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页(1 / 1)

('

不说是郑建国40年后的上辈子里,便是放在1981年这个时候,医科大的那几位大佬所拥有的的资源,也不是普通人能够接触到的。

至于40年后被无数医学生诟病的五年本科+三年硕士+三年博士培训时间,如果从高考毕业时的17岁这个平均年龄算起,全部读完也才28岁到29岁。

可是在美利坚,想要拿到医学院录取通知书,就得读完3年或者是4年的大学再说,也就是说入学年龄普遍在20岁左右。

然后是医学院4年+住院医3年+专科2-6年不等,按照最低的2年去算这都是9年时间,全部读完差不多就奔着30去了,如果选的是神经内科这种比较夸张的6年时间,直接就奔四了。

只是这些都是主流情况,在这些之外便是PhD和MD联合培训项目,也就是郑建国之所以能够以住院医身份主持幽门螺旋杆菌实验室的必要条件。

所以就某种意义上来说,待遇和自身条件是成正比的,不存在本身业务能力超强,而没得到相应回报的现象。

至于辛苦——

你想要的更多,不就得付出比其他人还要多的努力?

上辈子里面,郑建国也曾经怨天尤人的认为世事不公,从小时候萌发郑富贵和杜小妹为什么不是城镇职工,到后来上了卫校旁听后恢复高考,认为高考不让他参加是老天没开眼,再到后面善县的发展方向是城东而不是三里堡大队所在的西边,以至于拆迁都是到了2008年了等等等等。

而这辈子里面,确切的说是到了1981年的这会儿和范戴琳谈起了杨娜的手术时,郑建国对于不公这个词有了更加清晰和切身的理解:“命运对杨娜肚子里的孩子是公平的还是不公的?”

从感情上来说,受到如此重创的杨娜都没有流产,并且在失去意识后身体一直在履行着母亲所应尽的义务,直到现如今随时可以剖腹产,将这个孩子带到人世间,她作为母亲是没办法受到指摘的。

相反,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这都是一个奇迹,一个足以,也必定会登上世界各大媒体头条的奇迹。

因为这娃,是他郑建国的儿子,一个含着钻石汤匙出生的富二代。

这货应该不会感到不公的?

要说郑建国已经做好了如果继承人没有能力,便将把所有产业托管给基金操作的决定,可所要托管的产业只限于国际部分的保护伞这块。

至于国内的建国公司郑建国却是没打算并入保护伞,也就不要说是国内囤积的房产古瓦和玉石茅台,这些都是他打算用来安置那些不成器的娃。

要是B超和医生没眼花的话,那么这些应该就都是这个儿子的了。

按照常理认知去说,郑建国是感觉到这个还没被郑富贵起好名字的娃,应该没什么资格去认为不公的,毕竟出生就走上了人生巅峰,这是多少人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儿,你特么的还不知足?

当然,以郑建国这会儿对人性的了解来说,秦始皇坐拥天下了还想着长生不老了,那么这货保不齐就会在感情上给他找事儿。

娘是那样!生下来连抱没抱过我!

爹是这样!娘怀着我时又找了个!

合着我就该感恩吗?

郑建国脑海里陡然闪过了卡米尔的信仰,倒是飞快的将这个念头扔出了脑外,作为成长于那个不可描述年代的六零后,他和绝大多数同龄人那样都是个无神论者,如果只是单纯的抱着让这娃感恩就去让他接受信仰教育,那到时候怕是才会给自己找大麻烦。

不知道感恩就让他去种地。

脑海中再次闪过了个念头,郑建国是又和范戴琳聊了几句,把杨娜的手术日期确定下来,便又想起了郑秋花的事儿:“我三姐的检查没问题吧?”

“你三姐要么是记错预产期,要么是预产期推迟,不过都住到医院里了,你放心就是。”

范戴琳的声音传来后,郑建国便又说了几句将电话挂上,郑秋花原本说是2月下旬的预产期,上次他回去过年时杜小妹说了想去首都生的想法,他便感觉既然都能去首都了,倒不如直接过到不列颠去生。

对于自己的四个姐姐,郑建国是心里从来没有过区别对待的想法,只是大姐二姐出门子生孩子的时候,他那会儿不是为了考大学埋首苦读,便是在齐城医学院里为了考研究生做准备,是想帮忙都没什么条件。

却不想范萍和范颖两姐妹出手,把大姐家安排到了城里保温瓶厂成了工人,二姐家也从大队的小裁缝进了公社当起供销社里严禁打骂顾客的售货员,后来他再出手想调这两家到影视基地里时,人家根本不乐意。

当时,郑建国以为这两个姐姐有想法了,毕竟三姐郑秋花进了财政局四姐到了美利坚读大学,与这两个妹子相比,不说大姐二姐到影视基地里的岗位,单是合资企业就足以让两个姐姐感觉到不靠谱。

再加上大姐夫王来小学都没上完,二姐夫赵兵则更是连小学的门都没进过,两家子人又都是红的不能再红的贫下下农身份,猛一下要去给资本家打工,哪怕是他这个弟弟也不行。

那会儿的郑建国并不知道这些,只以为两家人对目前的岗位很满意了,毕竟从泥腿子社员到工人也就罢了,二姐夫还成了供销社里的售货员。

这可是连新华字典里都用来造句的岗位:张华考上了大学;李梅进了中专;我在供销社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最高学府北大、毕业直接进事业单位的中专、供销社里严禁打骂顾客的营业员,这些都是有编制、有身份的岗位,当然都有光明的前途。

当然,这些并不是郑建国自己想通的,而是后来当他回到波士顿后,郑冬花接受了他的建议后所说,不过他的决定是早就做下,也不会因为知道这么个事儿再有了变化,哪怕郑冬花说出这个近似于解释的话语背后,是透露着大姐和二姐在中间的无奈。

对于两个姐姐的无奈,别说郑建国直到这会儿都没感受到,便是他感受到也不会认为这是个无奈,相反的是他会认为我的好意让你们为难了?

好在,郑建国满脑子都是装的事儿,别说是猜对方心思的去分析郑秋花这话背后的信息,便是这个姐姐之所以冒着风险去不列颠生子的原因之一,也是在临出门去上学前从电话里的杜小妹口中知道的:“你姐生了个男孩,六斤三两,这下你和杨娜的孩子就有奶吃了。”

第575章 我喜欢自然色

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确切的说是这辈子里第一个孩子,郑建国是早就做好了除了给这个孩子一个完整家庭以外的所有准备:从奶妈到尿不湿,从磨牙棒到照顾他的家庭教师,老约翰还要求3岁后由他来辅导这家伙,要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绅士。

唯独,郑建国没想过把他交给正在哺乳期的三姐,或者是二姐,甚至是大姐,这俩姐姐分别又给他生了个外甥。

按说,郑建国在考虑这个儿子出生后,应该第一时间想到这几个姐姐,毕竟在善县这边,如果有孩子在出生后没了母亲,那么这个娃的七大姑八大姨如果有正在哺乳期的,便会自然而然的成为这个孩子的奶妈。

而这个娃,虽然他的母亲还在,然而却是和没有一样,按照道理来说,应该会交给这三个姐姐中的一个。

郑建国却是在杜小妹打来电话才醒悟过来,这会儿再去联想下自己总是让三姐到不列颠生孩子的建议,好像是有些找三姐来当孩子奶妈的意思?

脑海中闪过这么个念头,郑建国便感觉可能是让老娘和三姐误会了,不过这个事儿他并不想去解释,如果三姐没这么想的话,他要是拒绝会让一家人都多想的:“娘,三姐的母乳也不一定够她儿子吃的,所以我会再安排找个奶妈过来,一起照顾这表兄弟俩——”

杜小妹的声音当即就不乐意了:“奶妈就不要了,我给你三姐烧了花生炖猪脚,这个事儿你就别管了,你爹在那边是上学上糊涂了,起个名字叫郑刚,你感觉咋样?” ', ' ')

最新小说: 快穿:崩坏宿主总说是系统坏掉了 洪荒之给我个面子 无尽星辰终是浮生一梦 修仙的我被全人类直播 我又抓住你了 春渐显 月色不皎洁 轮回世界:诸神的游戏 玩具(np) 二流情人(年龄差,年上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