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饶是如此,皇帝听完了他的话,还是沉默了很久。
哀痛方青研一家的遭遇的同时,他更被冯知县胡诌的天道轮回说深深触动。他更是感念这两个妖为了替主人翻案所做出的努力。
这个时期虽然妖鬼之说到处都有,但亲眼见过的还是少数。
皇帝就坐在高台之上,他不出声,冯知县连头都不敢抬。洛祥璧站在冯知县身侧,他作为玉清天师,在俞拾国地位非凡,皇帝批准他可以不跪。
此刻有两道视线落在洛祥璧身上。
冯知县看得很小心,他还要尽量维持自己殿前的仪态,不敢过于明目张胆地抬头,他希望洛祥璧能帮他说说话,劝一劝皇帝。
皇帝的打量则光明磊落,他的目光中明白写着他的期许,他在等洛祥璧关于这件事的看法。
这位皇帝从出生以来没遇到过什么离奇的事,洛祥璧的出现对他来说是第一件难以理解的事,他会想询问洛祥璧的意见非常合理。
二人虽然出发点不同,却在洛祥璧这里融为了一个输出点。
顺着二人的意,洛祥璧肯定了冯知县刚才的说辞,同时请皇帝应下竹青的要求。
玉清天师都发话了,皇帝没再多犹豫,挥了挥手道:好吧,就依你说的,朕可以批准重审百余年前的案子,但我想与这两位,大仙,见一见面。
他指的是于砚和竹青,他没有说他们是妖,这是一种高看。之前竹青揭皇榜的时候他见过一次,印象不深,只当是个普通的读书人,还有几分好感。全没想过这背后还有这般故事。
他是有些恼,自己被人蒙在鼓里,一国之君被妖耍弄;但同时,他又有些敬佩,崇敬他们对主人的情谊。
当竹青和于砚被引见,二人站到他面前时,皇帝眯着眼观察了许久。他丝毫没有从他们身上感觉到妖气,反而满满的都是书卷气,尤其是竹青,言谈举止都让他想到几位金榜题名书生的痕迹。
他没觉错,后来竹青又用不同的身份参加过科举,虽没再中过状元,也都曾任过一官半职。
不过他身为妖不会老,每次在任都尽可能不要太引人注意,在十几年之后找个合适的时机,以假死来离任。
于砚做师爷之所以得心应手,得益于此前一直跟在竹青身边学习。
竹青最大的官做到二品大员,在朝中管官员考评。那几年他不动声色地清理了几个毒瘤贪官,让朝堂上下一片清明,这份影响一直延续直今。
如此说来,朕要谢谢你们。
皇帝确如竹青所想的,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只不过因为方青研的案子年代久远,当事人已经全部辞世,留下的卷宗语焉不详,调查起来难度很大。所以皇帝给了竹青一个不算大的官职,让他尽可以自己去调查,只要拿出的结果能服众,俞拾国会为方青研平反。
目的已经达到,于砚便收了妖术,书库里书籍上的字又都重新显露出来,一场危机就这么化解了。
文晞和洛一悟他们没再见于砚,文晞实在是对这个妖印象不怎么好。
既然俞拾国没有麻烦了,洛祥璧看在美味水果的面子上决定再多待上一阵子。
虽然真正解决书库难题的不是文晞他们,好歹也算出了力,皇帝还是给了他们一些赏赐。文晞很满意,这下他们接下来的路费不用愁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于砚和竹青的故事结束了,我很喜欢这一段故事,说不清为什么,就是觉得很美好。
关于他们的将来,他们还是会为自己的心而活。
第36章 永夜城
离开灵玉县,又穿过两个小村落,文晞和洛一悟就已经出了俞拾国。俞拾国地方不大,此时他们距离目的地织城才走了不到一半的路。
如果他们没搞错方向,接下来会路过一个叫蒙城的地方。
这个地方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是个三不管地带。
它之所以会变成三不管,还有一段非常有名的传说。没有人能考据真伪,因为年代久远,且说起来实在是太玄乎了。
传说蒙城史上曾遭受严重的瘟疫侵袭,整个城镇里无论男女老少,甚至包括所有的家禽牲畜,都生了病,短短几天就有大半的生命消亡,整个蒙城差点就彻底在地图上消失了。
周边所有的城镇村落都害怕疫病传入自己村里,急急忙忙与他们划清界限。没有人伸出援手,连医药食物都不愿意借出,任由蒙城里所有的人自生自灭。更有那些怨毒的,还诅咒蒙城的人,巴不得他们早点死光,好还附近一个安生。
但上天有好生之德,给了蒙城一线生机。
有一个名医路过,给了他们一个药方,治好了所有生病的人。说是这么说的,可谁也没见到活人从蒙城出来。
因为从那以后,周围的人哪怕绕路都不愿意经过蒙城,他们总觉得那个地方不吉利。搞不好,所谓的瘟疫根本没被治愈,现在蒙城里那些影影绰绰的东西,都是鬼魂。
他们的怀疑不是没有理由的,那些早在名医入城前就死去的人,他们的尸体既没有被埋葬,也没有被焚烧。
尸体凭空消失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突然出现的名医救了蒙城这事儿同样让人难以想象不是吗?
蒙城中的人知道周围村镇的人都不待见他们,也不会主动与他们接触讨不快,渐渐的,蒙城成为了一个虽然没有屏障,却无出无进的地方。
这是文晞和洛一悟在路过上一个村庄时,听那里的村民说的。
村民劝他们不要走蒙城,能绕过它前行的路有好几条,最近的才多出两天的路程。多走两天换一条命,划算的。
他们还真的考虑了这个真诚的意见,可临到蒙城之前,熊仔突然病了。
如果往回走,要三天才能回到他们路过的最后一个村子;而绕路的话,两天他们都遇不到任何村落,自然也没有人能给他们提供帮助。所以为了熊仔的身体着想,他们还是决定,入蒙城。
算计着路程,蒙城应该就在眼前了。文晞放眼望去,前面雾蒙蒙的,日光都仿佛黯淡了。这一度让她想起她还在现代的时候,最讨厌的雾霾天。
这蒙城是汽车尾气超标吗?还是在搞什么重工业污染了?现在就这样了,几千年以后这地方还能住人吗?污染得治理啊!
在她操了一堆没用心之后,洛一悟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一个闲坐着的人。
这是个年岁并不算长的男人,须发皆是黑色。从他额头上浅浅的皱纹来看,应该不会超不过五十岁。违和的是,他双眼中又写满沧桑,比百岁的智识老人更有看破世俗的气质。
他坐在一个自然成型的大石墩上,右手拄着一根木制的粗糙拐杖,左手轻轻捶打自己的小腿两侧,像是在消减自己双腿的疲惫。
他是长途跋涉至此,走累了在这里歇歇脚吗?
其实在这种地方出现这么个人挺奇怪的,但是文晞他们又没有其他的目标可供选择,所以洛一悟还是跑过去问了:这位老伯,我们想打听一下,前面那个城镇,是叫蒙城吗?
哪有什么蒙城,这前面啊,他抬起拐杖指了指一望无际的阴暗天空,语重心长道,是永夜城。
远处的天空暗得诡异,从他们所在的地方望过去,老伯口中的永夜城像是在一片很大的乌云遮蔽之下。那片乌云的边际也很明显,就好像是特意圈出了永夜城的范围,在告诉他们,我庇护之下的地方,是属于我的城池。
文晞和洛一悟对视一眼,洛一悟摇了摇头。他没感觉到有妖的气息或是意识,永夜城里似乎发生了什么更加离奇让人难以想象的事。不进城的话,怕是很难知晓了。
文晞还要再问问永夜城的情况,却忽然感到一阵风起。风太大,又卷起风沙,她不受控制地闭了眼。待重新睁开眼睛,远远看到那位老伯竟被一阵黑灰色的风卷走了。
距离稍远看不清楚他的表情,但从他的状态来看,人很平静,没有半点慌张,仿佛这样的事情是很平常的。
有妖气。洛一悟道。
这个妖之前想必躲了很远,洛一悟才没能及时察觉到。他非常确定那位老伯是人,才会直接上去探问。
那这妖又是什么来历?它出现和闪身都很快,所过之处还会带起黑灰色的烟尘。洛一悟回忆自己家里的万妖图册,一时没有想起什么妖会是这般模样。
洛一悟还背着熊仔,文晞背着他的背篓,他还没适应,一回手想拿法器,戳到了熊仔帽子里的耳朵。迷迷糊糊的熊仔茫然睁开眼,又昏沉沉睡去。
进城?文晞询问洛一悟的意见。尽管他们之前已经说好了要入城,可这眼看着变数增多,要是洛一悟提出想要绕路,她也不会反对。反正熊仔是个熊妖,多撑几天不至于死,就是孩子小脸烧得通红,看得人直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