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杨国柱先卖了个关子,回头见吴远不走,就催促道:“你先去忙吧,我跟明朝说个小事。”
吴远笑了笑,迈步上楼道:“好好好,你们谈。”
难道不让我当面听,我就不知道了吗?
带着这个想法,吴远走得那叫一个痛快。
一口气上到三楼,进入走廊,各办公室的人都差不多到齐了。
吴远路过,频频地点头,应付着招呼。
到了厂长办公室,里头的开水壶已经打满了水,一切都是窗明几净的样子。
饶是如此,桑语依旧奔过来问:“老板,喝茶还是?”
吴远挥挥手道:“茶就不喝了,有这开水就成。”
就在桑语准备离开时,吴远忽然想起道:“对了,把最近的报纸都拿过来。”
不多时,桑语去而复返。
带来了一沓子夹在报夹上各类报纸。
从新华日报、到市日报,应有尽有,而且日期涵盖了最近一周的时间。
吴远翻了翻道:“行,你去忙吧。”
随即看着一杯开水,翻起了报纸。
毕竟快到年关了,他一个老板,忙中偷闲地,喝茶看报。
这不过分吧?
这一翻,就是一个多钟头。
看到最后,吴远是不停地摇头。
虽说他明知道明年那位老人家回到南海边画上一个圈。
可眼下这报纸上的风气,依旧没有定性。
姓资还是姓社,走阶级斗争,还是走改革开放,依旧吵得不可开交。
只能说,改革这种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大多数人都习惯于按照惯性地办事。
这未尝不是一种躺平,一种摆烂。
老人家能够在这种局面中,坚持站出来,力挽狂澜,定性定调。
其魄力绝对是空前绝后。
正准备放下报纸时,吴远目光忽然被一个小方块国际要闻所吸引。
纽尔维斯事件,死了十几个人。
这报道写的轻描淡写,甚至连位置都如此令人忽视。
但吴远却倍加震撼,如梦方醒。
立陶宛要脱离苏联老大哥的掌控了!
合上报纸,闭上双眼。
吴远忽然有股子,山雨欲来的感觉。
虽然说苏联老大哥要到91年年底方才轰然倒下,但其征兆,眼下已经出现了。
只是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而已。
那位老人家,之所以会在92年到南海边毅然决然地画圈定调。
怕也是和受到老大哥轰然倒下的影响和刺激是分不开的。
沙漠风暴行动中的老美,展示了碾压性的武装力量。
而此时背靠的那棵大树却忽然倒下。
这搁谁,不得果断一把,奋发图强?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到头来才意识到,只有自己最可靠!
大国之间的关系,亦不外如是。
想到这里,吴远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虽然他靠着两世为人的履历和经验,才看清楚诸多的迷雾。
但能够如此这般地感受一下那位老人家的心路历程,未尝不是一种绝妙的体验。
就在这时,桌上的电话铃骤然响起。
吴远睁开眼,快步走过去接起来道:“我是吴远。”
电话那头传来颜如卿略显嘶哑的声音:“是我。”
“哦,颜姐呀!”这个档口,接到颜如卿的电话,让吴远有种莫名的体验,心有灵犀?随即摒除这种杂念道:“颜姐,有什么事么?”
结果颜如卿不答反问道:“你没什么事么?”
这更让吴远坚定了心有灵犀的判断。
“我这边刚刚想通了一些事情,颜姐你就打电话来了。”吴远也是模凌两可地道:“我也不知道颜姐你问的,是不是我刚才在想的事情。”
“你说说看。”
“纽尔维斯事件……”
吴远话没说完,就被颜如卿打断道:“你也注意到了?”
随即迫不及待地追问:“你怎么看?”
“山雨欲来!”吴远先说了四个字,随即道:“颜姐,等你从香江回来之日,就可以提前准备布局了。”
颜如卿一语道破道:“去北面布局?”
吴远欣然道:“颜姐英明!”
颜如卿却不买账道:“少给我带高帽子!我只是觉着你这么久没打电话给我,指定是憋着什么事,所以打电话问问而已。谁知道你直接给我指这么一条道……”
第1039章 进修后归来,勇挑致富经
挂断吴远的电话之后,颜如卿一连好几道指令传达下去。
因为她也想知道。
立陶宛的蝴蝶扇了一下翅膀,究竟关北方某大国什么事?
便宜木匠弟弟所说的机会和布局,具体又是什么?
虽然自己和吴远猜到一块去了。
但颜如卿自知,还是有着明显差异的。
自己只是猜到布局的大致方向,而吴远明显是连如何布局、怎么布局都隐约通透。
这事必须好好研究研究。
免得下回见面时,在他面前,跟个傻子似的。
颜如卿决不能容忍自己如此。
与此同时,挂了颜如卿的电话,吴远的兴致难得地不错。
这让一大早从彭城赶过来,拿着奖励方案找他签字的裴娜,心下一松,压力骤减。
虽然只有八个人的年终奖励方案。
裴娜依旧琢磨了两三天,又跟陆援朝反复商量,才定下这么个额度。
结果吴远一见她到来,伸手接过奖励方案的文件,只是略略扫了一眼,就签下了名字。
连个多余的字都没过问。
倒是把文件交还给她之后,慰问道:“感冒好些了没?”
裴娜带着依旧有些嘶哑的嗓子道:“好多了,老板。”
“那什么,留在这边吃个午饭。”吴远若有若无地道:“顺便你也见见老同事,一起说说话。”
裴娜当即忍不住酸了:“刚才老板打电话的时候,我就来了。见过赵果了,哎,都穿上芙蓉衣巷的羽绒服了!我呢,差点把军大衣裹来。”
吴远哈哈一笑。
这是个会懂得自嘲的下属,恰恰说明她心态还不错。
所以开口就忍不住火上浇油道:“等中午到食堂吃饭,你会发现,厂里穿芙蓉衣巷羽绒服的女工多得是。”
裴娜不依:“老板!”
吴远扬扬手:“行了行了,找你的姐妹们去吧。”
打发走了裴娜。
吴远靠在大班椅上,琢磨着明年围绕着北岗家居港项目的战略布局。
总要心里有个数。
下回跟贾区长这样的老滑头思维碰撞的时候,才能产生自己想要的火花。
否则,都被对方牵着走。
这不符合他的作风。
转天到了周五,吴远正要下班时,桌上电话忽然想起。
吴远接起来一听,就听对方叫道:“是姐夫吗?我是黄海洋啊!”
吴远嘴上一突,“哟,海洋啊,你怎么想起来打电话给我?”
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嘈杂,夹杂着黄海洋的声音传来道:“我送慧琴回来,现在在北岗汽车站呢。东西太多,我俩拿不了。”
吴远一听,就不疑有他,连道:“那正好,你俩原地等着,我这就去接你们。”
说完,吴远就挂了电话。
另一边,黄海洋挂了电话。
转身就被许慧琴埋怨道:“你怎么能让吴老板亲自来接?他一个大老板,多忙啊,哪有功夫来接我们?”
这段日子的省城生活,许慧琴的乡音改了不少。
尤其是跟黄海洋这样的省城人说话,下意识地就用普通话了。
黄海洋肩膀一耸:“姐夫这不来了嘛!”
随即解释道:“再说我是看现在到下班时间了。姐夫他再日理万机,也不可能不下班吧?”
许慧琴哼哼,总归是受宠若惊之余,感觉黄海洋有些小题大做。
黄海洋其实是有自己私心的。
他既然是亲自把许慧琴送回来,自然是打算把人亲自送到家门口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