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独是小家电行业不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投资要不了多少钱,而资本密集型行业又多是涉及到尖端技术,这任是郑建国属于重生者,也没办法去解决的问题。
大的没办法进入,小的又消化不了如此大的资金,郑建国是想了没多久就把这个事儿给扔到了脑后,不过随着晚上吃过晚饭,杨娜的电话还是给了他个想法:“下周末我打算跟飞机去港岛,范姐想去美利坚参加医用设备展,然后我们会接上四姐他们到你那里——”
“飞机去港岛,港岛机场么?”
白天才找了下资金去处的问题,郑建国就瞬间来了精神:“以前让你打听的港岛机场,有什么消息了没?”
“消息是有,我是看着你手上的钱都在投资,就没和你说这个事儿了,听说1973年港岛就对新机场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委托了专业的顾问公司进行考察。
并在两年前就决定在东涌新建机场,现在已经聘用顾问公司开展相关的论证和设计,不过——整体投资差不多要1000亿港币左右,你现在那个投资赚多少钱了?”
杨娜有些好奇的声音传来,郑建国却是在听到数字后没了想法,1000亿港币的投资着实超出了他的想象,换算成美元就是200亿,除非他打算拿出全部身家,然后用10年以上的时间去收回,可那样就赶不上薅小鬼子的羊毛了:“那还是算了,你们出行注意下安全,那边我听说乱的够呛。”
“不过你要是赚了钱想给投资找去处,可以考虑在现在的机场旁边修个大酒店,那边下了飞机后连个酒店都没有——”
杨娜给了个不是建议的建议,郑建国却是连想也没想的开口道:“港岛的房价比波士顿都高,2000美元一平米的话,我感觉还不如在波士顿买房子收租——”
由于早就做好了要把未来重心放在港岛,郑建国是在忙活中也没忘记关注那边的房价,去年的1979年港岛人均GDP在5000美元左右,然而房价就达到了每平米2000美元的高位,这么算下来一年的GDP只能买两个半平方的房子。
只是这样算下来也并不高,10年的收入就能买个250平米的豪宅,这样算是真的不贵,然而考虑到GDP这玩意是平均的后果,那么就像是去年美利坚的人均月收入1300美元般夸张。
郑建国并不知道这时港岛的房价正直泡沫的顶峰,而是单纯的认为这时候买的话是不如租的,因为如果以同样GDP来计算的话,美利坚去年人均1.1万美元的情况下,波士顿房价还不到2000美元,而港岛人均5000美元的时候房价都2000美元。
人均GDP少了一倍的情况下,房价竟然是差不多,这只要是对经济有点了解的,就知道里面肯定有问题,更别说波士顿地区去年的人均GDP达到了1.8万美元,整整是港岛的三倍还多,这么个情况下以保值率来说,当然是在波士顿买为主:“我总是感觉那边的房价不正常。”
第336章 我先前说过的
“2000美元一平米?那是年初的价格了,现在最高的到了11000港币每平米,也就是2200美元了,范姐的男朋友洪霖俊埋怨没听他的,要是年初的时候买了,现在转手都能赚1000多万美元了,以现在港岛每户月收入3000港币的水平,不吃不喝要买套都得9年——”
由于有英镑的关系,港币和美元的汇率稳定维持在5:1的价格上,只是当杨娜在更新着郑建国对于房价的认知后,郑建国心说姐姐你是不知道四十年后的房价啊,不过这个念头也只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注意力瞬间开始了漂移:“那你去了港岛后,帮我找找过去的房价资料,涨得这么夸张,我感觉是不是有泡沫?”
“泡沫?什么是泡沫?”
杨娜清脆的声音里带着淡淡的好奇,郑建国当然知道这不是杨娜真的无知,而是泡沫这个词对这个世界的人们来说,还属于极其陌生的词汇,陌生到只有某些专业领域内的专业人士才会知道。
毕竟站在1980年的6月份时,距离最近发生的泡沫都是半个世纪之前的事儿了:“1926时佛罗里达就发生了房地产泡沫——”
泡沫,在郑建国的记忆里是个极其吸引人眼球的字眼,单是他这个上辈子小医院的医生能记住的,便有八十年代末的曰本房地产泡沫(这会儿他还不知道股市泡沫),而这也是他在关注小曰本的原因,毕竟连钱都进不去的情况下想买买买,那就是扯淡了。
而直到来了美利坚,郑建国才知道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位于美利坚东南端靠近古巴的佛罗里达,也就是以度假胜地迈阿密的棕榈滩上某块地为代表,其地价便从1923年的80万美元,增长到了1924年的150万美元,再到1925年的400万美元。
什么?
你问1926年这块地是多少?
答案是没人要了。
按照常识来说,棕榈滩既然是个海滩,那么就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台风和飓风,这属于地利带来的负面效应,毕竟总不能在享受着阳光沙滩比基尼的时候,还不想面对狂风大作下的倾盆暴雨。
这不可能。
于是在1926年晚些的时候,一场时速达到了200公里的飓风来了,引起的海啸横扫了棕榈滩后,又横扫了整个佛罗里达。
郑建国看到这个资料的时候,他脑海里这个飓风是念了句诗的: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是带走了13000套房屋和415条人命,后来想想又带走了不少的企业家和银行家。
飓风的破坏力强大的,移平了佛罗里达两个城市的13000套房屋还直接导致415人丧生不说,后来更是让那些在飓风中依靠屋顶和天台幸存下来的企业家和银行家们,又在没多久便从屋顶或者天台这个在飓风来临时拯救了他们的地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房子没了,那也是要还房贷的!
你不能说买到的东西质量不好,没看其他房子也都倒了吗?那说明你这套房子的质量和其他被吹倒的房子是一样的,既然不是房屋质量的问题,那么房贷就不可能停止还款!
房子没了,房贷还要还!
如果是普通人面对这个问题,那还可能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挣扎着活着,毕竟人生在世除了自绝于亲朋好友的人以外,亲情这个纽带最大的作用,便是让人能够在逆境中感受到血脉中的暖意。
当然,这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的。
而作为全美知名的度假胜地,能够在以棕榈滩为中心买房子的人,除了比较少的当地人以外,便是来自于全美的有钱人了。
这些人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伴着金发碧眼的青春女郎时,面对着只需要支付十分之一费用便能开走几万美元的豪车,那会感觉到自己不买就是亏了,而且还是亏了几万美元。
面对着豪车都会感觉亏了,那么如果把豪车换成了房子时,能坐的住的也就只有是没钱的人了,更何况当这个房子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值时,头脑精明的企业家们和银行家们也就坐不住了。
于是短短从1923年到1926年的3年间,佛罗里达的地价便仿佛坐上了火箭,房价以每年超过一倍左右的幅度增长,一幢房子在一年内涨四倍的情况比比皆是。
而在炒房最激烈时,75000人中就有25000人从事房地产行业的迈阿密地区,其中心区的房价在3年内上涨了5~6倍,于是在面对着如此丰厚的收益,来自全美各地的有钱人便争先恐后的冲进了迈阿密。
只是有钱人可以凭借手中的金钱去当做杠杆进行投机,没钱的人则除了看着外,也有人会自力更生的空手套白狼,比如来自意大利的移民庞兹,便依靠故事和旧钱还新钱的办法成为了其中的玩家。
10万美元的房子1万就能拿到,一年后会涨到20万,卖出后还掉9万本钱和4万利息,便能赚到6万块,600%的收益率你不心动?即便是不还房贷只还利息的3万,你手上剩下了17万应该会继续买房子的吧?于是乎再击鼓传花的去买别人手里的房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