认定虞知鸿不想看他乱晃,他就一刻也不多在人家眼皮子下待,走得干脆利落。
然而这样的「原则」落在别人眼里,未见得能领会到好意。
虞知鸿目送他的背影远去,直到转过墙角,再看不到,心想:他不喜欢我。
顾铎要和小花聊一聊门禁的事,小花却不合作,一个劲地蹭他手腕,明示他摸自己的头顶下巴颏,撒娇撒得起劲。
顾铎捏着它的后颈,气道:你还有点良心没,跑出去也不说一声算了,你也没长嘴。
小花解决凡事的方法都一样,那就是锲而不舍地乱蹭,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顾铎缴械投降,认命地给花大爷按起了猫头。
有小花以身暖床,被褥也太舒服,顾铎在这温柔乡里舒舒服服睡着,日头升起时还不想起床,全靠一腔尽职尽责,才赶在早饭结束前去了王府大门口。
虞知鸿已经在那等了一会,面色不太好看;王誉站在一边,一脸的忧心忡忡。
顾铎说:我来晚了,对不起。
没事。虞知鸿面色稍霁,上车,进宫。
顾铎一坐稳,车子就摇摇晃晃地向前走去。
他想了想,认为虞知鸿沉着脸,很可能是自己迟到的问题,贴心地主动道:你要去杀谁?
虞知鸿:?
顾铎自忖也只有这点本事,说得态度诚挚:我听说宫里有个皇帝,你是想杀他么?虽然不太容易,我也可以努努力。
呃贤王殿下奉召进宫,去商量北境战事,万万没有这等大逆不道的想法,被惊得连烦心都忘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不可胡说!
哦。顾铎点点头,那
虞知鸿怕他再想出什么惊人的事,道:不是去杀人。
顾铎再次顺从地点头,心说只打架也行,他也不会输。
虞知鸿没料到此人还会有这番深谋远虑,提前放下心来。
他也不想和顾铎多说什么,面对这张脸说得多,就难免拿出那番哄人的姿态,他怕自己忍不住多想,又怕招惹什么误会,反而不恰当。
所以当入宫搜身、被卸掉浑身兵刃时,听到顾铎安慰地说:没事,我空手打架也很厉害。
贤王殿下几乎无法承受禁军目光里的诧异神色之重。
虞知鸿低声道:你闭嘴。
顾铎还会看点脸色,边走边问:架也不打?那你带我来干什么。我只会打架诶!你怎么跪了你父皇是哪个?
两人走到御花园,恰撞见和瑞王父慈子孝的皇帝。司礼太监喊了一声,虞知鸿规规矩矩行君臣礼,顾铎却稀里糊涂地杵在原地,四处找皇帝,最后连蒙带猜地锁定了和端王站在一起的白胡子老头。
他没什么礼仪上的常识,说「见过陛下」,就真的只拿眼睛「见」,任那太监暗示咳成明示,也没跪一跪的自觉。
虞知鸿替他告了罪,直接一拽,顾铎「哐当」跪下。
听到这膝盖落地的响声,虞知鸿心里不由一紧。顾铎反倒没所谓,他身上不容易留伤,从前也疼习惯了,只茫然道:你干什么?
随后又自己想通,恍然大悟:哦,得跪着见啊。
一个人但凡能科举入仕,脑子回路至少不会太奇怪。皇帝登基后就再没参观过这么清奇的物种,忙中抽出空,搭了一句:对,你不愿意?
还好。顾铎道,我就是想,要是你每天多见几个人,多让他们跪几次,就不用擦地了。
虞知鸿:
瑞王:
皇帝哈哈大笑,连声夸虞知鸿捡到宝了,又寒暄几句,切入正题:要打仗了。叫你们两兄弟,就是想问,派谁去。
瑞王道:当属贤王。
这两人一唱一和,表演痕迹过重,摆明了是早就商量好的。
作者有话说:
追文追得被带跑了,不是把瑞王写成端王,就是把贤王写成庄王。
捉虫的时候,几乎能够感觉到虞家兄弟的怨念
第13章 傀儡
王爷他对率军出征有点阴影。
虞知鸿道:我
皇弟别急,我知道你领不了兵,特意为你想出来一个法子。几天不见,瑞王还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你不能做将军,却没试过当军师对不对。倘若给你安排好一位带兵的将军,处处听你指挥,也未尝不可一试啊。
虞知鸿沉默了。
瑞王继续道:我这个当哥的不招你喜欢,可你长大了,该懂得因人废言是错的。北境是我大齐疆土,而你又是战场上打磨出来的将帅之才,想必恨不能去手刃仇人,对么?
顾铎还是一听这人说话就浑身难受,巴不得给他的嘴捏上,少让耳朵遭点祸害,也给眼睛留个好印象。碍于不能在大庭广众下动手,只好自觉屏蔽,神游天外地胡思乱想。
也不知道小花一个猫在家,能不能老实听话,希望它至少别去招惹宋厨子,偷人家的咸鱼,这样容易被拖去炖了。
他隐约又听到瑞王又劝了一大堆,皇帝跟着说了些什么,虞知鸿点头称是,估计是答应了什么。
而后不知怎么着,这三人居然齐齐地朝顾铎看来。
瑞王还是要笑不笑,皇帝慈祥地魂游天外,虞知鸿则神色一言难尽,像被摁着洗澡的小花。
顾铎回神就听见瑞王道:这侍卫才跟皇弟几天,就能随侍入宫,想必十分能干,不如让他来吧。父皇您意下如何?
行,朕觉得可以什么?皇帝了却一桩心事,正轻松着,什么都随口应,答应完才反应过来,指着顾铎,你说让他去领兵?!
顾铎被他喊得一愣,不知道自己怎么掺和进来,也懵了:什么,我去领兵?兵能答应?
瑞王不疾不徐道:嗯。按之前所说,台面上的将军不过是个摆设,那朝中的几位大人就不合适前去了,显得有辱斯文,容易寒了人家心。如若提拔新人,又怕没上过战场的小将军想法太多,贸然行事。不如就让皇弟身边的人来,既听话,还有武功,能在战场上自保。
但凡找个打过仗的来,都知道他这话形同放屁。战局瞬息万变,岂是一个军师在后方就能随便指挥的?
可皇帝从小生在太平盛世,从未御驾亲征,本人也不爱舞刀弄枪、更愿意翻阅诗词歌赋,和所有的平民百姓一样,对自己的二儿子有种谜一样的自信大齐战神一出手,就能打得蛮子屁滚尿流,因而认定只要贤王能上战场,必然万事无忧。
虞知鸿虽能反驳,却被「报仇」两个字劝动了。
加之瑞王舌灿莲花,好像允许顾铎破格领兵,就是什么莫大的功绩、会就此变成千古一帝似的,这饼画得够圆,成功忽悠瘸了皇帝。
于是,早起出门一趟,顾铎就这么从贤王府小侍卫变成了将率五万大军去北境的定北将军,圣旨上玉玺盖章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