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了,我也没办法。大不了你惩罚我两次好了!”
“那好,明天晚上旗袍加丝袜。”
杨落雁顿时来了精神:“还能这么搭?”
就在这时,小楼里传来动静。
杨落雁挣扎着起身,先理了理自己的衣服和头发,接着才指着丈夫拿出小帐篷道:“你也遮着点!”
吴远不以为意地道:“这黑灯瞎火的,谁看得见?”
结果洗完澡的玥玥跑出来,“爸爸,闻香香!”
然后一跳,扑到藤椅上,膝盖直接顶到了。
吴远直接像虾一样地蜷了起来,偏偏还不能吭声。
杨落雁看出来了,连忙把闺女抱开,边抱还边埋怨道:“你这孩子,冒冒失失的。”
接着连忙问丈夫:“有没有事,有没有事?”
还没等吴远回应呢,玥玥的小脸倒先垮下来了。
吴远一瞧,只能咬着牙,伸手抱回了闺女道:“没事,一点事儿都没有!快来让爸爸闻香香!”
就这样痛并快乐着。
直到闺女露出笑脸,吴远这才以‘爸爸还没洗澡,身上脏’为由,劝走了闺女。
闺女一走,杨落雁就迫不及待地伸手过来:“快让我看看,踢坏了哪里没有?”
吴远佝偻着身体故作姿态,瓮声瓮气地道:“等睡觉时,你再好好检查吧。”
夜深人静。
在媳妇进行了详细而深入浅出的检查之后,俩口子靠在床头,在余韵中,慵懒地说这话。
大部分时间,是媳妇杨落雁再说,吴远在听。
“今儿跟央视谭副总那边谈妥了赞助的价钱,合同手续已经在走了。等下月初咱们到BJ,请吃顿饭就差不多了。”
事情其实都是在饭前谈,最后吃个饭,皆大欢喜地划个句号。
这个习惯挺好。
吴远点了点头,就问:“那你们广告准备好了么?”
杨落雁打了下在自个胸口作怪的坏手道:“差不多了,你介绍的丁主任导的,演员都在上海找的,场地在芙蓉衣巷专卖店,翠花姐全程盯着。录像带我看过了,如今应该快寄到央视了。”
路,都是之前盼盼家具厂趟过的路。
后来人只需要有样学样就够了。
所以这方面,吴远都没操多少心,就差不多做成了。
“那厂里备货充足不?”
“目前两个分厂都在全力生产,就连上海代工的第一服装厂,也是开足产能了。确保只要广告效果达到了,咱们芙蓉衣巷的货物,立刻就能铺货全国各大商场和百货公司。”
“既然能做的咱都做了,那就放宽心,这事指定能办成!”
“唉,你就别安慰我了,我的事儿我心里清楚。”
“咦,看来口头安慰没什么用,必须采取实际行动安慰……”
“别闹……”
这一安慰,就是一夜。
隔天6月23日,农历六月初一。
按照北岗这边的习俗,要过半年,吃点好的。
包括但不限于饺子,吃煮鸡蛋,蒸蒸馒头啥的。
吃饺子自不必说,一大早刘慧开始琢磨着拌什么馅儿。
吃煮鸡蛋,说是寓意脱壳,摆脱霉运之类的。
吴远也不太懂。
但他知道,这年头农村家庭里,吃一顿煮鸡蛋,就相当于吃好的了。
至于说蒸馒头,自然是因为上半年的麦子刚丰收。
各家各户收了新麦,品质如何,蒸一锅馒头出来遛遛,也为下半年的风调雨顺求个好兆头。
只可惜今年这年景,是甭想了。
只能用去年剩下的麦子陈面将就做吧。
吃完早饭,临出门前,刘慧还特地叮嘱俩人道:“今儿早点下班,半年节也是个节,也是要好好过的。过不好的话,下半年都别想顺溜。”
这就有些危言耸听了。
但过节就过节吧,反正如今吴远家里也不差过节的这点花费。
第550章 听媳妇的话,日子越过越火
同一天早晨,下圩村。
起床上班的熊刚,照常到乡里买了早餐回来。
自打媳妇开始做十三香小龙虾的生意,从中午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辛苦的很。
加之也确实赚到了一些钱,所以早餐不用在家里做了,而是选择从乡里买回来。
一方面,能减轻媳妇的负担。
另一方面,也能换着法儿地给仨孩子改善改善口味。
熊刚觉着就挺好。
结果今儿他兴匆匆地从乡里回来,一进村,就被村里溜达的老少爷们拦住道:“刚子,听说你买了套凶宅?”
熊刚就一头雾水的,“这话从何说起?”
结果一群人说得头头是道的。
什么烈士陵园那边白天阴森森,晚上指定也不干净啦。
夜市热闹那是上半夜,下半夜经常闹鬼的啦。
总之,一个个说得跟真真的,都劝熊刚赶紧别买那边的院子,老老实实在下圩村住。
这些人跟念经似的,熊刚瞬间不想听了。
谁曾想,二八大杠还没走几步呢。
就遇上老三家的媳妇赵玲。
这弟妹也是神神叨叨,一把抓住熊刚的车把头道:“大哥,我劝你别不重视。陵园那边的院子能买么?风水不好,轻者害你丢官,重者克死人都有可能!”
话音刚落,熊刚就啐了口痰道:“我可去你妈的吧,不借就不借,何至于造这种谣,满大队地毁我家?”
说完,猛地一蹬,挣脱了赵玲的纠缠。
赵玲回过神来,在后头追着嚷嚷道:“哎,大哥,你怎么骂人呢?”
回到家,熊刚把早餐往堂屋桌上一放。
就抬脚来到菜园子里媳妇身边道:“今后如果爹娘再叫你照应老二、老三家里,我坚决站你这边!”
吴秀华觉着诧异,直起腰来道:“发生什么事了?能这么快想通?”
熊刚没好气地道:“老三家媳妇到处毁我们家,在全村散布说,我家买了凶宅。”
一听这话,吴秀华顿时一点都不觉着奇怪了。
“你能想通最好!反正任她们怎么造谣胡说去,咱们过咱们的日子。等那边院子收拾好,小龙虾生意越来越火,她们自然就乖乖闭嘴了。”
下圩村的这点小风浪,吴远自是不得而知。
在家吃过早饭,第一时间就到了厂里,正赶上厂子里的上班早高峰。
只见数百人骑着各式各样的自行车,从四面八方赶来。
不愧是自行车王国。
偶有几辆摩托夹杂其中,绝对的独领风骚。
当然这还只是不住厂里的师傅们和女工。
至于驻厂的师傅们和女工,早已在食堂大快朵颐地吃开了。
每天食堂里最好吃的糍粑、芝麻球、茶叶蛋,都会在第一时间卖完。
紧接着就是一些面食,搭配俩荷包蛋,一番秃噜下去,神清气爽,干活都倍儿有精神。
运气好的时候,还会有饺子、混沌。
至于从家里来上班,并且没吃早饭的那些人,赶到食堂之后,往往只能弄点稀粥,搭配馒头和小咸菜勉强饱腹。
倒不是说这些人舍不得钱,舍不得吃。
而是真正好吃的,都早已卖完了,柜台里就只剩下这些个了。
吴远站在楼上,看完了上班前的盛况,顺带着也发现一些零星迟到的人员被拦在厂门口登记。
这就没办法了,规章制度就是规章制度。
从厂门口收回眼神,眼角的余光就发现,一袭公关装配搭着丝袜的大姨子,又走了过来。
这些日子,大姨子隔三差五地过来溜达。
溜达得吴远都有些条件反射了。
“有事?”
吴远这话音带着明显的警惕和防备。
就见杨沉鱼递过来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道:“送给你的。”
接过盒子,吴远咕哝道:“这不年不节的,送什么礼?”
杨沉鱼解释道:“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既然落雁把钱退给我了,那我总得表示表示。否则下回再有类似的好货,你不愿帮我代购了,不就亏大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