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 / 2)

陛下,怎么还和小时候一样,就这么喜欢赖在臣背上?

你背上舒服。顾修点头应道,将背上的氅衣又向肩头拉动了几分,就此闭紧双眼,当真摆出一副准备入睡的架势来。

陛下肩上的伤还痛么? 韩墨初合上了手中的书本,偏头从灯影的余光中看着背上的君王从容的睡颜。

顾修提起震天弓,他便想起了今日京郊大营中那无比凶险的一幕。

虽然在顾修穿上那身钊金战甲之前,韩墨初曾经在军器监后方的校场上用活羊做过数次试验,几乎从未失手。

可既便如此,他在将弓箭瞄准顾修的时候双手还是忍不住发抖,冒汗,全然无法专注集中却又必须让自己彻底专注集中。顾修从马背上飞下去的那一瞬间,连他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时,就已经跃马冲到了顾修身边。

这大约,就是关心则乱的意味吧。

为了能做出这件钊金战甲,顾修在前朝力压群臣。

试验之前,顾修当着众臣将这战甲说成是君臣共同所制,将试前的风险揽在了他自己身上。

试验结束,钊金战甲大获成功后他又将所有的功劳都给了他一个人。

这便是顾修待他的方式,也是顾修这个生性端正,不善言辞的小狼崽爱他的方式。

子冉不提,朕都快把这事给忘了。顾修睁开眼睛坐直身体,让韩墨初倾身向后,就枕在自己缠着半圈绷带的肩头上:其实在营中换了衣裳便不疼了。

韩墨初隔着顾修的寝衣抚了抚他肩头处伤痕的大致位置,郑重道:陛下,就那么信我么?

子冉这些年问过朕许多次。那年在征高句丽的战船上,你也是这样问。

那次不一样。韩墨初眯着双眼

顾修抵着人额头低声道:同样是你我,有何不一样?

那次与此次情形不同,昔年的情形一目了然。韩墨初侧身与顾修拉开了一点距离,试图将这个话题提升成为正经的君臣议题:这一次战甲的成败臣的把握只有八成。于臣而言,八成把握和没把握才是当真没有区别。

若是你当真没有把握,你今日会自己穿上那身战甲,让朕来弯弓的。温润的夜灯下,顾修向他传递的眼波都显得格外温柔:你永远不会让朕真的身陷险境的。

韩墨初被这眼神恍惚了精神,他不由自主的抚上了自己胸前那枚随身佩戴的长命锁,粲然一笑道:臣的陛下好聪明啊,怎么这么聪明呢?

朕一直都很聪明,只是不想与你这只小狐狸争罢了。

陛下总说臣是狐狸,臣是狐狸,那陛下是什么?

子冉是狐狸,朕自然是老虎。顾修低下双眸,一本正经道:能让你仗势欺人,狐假虎威的老虎。

陛下如此偏爱,就不怕臣有朝一日会得寸进尺么?韩墨初闻言,笑弯了眉眼。

朕是天下之主,四海之王,朕在这里,这山河日月都是你的。你想做什么,都可以。顾修以臂为环将那个眉目如画,温润如泉的美男子网罗在了怀中:子冉本就不必在意分寸,还谈什么得寸进尺?

*

作者有话要说:

突然发觉这章好水,果然双开的日子不好过啊,我要加快点速度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利器

永定三年, 元月初七。

天气晴好,艳阳高照,偌大的深宫之中只剩下了君臣二人。

吴氏回乡探亲去了, 小皇子毓诚也跟着吴氏一同去了。

尚宫吴氏从顾修做王爷时便一直跟着顾修, 虽没了丈夫儿子, 但是还有两房娘家的亲戚在,每年依旧都要往乡里走上一趟叙叙乡里之情, 顾修登基之后也不例外。

至于那只小奶团为什么会跟着吴尚宫一同出宫, 一切都源于两日前的一场套路。

初五那日,尚宫吴氏在公主府领了赏赐回来,正在厅前与顾修及韩墨初辞行。

原本在内室午睡的小毓诚忽然跑了过来,把自己那只宝贝似的布老虎也包了个小包袱抱在怀里,拽着尚宫吴氏的衣袖可怜巴巴的看着她:吴姑姑,我也去。

吴氏连忙弯腰抱起懵懂懂的小肉团子颠在怀里哄道:小主子在宫里乖乖陪着父皇和亚父,吴姑姑三五日就回来。

唔,去!诚儿也去!小团子紧紧搂着吴氏的脖颈, 愈发固执的重复着这一句话。

不成啊,小主子是宫里的孩子,吴姑姑是要回乡下去。一向对小团子毫无原则的吴氏当即心疼的红了眼圈儿:小主子哪能跟着吴姑姑去乡下呢。

被连番拒绝的小团子不高兴了,拍着自己怀里的小包袱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吴姑姑,一起去,一起去。

小主子呦,我的心肝儿呦, 吴姑姑也想带小主子去啊!但是这实在不合规矩啊!

小团子哭,吴氏也跟着哭。

这一对非亲生的祖孙二人依依惜别, 难舍难分的模样, 任谁瞧见都要辛酸动容。

目睹一切的君臣二人本在喝茶, 见了这场面也不得不把手中的茶盏双双放下。

不然,吴姑姑您带毓诚一起回去吧。顾修与韩墨初眼神交错,很识趣的提了一句。

啊?吴氏的哭声戛然而止,搂着依旧在怀中抽泣的小团子试探道:陛下,这于宫规不合啊。小主子是皇子,皇子怎能轻易出宫?

小殿下年纪还小,其实也不必太在意这些虚礼。韩墨初重新端了茶盏轻声笑道:您就带小殿下去吧,不然您出宫探亲的这几日这孩子若是一时三刻非要找您,我和陛下可哄不住。

那...这出了宫...小主子若是过不惯可怎么好呢?吴氏拎着帕子擦了把脸,口中还在迟疑:这么金贵的孩子去乡下,老身可怎么同乡里说呢?

您只说毓诚是您在京中过继的孙子就是了。顾修提了一种格外可行的说法:毓诚虽是皇子,但能让他一早见见宫外的百姓也是好事。这次就劳吴姑姑辛苦一趟,带着毓诚去你们乡里认认冬苗,农具,耕牛,还有那些农家的茅檐草舍,长长见识。

此言一出,祖孙两个都欢喜得无可不可。

尤其是尚宫吴氏,抱着沉甸甸的小肉团子不顾阻拦的给君臣二人行了个大礼: 老身遵旨!老身定然会好生照看小主子,保证出不了半点差错!

最新小说: 烽火照烟京 乘龙 快穿:绿茶反派又被男主欺负哭了 养龙使我差点身败名裂 弇山录 神奇主角在哪里 斗罗之龙枪逆世 深恩不负 教主霸气威武 异能为绝对闪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