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殷无执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
殷无执真的很聪明,也有很认真地在喜欢他。
不管是那个姜悟,还是这个姜悟,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他没有理由拒绝这样的殷无执,也没有理由拒绝曾经被那样深爱过的自己。
他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想是就是,不想是就不是。
因为一切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最重要的是,全新的殷无执,依旧爱上了全新的姜悟,全新的姜悟,也依旧爱上了全新的殷无执,虽然如今他和殷无执都半旧不新了。
他还找到了自己诞生的理由。
难怪那些年里,他怎么都不能去往生,难怪想要对他下手的人,会被雷劈傻,难怪他始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原来是殷无执在牵挂着他。
那么长那么长的时间里。
沧山变成了游客密集的悟道山,澜海干枯成了万丈深渊,殷无执一直在想着他,念着他。
而他,也始终没有遇到能让他停留的人或事。
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他没有转世为人,没有成为密集游客中的一份子,就是为了飘到殷无执面前去被他看到。
殷无执。他收紧手臂,头一次开始嫌弃自己没有吃饱饭,力气不够大,抱得不够紧:辛苦你了。
殷无执说:嗯。
姜悟推开他,道:嗯什么。
确实辛苦我了。
姜悟:。
再抱我一下。
不要了。
那我抱你一下。
姜悟只好抱住了他。
那,以后我多主动一点,你不要那么累。
心疼我?
不是。
哦,你是怕我跟你以前一样,说散就散了。
丧批仰起脸,剔透的眼珠露出几分紧张。
殷无执垂眸与他对视,道:我才不会跟你一样没心没肺呢。
姜悟揪了一下他的头发,殷无执不得不靠近他,被他亲了一下嘴。
那个坏人不是我。
第88章
姜悟觉得殷无执有些辛苦。
每天除了跟诸位大臣一起忙政务,还要给他穿衣喂饭,抱他晒太阳。
当然了,姜悟身边其实不缺喂饭的人,他也并不想那么麻烦殷无执,只是殷无执似乎很喜欢亲自照顾他。
新的一天,早朝之时,姜悟听说赵国派了来使来洽淡关于接应太子一事,他对此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虽然已经听殷无执说清楚了原身之事,可那对于他来说还是过于遥远了些,他很难生出什么波澜来。
对赵国,对赵澄,还有姚姬,他没有憎恶,也没有怨恨,连叹息都懒得给。
任由朝臣就此事发表意见,他自然而然地放空了自己
其实现在很难再像以前一样放空了,他发呆的时候,脑子里会率先勾勒出殷无执的样貌。
殷无执的五官过于凸出,此前只觉得他漂亮,如今却是觉得有几分漂亮的不合常理。
毕竟能把丧批鬼都勾的心猿意马。
陛下。殷无执转脸看他,道:陛下觉得如何?
姜悟根本没听清他们怎么说的,但一般殷无执这样问的时候,他只要点头就对了。
哦,就依诸爱卿的意思。
裹着宽大龙袍的天子被从龙椅上抱走,百官早已习以为常,行出宫殿之时,还有人在轻声议论:方才下官斗胆瞧了瞧,陛下脸色似乎比之前好看多了?
何止,脸部还圆润了些,想是长了些肉。
身子能尽快好起来,就谢天谢地咯。
天子身世之事已经传遍整个大夏,他在明知有共生蛊的情况下,还不顾自己的性命大义灭亲,大夏铲除隐患之事,也已经深入人心。
甚至有传闻说,天子其实是天上的仙人,下凡来是渡劫的。
知道的自然都明白这些传言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刻意控制舆论导向,但更多的是盲目相信的人。
但对于以陈相为首的忠臣们来说,他们对于姜悟其实没有过多的要求,也许是因为以前他做的已经足够多了,如今大家都觉得姜悟对夏国之心可昭日月,愿意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的人并不多,更不要说他是一个天子。
夏国没有按照赵英的计划走向大乱,这已经足以让这些劳碌的大臣们感到慰藉。
姜悟不知道是否因为这一世与殷无执的执念有关,他感受到的恶意很少,善意反而更多,这些大臣们不光不催他干活,反而日日问安的折子里头,会说自己吃了什么好吃的,去了什么好地方,鼓励他多多尝试。
至于为何他会知道这件事,当然是因为他主动要求跟殷无执在一起看折子了。
毕竟殷无执实在是太辛苦了,丧批也想稍微为他分担一些。
他被宽掉沉重的龙袍,抱往御书房的时候,问殷无执:今日你们谈了什么。
他从来不认真听朝,而是每天要求殷无执做课代表为他总结,若是换做旁人,日日这样可能早就厌烦了,但殷无执却是耐心十足。
商议赵国来使之时,找谁去接应比较合适。
找谁去了?
殷无执把他放在书桌后面,命人端上水果糕点等物放在一旁,然后在他身边坐下,道:我去。
姜悟把侧脸放在了桌子上。
旁人趴桌总喜欢把手臂压在脑袋下,他是连抬个手都懒得,贴着桌子的脸被压得变形,偏头讲话的时候,声音也有些瓮声瓮气:殷无执,你还在恨他们么。
殷无执把他的脸托起来,在下面垫了软垫,道:此话怎讲。
姜悟说:赵澄自幼失去母亲,必然对母亲充满憧憬,但那始终都只是来自他的想象,母子二人其实没有什么感情。可如今你把他与枯银强留夏国,他受尽羞辱与欺凌,日子不会好过,只要想到这一切都是那个所谓母亲带来的,长此以往,定会产生嫌隙。
殷无执平静地翻着折子,并给他喂了一口西瓜。
他吞下去,嘴巴随意在软垫边缘蹭了蹭,继续用那不紧不慢地声音说:你应该留了人在接应府观察,有消息么。
殷无执言简意赅:他们发生过几次争执,听说姚姬最近日日以泪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