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浮格格党(52)(1 / 2)

十天父皇生辰还有十五天,距离攻打靖国启程的日子还有十六天,有的忙了。

秦溯算着时间,揉了揉眉心,去查查卫会元吧,不要打草惊蛇。

紫云领命离开,秦溯撑着头,没过一会的功夫,倒是那李公公先来了。

长公主殿下万福金安!

李公公看见秦溯,躬身行礼。

李公公?可是有事?

秦溯理着袖子,自从永乐帝册封了云美人之后,秦溯便一趟永安宫也没去过,连这次见着李公公,也是带搭不理的样子。

长公主殿下,陛下叫奴才过来,请长公主殿下去趟永安宫,说是有要事相商,还请殿下赏脸。

李公公虽然是皇宫内太监总管,一般的嫔妃见着也要礼让三分,但是对秦溯,却是一向恭敬有礼,秦溯也无意为难他,只是就这么过去,自己这口气咽不下去。

公公客气,劳烦公公跑一趟,且请公公回去回禀父皇,就说本宫头疼,过不去,若有事相商,请父皇来趟正阳宫。

听完秦溯的话,李公公脸上也有些为难,但是秦溯一向是说一不二,绝没有改主意的可能,李公公虽然为难,但是也没法子,只得躬身再行礼告退,回去复命。

周围的宫人也一个个低眉顺眼,不敢多言。

回过李公公,秦溯倒是觉得真有些累了,干脆在院子里设榻,准备躺一会,晒晒太阳。

缺个唱曲儿的。

靠在榻上半晌,了无睡意,秦溯撑着头,吃着处理好的水果,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也该找个戏班子进宫。

这有何难?寻儿若是想,父皇让云美人过来给你唱两首便是了。

永乐帝的声音在秦溯身后响起来。

父皇何时来的?

头也没回,秦溯焉头搭脑地吃着,压根没行礼的意思。

永乐帝也没跟秦溯计较过这个,更何况现在还是他有错在先,来跟秦溯赔礼道歉的时候。

来了有一会了,宫人说你在休息,父皇便等了会,来,父皇看看,寻儿可是气还没消?

永乐帝亲自提着食盒,走到秦溯旁边,立马有人搬来椅子,奉上新茶。

秦溯看了一眼永乐帝,哼,儿臣哪敢生父皇的气?父皇想如何便如何就是了,哪用得着管儿臣的死活?

秦溯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客气,永乐帝却也不生气,一抬手,让周围的宫人都退出去,亲自打开食盒,将里面备好的各种零嘴一样一样摆在秦溯旁边的茶桌上。

好寻儿,父皇给你赔礼道歉好不好?

你看,这都是父皇给你准备的,全是你小时候爱吃的,快尝尝?

永乐帝也是有心了,各种零嘴都有,不少还是特意从宫外找来的,倒是合秦溯的心意。

勉强看了一眼,秦溯捏起个山楂糕,勉强尝了一口,味道还成。

寻儿喜欢就好!看秦溯愿意吃,就知道秦溯的气消得差不多了,永乐帝又从食盒底下一层,抽出什么东西来。

就当秦溯翘着头瞧着,准备看看还有什么零嘴的时候,就看见永乐帝拿出来了三份奏折。

好寻儿,现在气消了,帮父皇看看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如何?

看着永乐帝递到面前来的折子,秦溯本来好些的脸色顿时垮了下去,将手中的山楂糕扔回盘子里,儿臣便说这次父皇怎如此的好,原是有事了才想起儿臣来,若是没事,怕不是就这般把儿臣扔了?

寻儿此话怎讲?父皇先是被寻儿备好的,只是恰巧又有些事,这

永乐帝也没想到秦溯说翻脸就翻脸,连忙解释。

擦了擦手,秦溯从永乐帝手中拿过三份奏折,父皇莫要解释了,儿臣正在气头上,也听不进去。

秦溯翻着折子看起来,永乐帝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秦溯这脾气也是他自己宠出来的,这苦果自然也得他自己吃,不过秦溯倒并非蛮横不讲理,也算是万幸。

看了半晌折子,秦溯的眉头越皱越紧,父皇,之前江南郡守上折子来,说是春汛,想要朝廷拨款修建加固堤坝,此事不是已经解决了吗?怎么现在又说此事?

本来确实如此的,该加固的也加固了,但是却没想到,此次春汛来势汹汹,已冲垮了多处堤坝,但也勉强控制住,未有良田受灾,但是江南郡守不敢托大,连夜上奏,恳请朝廷再拨款赈灾,以防更大的灾祸。

永乐帝也是因为这样才犹豫不定,早朝的时候已经吵过一次了,有人说江南春汛已过,没必要再拨款赈灾,有人说为防万一,还是未雨绸缪的好,以免百姓遭殃,吵得朕头都大了,特来问问寻儿的主意。

秦溯听过,也摁了摁太阳穴,父皇,此事应当拨款,若真有了后续灾情,是朝廷未拨款导致的,哪必然会引起民愤,不过若是胡乱拨款,恐日后亦有其他地方效仿,更何况现在北方奉京地区春汛风险更甚,奉京郡守必然也会如此要求,到时四处拨款,国库倒是撑不住了。

寻儿说的极是。永乐帝赞同地点点头。

其实此事也好解决,父皇拨款便是,但是不是拨款预防,而是拨款重建,江南郡守不是说有多处堤坝已被损毁?

那便是拨款重建,此事其中道理复杂,应该指派一心思玲珑,正直可靠之人方才放心,将款项压在江南半月有余便可,到时春汛已过,定然无事,再开始重建,若是真再有春汛,那就当即赈灾,这其中判断,需得有经验之人方可。

秦溯说完,撑着下巴想起来,现在的难题不是拨款不拨款,而是押送朝廷赈灾款的人选问题,既要有识别汛灾的判断能力,又要胆识过人,八面玲珑,能应对种种状况,做出最合适的应对,这种人才,果真难寻。

永乐帝也跟着思考人选问题,思来想去,却只觉得一人合适。

若说让人放心,又能对江南地区的汛情了如指掌的,恐怕整个前朝,也唯有沈丞相一人最为合适,沈丞相本就是江南人士,又曾经任过江南郡守,极为出色地解决过多次江南的天灾问题,若是沈丞相去,怕是再合适不过。

永乐帝说完,他自己也觉得不妥,只是这点事,怎用得着沈丞相亲自出马?毕竟这有灾无灾都还是两可之间。

沈丞相竟然是江南人士,秦溯倒还真是第一次知道,不过沈丞相亲自去押送赈灾款,确实不太合适,未免太大材小用了些。

可还有其他人选?

秦溯对于前朝那些大臣,并不熟悉,只知道一些耳熟能详的,但是一个个都是一二品大员,怎么想也不适合。

不知那丞相府的公子现在多大了,能否担当大任。

永乐帝想了想,开口说道。

秦溯想起那刚十三四的沈清,怀疑永乐帝压根没把自己刚才说的话听进去,那丞相府的公子不过十三四的年纪,如何能担当大任?父皇莫要开玩笑。

竟才这么小,永乐帝似乎有些惊讶,之前听闻沈丞相府中的公子有大才,年纪轻轻,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乃是少见的奇才。

想了想沈清,秦溯虽然不了解是不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这事,但是从沈奕也能看得出来,沈清定然也不会是草包之流。

沈公子就算是如同传闻中一般,那也不合适,父皇还是想想别的,若是实在没有合适人选,不如问问大臣们,可有自告奋勇之人,我大雍百官之中,总能找出个合适人选来,此事应当加急,最好就在这两日启程最好。

秦溯无意跟永乐帝说些废话,这种大事,早出发一天,许就能有大用。

寻儿所说有理,父皇且召沈丞相等人入宫,再商讨此事,一来定出人选,二来同户部商议款项,寻儿可有兴趣听听?

永乐帝被秦溯催着,也赶忙起来,一副要在今日解决此事的架势。

儿臣当真可以?

最新小说: 帝君他恃美行凶 半月边(姐弟,1v1) 重生后被迫和死对头卖腐 敌国太子怀了我的崽 夫郎他来自星际 敌国上将怀了我的虫蛋 被我渣过的前任竟然是死神 飞到蓝星当幼崽 我在海底有套房 民国小秀才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