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湘眉目间清岑宁静,已无半点往日大小姐的娇矜贵气。
她看起来古井无波,面容因无欲无求而显出心平气和的疏离了悟。
“小师姐。”
静怜蹦跳着迎了上去道:“这几位施主找你。”
沈湘抬眸望向众人,虽一一扫过,然眼中并无一丝波澜涌动。
“湘……静慈尼。”
沈桓上前一步,见到小妹略显激动。
他最终还是没有唤出沈湘小名,想必是知道沈湘亦不再认她的俗家名姓。
沈桓从怀中拿出已浸泡好的铜匙草,递给沈湘。
“这是铜匙草。”
“多谢施主。”
沈湘接过铜匙草,保持着出家人和客主间的疏离冷落。
声声铜钟从尼姑庵的青苔古墙里传了出来。
“小师姐,到了诵经时间啦。”
静怜摸摸脑袋,望天。
“静怜,关门。”
沈湘说着,转身迈进了尼姑庵大门里。
她背影依然纤细,却不再弱柳扶风。
反而透出一种淡然的韧。
沈湘回身,冲众人微一颔首,眼波未动道:“施主,告辞。”
“沈小姐,你当真……”
顾笙见她就要这样离去,忍不住想多问一句。
但见沈湘彷佛已忘却前尘不认识众人一般,顾笙踌躇一下,未再言语。
“静慈尼,这铜匙草……”
沈桓见沈湘只是将铜匙草随意搭在臂上,担忧的想要提醒。
“施主,请回吧。”
静怜拦住了沈桓。
她有些害冷的呵了口气,笑着安慰道:“佛家既已给了师姐新生,她便不会作践性命。”
“《成实论》有三恶,小恶、大恶、恶中恶。”
“其中最恶便是厌离生身,消颓自毁。”
“所以,施主放心。”
静怜说着,掩了大门。
从逐渐关上的门缝中,众人瞧见静慈静怜二人缓步向庵堂走去。
声声铜钟里,似乎能够听到,静慈口中唱出一则偈诵:
出草入草,谁解寻讨。
白云重重,红日杲杲。
左顾无暇,右眄已老。
君不见寒山子,行太早。
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众人闻之,静默片刻。
见沈桓依旧郁郁担忧,楚梦开口道:“这样也好。”
至少能够放过自己的活着。
“佛只是让生者重归寂静,并非导人寂灭。”
沈湘既已托身为静慈,便不会再轻视性命。
沈桓擦擦眼角点头。
“此番多亏诸位帮忙。”
他为铜匙草的事情再次向众人道谢。
“今日天色已晚。”
“诸位不如在沈家住下,明日一早再启程也不迟。”
众人应下。
离空魂谷愈近,他们愈需要多些时间来思考种种对策。
-----
沈夫人又重回了以前闭关向佛的生活。
但她不会像沈湘一样离开沈家,皈依入庵。
因为她知道,沈家的重振,担子虽然在沈桓身上,但在沈桓能够独挑大梁之前,仍需她这个上一辈的人物在此做定海神针。
住回了熟悉的厢房,大家都思绪万千。
“干嘛在这儿闷着?”
晚上,顾笙休憩好,推开门便看到薛灵夙托腮坐在西园石桌前。
薛灵夙和薛灵风曾在这树下一同吃冰饮茶,还一同打过架。
而今物是人非。
饶是性子跳脱的薛灵夙,遭遇了这些打击,也不禁被悲伤包围起来。
顾笙上前,拍拍他的肩膀,拉起他道:“一个人多无趣。”
“走,找大家喝酒去。”
两人行至楚梦房前。
敲敲门,人不在。
顾笙警觉的竖起耳朵,忙去敲敲宁远的房门。
“顾姑娘,薛公子,干嘛?”
果然只有长缨打着哈欠开了房门。
长缨睡眼惺忪道:“你们找少爷吗?”
“他出去了,不在。”
“去哪儿了?”
顾笙拧眉。
八成又跟在了楚梦屁股后头。
“不知道。”
长缨摇摇头,见不是找自己的,便又把房门关上了。
顾笙拉着薛灵夙,又跑到华焉门前笃笃笃的敲了起来。
“来了。”
“来了。”
华焉一边赶来开门,一边面色不悦道:“哪位?”
“为何一直敲……”
打开门,见是顾笙,华焉又将“没礼貌”三个字忍忍咽回去了。
“你知道宁远去哪儿了吗?”
顾笙一脚踏进门去,四周望了望问道。
宁远果然也不在华焉这儿。
“不知道啊,怎么……”
“逍遥酿?”
华焉话还未说完,只见顾笙又瞪大眼睛转了注意力。
她走到华焉桌前,指着桌上酒壶道:“这等好酒,你居然藏着自己喝?”
顾笙说着,招呼薛灵夙坐下道:“来来来薛兄,我们一起!”
冬夜寒冷,顾笙出门本就是找酒喝来暖身的。
因此她一屁股坐下,不客气的端起酒杯。
“你也坐下。”
顾笙一把拉过华焉。
反正宁远也不会伤害楚梦,只是跟的紧些。
既然楚梦都没嫌烦,她也懒得多操心了。
况且,这大晚上的,两人也无处寻。
不如坐下喝杯小酒,快乐快乐。
人生在世,开怀大笑容易,快乐总是难些。
因此每一个小小的快乐时刻,都要好好抓住。
顾笙美美喝了口逍遥酿,满足的翘起嘴角。
华焉刚去凌烟湖祭了华之回来。
酒还未来得及收起,便被顾笙扣下了。
华焉沉眸瞧着顾笙喝了一杯又一杯的豪迈模样。
嘴唇抿了又抿,还是将劝诫的话语咽下。
华焉摇摇头,松了唇角随她去了。
夜已深,天空飘起片片雪花。
顾笙醉倒在桌边。
而薛灵夙还在一杯又一杯。
“薛兄。”
华焉将顾笙抱到床上放好,在旁燃起一盏暖炉。
然后他回到桌边,抬手挡住了薛灵夙的酒杯。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截点。”
华焉望着从蒿莱一战过后便一直心事重重的薛灵夙,缓缓开口。
“走到了那里,有些东西就停住了。”
“但是,我们总得往前走。”
“不得不走。”
“带着所有的残破和沉痛往前走。”
薛灵夙放下酒杯,抬手掩眸。
华焉看着摇曳的烛火,继续道:“人生就是这样。”
“很多人昨天还在温暖你的心房,今日就咫尺天涯。”
薛灵夙的肩膀颤抖起来。
华焉拍拍他的后背。
“热泪会留下,亦会收起。”
华焉继续道。
“人间正义就像这烛火。”
“当它熄灭的时候,周围一片黑暗。”
“而它一旦燃起,周围便都是闪耀不离影子。”
华焉扯下了薛灵夙的手臂,望向他的眼睛郑重道:“薛兄。”
“我们这些朋友,便都是你的影子。”
薛灵夙终于忍不住痛哭出声,将这些日子以来的压抑全部倾泻而出。
静客亭。
冬日的夜晚少了几许热闹与活泼,多了几分宁静与安然。
月色幽微,将一切融合、浸润。
楚梦立于亭中,将一颗石子扔进湖心。
湖面荡起层层涟漪,月光也跟着微微晃动,似笨拙起舞。
楚梦感到一种静谧又灵动的快乐。
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大自然的纤尘不染,不像烦嚣江湖褪尽铅华的矫揉造作,而是一种自然而然洗涤心灵的纯净。
“在干嘛?”
见楚梦望着湖面发呆,宁远凑过脑袋问道。
“赏月。”
楚梦似心情很好。
她也未对宁远的突然出现感到诧异,笑盈盈拉了他道:“你看。”
“月光在跳舞。”
宁远循声望去,见涟漪渐弱,似一曲终了,湖面重新洗净如磨。
楚梦又捡了颗石子,扔入湖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