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在经济上,对回归的不理解导致港岛经济流失严重,大量中产阶级的离开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经济活跃度连年下挫,港币对美元汇率已经到9了。”
“这个时候进入,一方面建设成本低廉,一方面可以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还因着低价位上抄底能获得足够多的回报,不过我一直想让港岛主动去提这个事儿。”
旁边,竖着耳朵的老田听到这里,开口道:“是想在合作里争取主动权?”
郑建国点点头没再多说,因为这话接下去又得扯到王义国那货身上,先前大爷爷可就定下基调了,不谈正事儿。
果然,又换了根烟的大爷爷看过老田,点起后吸了口接着说道:“你在那条油气管道上也是这么想的?”
“前年米哈伊尔到城堡里的大棚参观时,言谈间曾经透露过想摸着咱们过河的想法——”
郑建国当然知道这位爷爷并不是问的油气管道,放慢语速在脑海里处理了下相关利益关系,接着恢复正常道:“当时我就认为这感情好啊,咱们可以从种大棚搞起,慢慢再深入下去啊。”
“你不怕他们把大棚技术学到了?”
老田也点了根烟吸着问到,郑建国发现其他人也都望来,便开口道:“我之所以会做出他们想摸着咱们过河的判断,是因为米哈伊尔亲口说了句,他们连正常季节里的粮食都种不好,又怎么可能在冬天种出需要技术才有的蔬菜?”
“由此,我判断苏维埃的粮食已经减产严重,同时他还对国内现有情况已经失望,而人失望后就会寻找新的希望,后面他还说看了咱们粮食丰收的消息。”
老田点了点头:“油气管道是幌子?”
“对旁人来说可能是幌子,但是我能把它变成现实。”
郑建国这次却没实话实说,而是说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下一步我想继续承包他们的土地种大棚,每个大中城市边上都建一个,这样等到两三年后再升级为物流中心,到时去承包他们的土地种粮食。”
“可如果解决了粮食问题——”
老田说着眉头皱起,郑建国却依旧是先前的微笑模样,开口道:“到时以我个人的影响力和国家做后盾,他也只能按照国际规则来,除非想回到之前的状态,而那是他们绝对不堪回首的过去。”
“这样未来可就麻烦了。”
老田再次接口说到,郑建国也没有想太多,面上的笑容灿烂异常:“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付出代价,而且这个还无关事情成功与否,该付出的代价就已经标好价码了。”
“那当然,这天底下哪有白吃的午餐。”
老田面现赞许之色,紧闭的房门被人推开,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出现,老田接着开口道:“今年过年去哪过?”
“要去不列颠,卡米尔的预产期到了,我父母也会过去。”
郑建国面上的笑容敛去,这个话题可是他一直极力避免的,果然随着话音落下旁边大爷爷转眼看来,当即不等他开口道:“嗯,这也是我应该付出的代价。”
“这个事儿我一直不想说你——”
大爷爷神情不变的说着吸了口烟,轻飘飘吐出后继续说道:“不过今天既然说到这了,你不怕他们将来闹出什么事情无法收拾?”
郑建国也是在极力避免现在这个场面,除非像现在这样迫不得已的情况,平时是极少会往这些爷爷们面前凑,为的就是不想在这件事上表态:“往大里面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责任,往小里面说是我宁愿承担他们自己打的头破血流后果,也不想面对到时身单力薄被人欺负的局面。”
“而往科学层面说,这个说法本身便是欧美贵族精英教育的延伸,严重脱离了底层人民的实际现实需求,这却并不是他们的无心之失,而是有目的的去瓦解主流群体凝聚力。”
大爷爷弹了下手中的香烟,任由烟灰掉落在痰盂外,开口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这个您不知道吗?”
郑建国脑海里冒出了个匪夷所思的念头,别看家族们被传的貌似手段各种高大上,实际却都是三千年前周朝玩剩下的帝王之术,这玩意的内核本质就是个谁露头就敲打谁搞平衡,而以大爷爷波澜壮阔的前大半生经历,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看不透这点的。
那么排除了这个可能,郑建国也就知道剩下的是什么了,飞快开口道:“美利坚入侵越南时期,反战最为激烈的便是二战后出生成长的那群人,标榜着自由的口号去干些放纵自己放纵人生的勾当,这群人当时的行为深刻影响到了现今美利坚的政治生态,而他们都是所谓科学层面的新一代,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郑建国话说的有些含糊,不管家族们是通过自身两千年的遭遇,还是阴差阳错通过沙俄的灭亡尝到了甜头,现今在经济全球化将地球变成了个村子的过程里,无论是出于自保的目的亦或者基于发展壮大的机会,自都不会放过这种分化潜在威胁的手段。
要说出来吗?
说出来有用吗?
也许,40年后有用!
但是,这会儿说出来,只会让老人们作难。
还会出现像复印霸权计划书那样的事儿。
虽说自己借着机会彰显了下存在感?
当然,现在说出来也处理不了!
确切的说,自己也没有办法处理?!
也不是没办法处理,只是那样大多数人接受不了而以!
郑建国脑海中闪过了个模糊想法,却并未说出来,大爷爷看他停住,点点头开口道:“他们有人说你那个新世纪三万人计划是把国内学习好的都挑走,送给国外了。”
三万人计划就是博尔特负责的资助计划,考虑到国内人口和经济水平在亚太地区的占比,国内便分到了7500人左右的名额。
本着尽量缩减预算的原因,这部分人的信息审核工作便交给了网点负责,也就是原本以为可以轻松下来的郝运和杨蕾两人,能传到老人耳朵里也属正常。
不过这和真相却有些出入,郑建国开口道:“学习好的我不要,或者说单纯的学习好,这部分人虽然适合做基础科学研究,却不是我想要的那种人才。”
“我需要的是有自己见解的人才,申请要求上还需填写一份调查表,这些调查表上罗列着当地发生的人和事儿,其中涵盖了经济环境人文多个维度——”
旁边,一直没开口的杨伯坚花白眉头扬起,开口道:“这不是收集情报吗?”
“所以国内这部分工作交给了杨蕾负责。”
郑建国说了后便见杨伯坚面现错愕模样,接着又继续说起先前的话题:“这份调查表主要判断申请人是否有对社会最基本的认知,不会产生像少年科技大那些神童遇到的麻烦,这样他们出去后才会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到时回来也好留下也罢,当然真正学到东西的我会自己招进来。”
“你自己需要这么多的人才吗?”
杨伯坚再次面现好奇的开口,郑建国神情倒是没什么变化,开口道:“确切的说是公司需要,现在建国公司在国内网点已经有一千多个,而其国外的网点更是高达三万,其中有不少网点的负责人并不具备管理能力,这三万人计划第一批和第二批主要是面向他们开展,保护伞计算机培训中心那边要好点,不过也是相对来说好点,现在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还是很吃香的。”
“可国家的人才就少了。”
旁边的老田飞快接上,郑建国脸上露出了个笑道:“我说的这些人才并不适合在国内发展,现阶段原材料和初级加工贸易出口用不上他们,水木计算机大学生分到山旮旯里操作手工计算机,那是在糟蹋人才。”
“要等到咱们逐渐积累到中端开始向高端转变时,他们在国外也都历练的差不多,国内新的人才又成长起来,那会儿才是关注人才去留的阶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