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 / 2)

毓诚,你要记住,你不是朕的影子。顾修打断了仿佛在表决心一样的儿子:你和朕一样,都是这个国家的君主,你和朕一样都是万民仰赖的天子,你不必将朕所有的未完之事都放在心上,你若登基便是你自己,就做你自己想做的事事情就好。是开疆拓土,还是休养生息,就做你想做的事情就好。

可是,可是诚儿还不知道自己继位后该做些什么。

臣以前不是教过小殿下么?一个君王最最基本的就是能让自己的百姓吃饱穿暖。韩墨初微笑说道:日后臣和陛下到了民间生活,都会变成小殿下的百姓,小殿下只要想着能让天下的百姓都过上臣和陛下的生活就好了。

那好吧,我听父皇和亚父的,将来会做个让天下人都吃饱穿暖的好皇帝的。小毓诚思索片刻后依旧沉着脸,十分勉强的点了点头,又十分固执的提出了几项十分苛刻的条件:不过父皇和亚父除夕时要回来,中秋时也要回来,我生辰时还要回来......

好,只要亚父和父皇想念毓诚了不拘什么时候都会回来看毓诚的。韩墨初碰了碰毓诚手中的碗沿:快些吃吧,馄饨都冷了。

***

韩墨初苏醒的第二日,君王复朝,韩太傅病愈的消息也在汴京城内彻底传开。

汴京城中的百姓纷纷拿出了家中存放的烟火也不管白天黑夜便拿出来燃放,爆竹声在街面上此起彼伏的炸响。

街上的人流比起前段时日明显大了起来,菜市上买鱼买肉买点心的人也多了起来。

有些受惠于太傅大人的新政而富足起来的商户们甚至挂出了今日羊汤半额或是今日胡饼免费的牌子

学宫中因太傅停学而忧心忡忡的学子们争先恐后的要约着同僚吃酒还愿,朝中礼部也高高兴兴的焚掉了起草好的治丧文书。

整个汴京城,如同被三月的春风叫醒了一般。

比新春除夕之时还要热闹。

君王此次复朝与以往之时大为不同,并没有马上处置停朝一月产生的那些积务,而是将东宫太子推向前朝,将以往太子不曾涉及的军务朝政手把手的教给了他,停朝一月积压的所有奏疏也都是当朝念诵完毕后,交由太子处置。

那些在大周官场中韩太傅手下历练出的臣子们自然很快便品出了味道,古来明君如此,就是有了禅让之心。

顾毓诚周岁为嗣,两岁入宫,七岁正式加封储君,没有争储,没有夺嫡,没有厮杀,更没有同室操戈,兄弟相残。

好像这个孩子生来就是储君,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将这个无比繁荣的国家从君父的手中接过来。

朝中的文武都对顾修这位君王韩墨初这位首辅心服口服,同样的,他们中的所有人几乎都是看着这位小太子从会说话开始就跟随着这两个爹爹在朝中军中的各个职能所在来回奔波,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累。

他们早早就知道这个孩子会是他们后世的君主,也早早就做好了要为这位君上效忠的准备。

大周这几十年间出了顾修那样的明君英主,也该再出一位如毓诚一般的仁义之君了。

顾修与毓诚交权的过程比想象中的顺利许多,前朝宗室几乎连一点质疑之声都没有听到。

好似所有人都在韩墨初昏睡的那三十七日里想明白了,顾修与韩墨初不能永生,他们已经为国朝呕心沥血,今后的日子他们也该好生享受一番了。

载盛十五年,八月。

正值壮年的君王顾修明旨昭告天下,为保圣躬长安,国运绵长,将于当年九月初十日正式禅位于东宫太子毓诚,沿用载盛之年号,加赏前朝,封及宗室。

他禅位以后,不加太上皇帝之尊号,与首辅太傅韩墨初并尊皆称圣父。待他百年之后,陵寝葬地一切从俭,此后所有后世之君皆要遵循此例,一应不得大兴土木,厚葬自身。

登基大典后三日,顾韩二人正式离京别居。

汴京百姓夹道相送,每到一处也皆有百姓自发相迎,常有拥挤踩踏,以至于各地方官府不得不在二人必经之路上加派亲兵护卫,才能确保二人的车驾顺利通行。

***

一年后。

盛夏时节。

淮南道,广陵府,百茗山上。

那座好似悬浮于半空之中的八角凉亭里,一对俊帅的中年男子正在着棋。

执白棋者,一身仙风道骨,执黑棋者,英朗刚毅,与各自所执之棋彼此相称,相得益彰。

棋盘上黑白交错,两方势力正在厮杀,此消彼长,不分胜负。

云驰这些日子棋艺精进不少,这局眼见着就要赢了。韩墨初轻巧的在棋盘边缘落下一子,抬眸朝人笑道。

我又不是看不懂棋谱,你方才分明让了我九手不止。顾修摩挲着手中的棋子:子冉是怕赢急了我,就没人同你下棋了吧?

云驰都能瞧出来我方才让了几手,还不是棋艺精进了?韩墨初用眼神提示着正在思考棋局的顾修落子的方向。

我不必师父让我,几时我自己赢了才算。顾修顺着人眼神的指示落下棋子,便听得不远处一阵相当急促的脚步声。

圣父!京中的人来了!一个穿着一身青绿色半臂夏衫的少年自山与凉亭相接的通道上飞奔而来。

来传话的少年名叫小墩儿,人如其名,是个圆滚滚的小胖子。他是由身在宫中的内监总管元宝从七百多个小内侍中精心给顾韩二人挑选出来的,为人机灵,做事麻利,手脚干净,平日里话也不多,最适合跟随在这两人身边贴身服侍日常了。

好,就来。韩墨初回应完毕笑眯眯的落下一子,瞬间便将局势扭转成了白棋上风,随即展袖起身扬眉看着顾修道:怎么了?是云驰说的,不要我让的。

也罢,今日都输了你十一局了。顾修一脸正色的摇了摇头,说不后悔是假的。

两人出了凉亭,在小墩儿的指引下并肩回到了他们二人在这山间起居的院落之中。

今日的来者是宁逸亲王次子毓庆。

这个对火器之事无比痴迷的青年用了去岁一年的时间,在学宫的火器造究室里将大周现有的连珠火铳改为了双管的,即增加了威力,又大大节省了成本,见过试射后的新君毓诚大为惊喜,要他此番从广陵回宫后,直接入火器监中督促此器量产。

韩墨初与顾修从山间的凉亭下来时,毓庆正认认真真的指挥着随行而来的亲随护卫们从山下往这山间搬运东西。

他这次带来的东西里除了有两人在这百茗山上日常所需的衣食日用外,还有大太妃金氏和尚宫吴氏这对老姐妹亲手缝制的两条腰带,有晴昭公主亲手所制的杏仁酥和芙蓉饼,以及宁逸亲王在京郊的花圃培植的一株半紫半白的牡丹花。

他临行前,他的父王特地交待他说:这花实在太过娇嫩,京中的地气实在是将养不了,就只能送来广陵,将这花交给韩太傅了。

毓庆专注之余,余光忽然瞥见了身后由远及近的两道身影,他急忙转身迎了上去,屈身半跪道:见过七叔,见过韩伯伯。

自从韩墨初卸任之后,顾修的子侄一辈就都是这样唤韩墨初的了。

最新小说: 烽火照烟京 乘龙 快穿:绿茶反派又被男主欺负哭了 养龙使我差点身败名裂 弇山录 神奇主角在哪里 斗罗之龙枪逆世 深恩不负 教主霸气威武 异能为绝对闪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