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英明,皇帝盛明蒋侍郎拍马溜须,他是太子党,自然以太子马首是瞻。
太子英明,皇帝盛明黑压压一片大臣打断了大臣的话。基本上上位者一开口,事情的基调基本板上钉钉。
再说自从太子监国一来,雷厉风行代替了原来温和手段的政皇,明明二十岁的年纪,他冷峻威严,不苟言笑,令人不恶而严。
朝中还有无要事?没有就退朝吧。顾方池狼顾虎视的目光扫描每一个大臣,大家耳观鼻,鼻观心,见没有一人出来,向皇帝身边的太监示意。
大太监明白后上前宣道退朝
太子,下了朝跟我一起去尚书房一下吧。政皇唤道。
尚书房中
政皇被人搀扶着慢悠悠坐在椅子上,左手的大拇指扣着玉色扳指,慢慢转动手中的两颗文玩核桃,神色平淡老四啊,你也监国有一段时间了,你认为的朝中情况如何?
顾方池低头思索一番拱手道回父皇,朝堂因为各种关系分为多个派系,丞相为首的文臣派系;孙老将军为首的武将派系;皇亲国戚派系,这三者势力已成鼎立局面,其中还有为数不多的尚未站队的中间派系。
政皇点点头,眼神嘉许,果然没看错人,跟其他的皇子相比,老四性格缜密,洞若观火,是最适合继承他皇位的人选。
那你觉得那三派,哪个势力最强呢?他接着问道
父皇仁慈宽厚,体恤大臣,从目前来看,丞相文臣一派话语权更盛一些。顾方池恭敬道。
嗯,盛极必衰,以你之见,若他日你做了这个位置,朝堂之上又该如何牵制?他知道自己性格宽厚,平时礼让臣子,但是这也容易骄纵他们。
儿臣认为三派势力最重要的在于制衡,同时培养自己的势力,分去对方势力,一碗水端平,与此同时在用人方面,不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只因水浊而偏废,人如水一样终究会变化,水清也终有水浊的一天,水浊经过治理也会有水清的一天。
嗯,如今你接手政务,势必会碰到一些阻力,记住,不要以卵击石,找到对方的致命的把柄,一击毙命,方可取胜政皇取下玉扳指,将它戴在他的大拇指上,细细嘱咐。
他知道现在朝廷表面平静,暗地里宦海风波,暗流涌动。皇位的更替,势必影响朝堂上的血雨腥风。皇权弱,权臣强,皇权强,权臣弱。
儿臣谨记,多谢父皇苦心栽培,儿臣必定不负父皇期望顾方池也明白他立为太子时间较短,母族出生卑微根本没有势力支持。
幼时投靠贵妃膝下,但如今贵妃又生又一子,终究是隔了一层肚皮。
父皇他才为自己指婚,温家在于牵制,蒋家是投靠,为他培养羽毛,他明白他的苦心。
无事了,你下去吧
儿臣告退
老四他自从那女子过世后,仿佛戴上了面具,变得严峻冷漠,没有丝毫感情。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政皇心里五味杂陈,也不清楚他这个样子倒是是件好事还是件坏事,但是这样的太子,是最有利于登上这皇位的,冷血无情,掌握生死大权,不受任何人制约。
红色霞光最后的余晖沿着琉璃瓦的重檐屋顶洒落下来,宫墙重仞,一条笔直的路穿过一道又一道门槛,仿佛看不见尽头。
他走在安静的路上,身上藿香的气味传来抚平了他的疲劳,伸手抚摸着腰间的香囊,波澜不禁的眸中有了一丝波动。
洛姐姐,不知你在地下还好吗?我好想你
远在崖底的洛素念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揉了揉鼻子。
她放下手中的医术,温柔含笑,摸了一下圆润的肚子,安抚着她的孩子。
她的身体已经痊愈了,现在已经七个月了,腿脚逐渐浮肿,不便离开。
她掏钱拜托老顽童就给她盖了一件新屋居住,没事找老顽童唠唠嗑,倒是安宁幸福。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喜欢的小宝贝们能帮忙点个收藏吗?你们的收藏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 ~
第37章 分权
政皇六月因病崩殂,太子于次月登基,宣布守孝三年,宽赦天下。
启禀皇上,前线加急来报,北方突达犯我边境,如今已经攻破青阳城,还请陛下派军御敌。方将军上前禀报。
这几日怎么未见野王与胥亲王上朝啊顾方池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大臣,开口问。国家军事防线上卫老将军负责东/西/南部镇守,北方则由野王镇守负责。
回皇上的话,二人因病请假三天新秀回道。
野王也算是皇亲国戚,是政皇的堂弟,也是带兵打仗的一把好手,这权势与军权都略沾三分,而胥亲王的娘亲正是野王的妹妹,论辈分,也是胥亲王的亲舅舅。
装病?只怕他是不想交出兵权,顾方池眼神几分凶狠,他登基后朝堂有人开始有了小心思,在他眼皮子底下做了些小动作。
这临朝才多久,北面遇敌人袭击,这么快的时间攻破地势险峻的青阳城,再加上生病,这是要给他出一道难题啊。
若派人出兵,势必要从卫老爷子与野王那关,到时候这时候兵权给谁都是问题,如果是卫老爷子掌控了全局,也是祸端,若不出兵,助敌国嚣张的气焰。
诸位爱卿,有何高见?此事,他断不能一言堂,需要有人替他说话。
朝中大臣都知道此刻只有卫老将军掌握半壁江山的军权,他尚未开口,旁人也不敢得罪,就连那老奸巨猾的温丞相也没了表示。
万籁俱静,顾方池脸色冷若冰霜,眼中闪过失望。
启禀皇上,臣推荐武状元楚焕为伐突将军,领兵十万,卫老将军为军师,统筹帷幄,为最佳。
理由有两点,一是武状元刚好来自于青阳城,对当地有很深的了解。二是卫老将军征战沙场已久,经验丰富,有他帮助,必定事半功倍。苏化其实还有第三点未说,若胜利,利于皇上获得兵权,培育自己的势力。
其实苏化也没有把握,只是看着皇上问话的时候在武状元身上停留了片刻,略微猜到了他的心思,才鼓起勇气上前提议。
顾方池掀开眼皮,看着提议的人,有了些印象,这是刚新晋的新科状元苏化,文采颇佳,才华盖世。倒是有些聪明,倒不失一位多得人才。
这次他主动站出,动了武将的利益,得罪了他们,只怕之后会遭遇到排挤,他心中却起了招揽之意。
苏爱卿提议倒是可以采纳。顾方池点了点头。
皇上,臣年岁已高,精神不济,微臣担当不起大任,只怕会误了战事老态龙终的卫老将军上前便要推辞,装作困难的表情。
这件事情那野王想囤兵生事,牵连到他身上来,他若要是答应,这分明是要他割肉。
顾方池收了威严的神色,亲自上前将卫老将军抬起,言辞恳切卫将军年岁已高,以后不用行大礼,父皇在世的时候,常常嘱咐我,卫老将军一门赤胆忠心,肝胆披沥,也知道您膝下五子,四子战死沙场,英勇牺牲,为国捐躯,孤有愧。
从小孤听闻您的血战沙场事迹成长,令孤钦佩向往,心中早已将您视为大英雄。如今孤刚接手朝政不久,难免有些不足之处,还希望卫将军能帮扶一把,与孤一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江山一番小儿的拳拳赤子心表露,再加上皇上面临的困境,让卫老将军有些动容。看着古池把自己的姿态摆低,恐怕再也不能拒绝,只能含泪答应下来。
那今日之事,按照苏爱卿的意思去办,希望卫老与楚爱卿能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顾方池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诺二人齐声回应。
退朝之际,顾方池命新秀将苏化唤来尚书房。
苏爱卿,真是聪慧过人,一篇治国论写的不蔓不枝,发人深思。顾方池手执苏化高中的那一片文章观看。
回皇上的话,圣上过誉了。苏化恭敬谦虚道。
不知你出身哪里?师从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