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材,由于家庭条件摆在这里,自然胖不了。
不仅如此,偏瘦削之间,反而养出一种超凡出尘的风骨来。
这种女孩,不该找不到男人才对。
不过宋春红的搭话,很快打断了吴远的思绪。
“周日休息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把几个孩子叫过来念念书了。”宋春红解释道,声若空灵,不自觉地就能让人听得进去,“不过我大伯他们不在家,都下地干活了。”
这就更能理解宋春红把一众孩子纠集在这里念书的原因了。
等于是这些孩子家的大人们都干活去了,她帮忙带一带,顺便念个书了。
杨支书一听这话,掉头就走道:“那只能下回再来了。”
虽然下地去叫,人也能回来,但为自己这点私事,影响人家干活,这不太行。
这跟吴远去找潘麻子那回,可不一样。
不料宋春红看了眼吴远,撩了撩鬓角的乱发,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吴老板要是不嫌弃的话,我家也有葡萄树。”
宋春红这么一说,吴远这才注意到,院子的篱笆墙,完全是沿着一排葡萄树扎起来的。
等到夏天枝繁叶茂了,葡萄树形成的藤蔓,自然往院中延伸。
不仅形成了一道繁密的天然院墙,而且整个院子也有了凉棚,省去被烈阳炙烤的炎热。
能设计成这样,颇有一些闲趣和巧思在里头的。
但宋春红指的却不是篱笆墙里这一排,而是门口菜园子里的两排葡萄树。
旁人家都是用厚重结实的立柱和铅条,固定形成的葡萄单立架,只有宋老师家用的是寻常木头搭起来的。
即便如此,葡萄架子依然充满着一股浑然天成的美感。
在葡萄架下,被因地制宜地分成一些小块的菜地。
跟其他人家门口的葡萄架下空空如也,格外不同。
吴远循着宋春红指的方向走过去道:“不愧是当老师的,这葡萄树都被宋老师管得跟学生似的,棵棵都长得很乖巧。”
宋春红也走上来道:“不过我家的葡萄树,肥料下得比我几个叔伯家少点,长势也没他们家那么好。”
杨支书点点头道:“的确如此。”随即回头问吴远道:“这样的葡萄树,你要不要?”
吴远无可无不可地道:“爹,有树就行了,我还能挑上了?”
杨支书立马冲手心里啐了口唾沫道:“宋老师,借你家铁锹一用。”
宋春红回屋去拿。
马明朝打车上下来道:“老支书,还是我来挖吧。”
接着宋春红从屋里拿出一把铁锹来,马明朝回身出手接过。
却听宋春红道:“跟我来,按我说的挖,这样回去好栽活。”
随即又抬头问吴远道:“吴老板,要几棵?”
吴远随口道:“六棵吧,六六大顺。”
“还以为吴老板会要八棵。”
众人皆笑。
半个多钟头后,挖完了六棵葡萄树,堆在一起。
由于枝枝蔓蔓都没剪掉,延伸出好多,桑塔纳上根本没法带。
宋春红转头对院子里的一个孩子道:“小利子,你家平板车在家吗?”
立马有个圆头圆脑的孩子站起来道:“在家的,就在院子里。”
说话间,马明朝跟着去把平板车拉出来了,几棵葡萄树往车上一放,找出一根绳子绑好。
这就齐活了。
随即吴远从桑塔纳后备箱里摸出两条烟来。
虽觉着不合适,但依旧塞给宋春红道:“宋老师,来得仓促,也没什么准备。”
宋春红自然看得出来。
这不是没什么准备,而是照着自家大伯家准备的。
自己家娘俩相依为命,除了偶尔招待来客,根本用不上烟酒。
“吴老板,你也知道,我收这个不合适。”宋春红拒绝得有理有据道:“况且,为这六棵葡萄树,找到吴老板这样的好人家,也是它们的幸运。”
这话说得吴远无言以对。
最终还是杨支书出面解了围道:“宋老师说的有道理,收起你那些俗物来。”
随即又对宋春红道:“这样吧,宋老师,一会咱们把葡萄树拉回去,也怕会种不好。你下午得了空,过去指导一下怎么种。”
宋春红不疑有他,直接答应下来道:“也好。”
就这样商量完。
马明朝对吴远道:“老板,车你开回去吧,反正农村也没人查车,我来拉平板车。”
吴远挥挥手道:“我会开不假,但我爹可不敢坐。别争了,车还是你开,平板车我来拉,又不是没拉过。”
生在农村,没拉过平板车是不可能的。
只是这一路,从三队,拉到吴远家里,路程可不近,加之路也不好走,绝对是个体力活。
马明朝不再坚持道:“那行,我先把车开回家,回头来迎你。”
吴远把平板车的拉带往肩上一挎,拉着平板车,跟在桑塔纳后面就走了。
走了一会,才发现老支书在后头跟着,没上桑塔纳。
“爹,你咋不上车呢?”
“你都能拉车,我就不能走走路了?”
“能能能,我这不怕你受累么?”吴远解释道,随即问起道:“爹,你让宋老师去我家指导种葡萄树什么意思?这东西还要人指导?”
“你送人家娘俩烟,肯定不合适。等她这一去,回头走的时候,你想送什么就送什么。”
“爹,还是你高明啊!”
第353章 我劝你不要无中生有
就这样。
吴远吭哧吭哧地拉着平板车,杨支书闷头在一旁边抽烟边走着。
一直到过了一道渠子。
杨支书突然提起道:“小远,要不然你也别想其他法子感谢人家了,你直接帮人把编制问题解决了。”
吴远一听,顿时驻足道:“爹,这不是你该给解决的事儿么?当时咱们不是说好了,让大姐夫去跑么?”
杨支书快走几步,跟吴远齐头并进道:“我觉着他办事没你靠谱。”
“爹,这合适么?”
“合适,怎么不合适?人家毕竟送了你六棵葡萄树,而且亲自指导你种好。”老支书甩起果来,强词夺理的本事直接拉满道:“虽说你还她一个编制,这份谢礼太贵重。但那也不光是为她一人,也是为了咱村,为了梨园小学的门面。”
“你想想看,如果这个编制一定要给到梨园小学,你大姐夫当校长有编制,用不着,其他的四大恶人,你愿意给谁?”
这下,吴远还真被老丈人问住了。
通过今儿的接触,宋春红的确算是四大恶人之中最正常的一个了。
不,准确地说,她应该算不上四大恶人了。
如果梨园小学能弄来一个编制,自然是给她最好。
可是就这么平白无故地给,不管是大姐夫蔺先学,还是老丈人杨支书,都不好操作。
总不能说是,见人下菜碟吧?
借着移栽葡萄树这个由头,由吴远出面来还人情,倒还真规避了这个小麻烦。
眼见吴远半天不说话,杨支书掐掉烟蒂,在脚下踩灭道:“这事就这么定了。”
“不是,爹,怎么就定了这事?”
“你就别推辞了,能者多劳。再说了,也别枉费人家喜欢你一场。”
“爹,我劝你不要无中生有。”吴远矢口否认道,这要是让媳妇杨落雁知道了……
结果下一刻杨支书就风轻云淡地道:“落雁都知道,你不用紧张。”
“敢情就我不知道?”
“要不人家平白无故地送你六棵葡萄树?”
这天没法聊了。
爷俩把平板车拉到村部门口时,马明朝也去而复返了。
吴远总算得以松快松快。
村口老许头和李会计,蹲在小卖部里,瞅着别人打牌。
杨支书见状也留了下来。
吴远散了一圈烟,跟上马明朝拉的平板车回到家。
到家之后,眼瞅着太阳就要落山了,马明朝休息一会儿,把车打着了火,上县城,准备接杨落雁回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