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然越想越觉得这样不行,烦燥的捶了捶头。
对于这样的事情,其他的人也没处理过,路柒虽然见得的多,但是那都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他自己反正是没被冤枉过,所以也没体会过这种感觉。
而许然之所以会这么担心,也是因为几年前胡大爷的事情。
他捶着头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走了一会儿之后一个激灵,大叫,我想到主意了,来来来,我跟你们说,我们这么做
第240章 路上
许然嘀嘀咕咕的跟一群人将他想到的主意说了,然后大家也没睡意了,开始挽起袖子干活。
至于中了迷烟的包子,路柒拿出一个瓶子,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让包子闻了一下之后包子就醒了。许然让柳童和邵雨看着包子,然后他们几个爷儿去干活去。
其中最兴奋的就属杜新了,嗓门又大,许然真是不想让他去。但是被他软磨硬泡的磨得不耐烦了,许然才勉强的同意了。还叮嘱路柒一定要看好他,杜新自己也再三保证会听话的。
许然自己拿着油灯去了厨房,生了火,往锅里面剩下的米饭加了水进去,用大火煮。
这边糖糖果果去找了纸笔出来,磨好墨开始写字。
主意都是许然想的,半夜的时候让路柒他们将人给送到衙门口去,顺便在他们贴上几张大字报,将他们所做的事情都给写下来。同时还要在镇上贴大字报,只要是看起来像是人多的地方都贴。
等到天亮的时候他们就离开,到时候即使有官差来这家客栈找人也找不到他们,他们自己安全了也能把这个黑店给处理了,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不过唯一不好的事情就是,他们今晚注定是不能睡觉了。
许然在厨房煮米浆,等会儿用来粘大字报的,糖糖果果写好几张大字报之后就给了路柒和高全,让他们带着人一起送到衙门去。接着写要贴在其他地方的。
等到写好之后他们几个爷儿就全部出动,开始满街的贴。
等到街上开始有人来摆摊的时候他们才收工回来,又火急火燎的收拾东西离开。
天刚蒙蒙亮,他们从客栈出来也没人注意到他们,等到出了镇子之后大伙儿才松了口气。
路柒开始抱怨说,我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这么窝囊。
许然笑他,这能有多窝囊?要我说就该让你们这此后所谓的身份尊贵的人来体验一下这种事情才会知道老百姓的苦。
路柒摆摆手,不想跟许然说话。
到了昨天他们停下的地方歇息了一会儿,吃了些干粮,然后开始接着赶路。
也可能是前面的霉运都用光了,后面的路走起来是颇为顺畅,而且也没出什么事情。
只不过,有一点不好的就是这路上的难民越来越多了。
路柒去找一些燕王分布这附近的人了解过了,这都是南边因为洪灾和瘟疫流落过来的难民,能够活着走到这些地方也算是他们命大,不过却没有人敢收留他们,就怕万一染上瘟疫。
他们从许家村离开,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了,现在还有难民往这边走,那就说明瘟疫还是没有治好。
要是瘟疫好了,这些人估计就该往回走了。这一路走过来,衣不遮体食不果腥、没个落脚的地方,个个饿的面黄肌瘦,看着实在是可怜的很。
燕王在这边的人也只是一个小官,上面还有人压着,所以这事儿他也管不了。
这些没人管的难民们也只能继续流浪。
路柒只说,估计这瘟疫还没过去,老皇帝也该到头了。
许然不解他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却在下一个城镇的时候知道了。
百姓中开始流传起是因为皇帝昏庸无道,被上天惩罚才降下灾难的。
这是许然从众多流言中自己概括出来的。事情发生在南方,而北方都已经传出了这样的留言,那该说明南方的情况多严重。
也难怪路柒会说那样的话,民心散了,这帝位自然就坐不稳了。
他们在镇上休息的时候,路柒不知道从哪儿去拿回了一封信。
这信是从京都传过来的,信上写的也是京都的形势。
留言起源于京都,传的人多了,下面的官员也瞒不住了,就往上面报。捅到老皇帝面前的时候,老皇帝大发雷霆,将递折子的官员给斩了,这还不算,还斩了一些百姓以儆效尤。
老皇帝不喜太子,所以就将这斩百姓的事情推给太子去做了。
许然看完之后也明白了,这皇帝当真是当到头了。
许然问路柒,燕王支持的是太子?
路柒点头,虽然没有明着表示,但是燕王支持的人就是太子,而且太子也是个有能耐的人,当了皇帝之后绝对会比老皇帝好,到时候对燕王也好,毕竟燕州这地方不大,还冷。
路柒这话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东西,许然懂了大半,不懂的也没有开口问,他将手中的信还给路柒,现在京都什么情况都不关我们的事,太子有能耐自然会处理好这些事情。糖糖果果现在还小,所以我也可以安心几年。
路柒将信收了起来,说道:我们还是赶紧的赶到燕州吧!一旦这件事情闹大了,皇帝不满,或者百姓不满,都会殃及池鱼,只有到了燕州才会安全。
许然问,你就这么肯定燕州的百姓不会不满?
路柒说,自然,燕王这么多年的治理可不是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再说了这些难民也走不到燕州去的,等他们走过去了,也该到冬天了。到了燕州也会被冻死。
许然一想也是,为了不被殃及,他们休息了一天之后又接着赶路。
日子转瞬即逝,从七月到八月,又从八月到了九月。
入了秋,北方也冷了起来。水土不服,加上一直赶路太过疲倦,包子在路上的时候发起了高烧。
所以他们也不得不停下来等到包子好了才接着赶路。
幸好有路柒这个大夫在,包子除了发烧的时候虚弱点儿,全是没别的事情。
耽误了五六日,包子才活跃起来,他们也终于能够继续赶路了。
在路上的时候许然还是挺急迫的,只有早一点儿赶到才能安心的休息会儿,这连续在路上颠簸了两个月,都快去半条命了。
路柒说他们大概要在十一月的时候才能到燕州,意思就是路上还要跑两个月,许然听了之后,险些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许然愤怒地朝着路柒吼道:两个月!有没有搞错,我们已经在路上跑了整整两个月了。
路柒摊了摊手,本来从南边到北边就远,加上燕州又在大夏的最北边,我们一路上走的慢,耽误了不少时间,所以原本三个月的行程也就拖到了四个月了。
想来这一路慢悠悠的走,也确实耽误了不少的时间了,许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只说,那既然这样的话,你记得不要忘记去买些药材带上,这天越发的冷了,不小心就会伤风感冒,还是注意一下的比较好。
路柒连连点头,放心吧!我会准备好的。
路柒本来就已经准备好了药材,不过没有多少,听到许然的话之后又特意地去买了不少,这下许然算是放心了。
出门的时候他们穿的都是夏天的衣服,到现在已经掠过秋衣开始穿冬衣了。估计等到燕州之后冬衣只怕已经不能取暖了。
第一年时候许然已经觉得冬天很冷了,哪成想这北方的秋天竟然都跟南方有得一拼。
而且还是越走越冷,到了十月的时候,他们一行人不得不停下来去买衣服,北方厚重的棉衣。
穿在身上之后动作要笨拙不少,尤其是驾车的时候,许然觉得手抬着头累的慌。
许然很快的打起了别的主意,他觉得他到燕州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改变穿衣服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