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 2)

殿下回来了?今日游春如何啊?

顾修脸上神情严肃,韩墨初不用猜便知道有事发生了。

殿下这是又同那位阿兰世子生气了?

嗯,打架了。顾修坐在素日用膳的小圆桌前,冷淡的眼神中透露着少有的落寞。

那殿下说说,今日为何与阿兰世子争斗?

顾修沉着脸,将今日如何与阿日斯兰争斗,晴昭公主又是如何抛下了他们几个罚跪的弟弟去看那个阿日斯兰的事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韩墨初。

韩墨初憋着一脸笑意,拍了拍顾修的膝盖:殿下这是觉得没人心疼了?那臣心疼您好不好?臣这就让宝德与您弄些热水,臣与您敷敷膝盖。

跪在棉花上,能伤到哪里?顾修的神色依旧不好:韩少师这是在打趣么?

臣知道殿下是因为公主偏向那位阿兰世子,殿下这会儿是觉得有人抢了您的宝贝,所以您心里不痛快。

师父,你会被人抢走吗?顾修的看着韩墨初温文的眉眼,有些慌乱的自问自答道:当真是糊涂了,回宫快三年了,我在前朝还没有半分功绩,外祖之族还在极北边将受苦,我脑子里成日都想得是什么。

顾修抿唇捶了下自己的脑袋,认命的朝韩墨初伸出左手。

顾修摊开的手掌迎来的不是戒尺,而是一颗散发着甜香的蜜饯果子。

臣今日请了恩假出宫去了,买了不少好东西等着殿下回来。谁知等了这么久,殿下连问也不问,早知道便不买了。

今日顾修不在,韩墨初也请了恩假出宫去找苏澈,去问几张他看不大懂的宫中脉案。

苏澈似乎很适应京城中的繁华浮躁,甚至借着春闱会试的名义向那些学子们兜售他秘制的醒窍汤,狠狠赚了一笔。

韩墨初也并不客气,在合理且不伤兄弟情义的范围之内,又在苏澈那里搜刮了一点民脂民膏。

然后便十分大方的在汴京街市上,与顾修搜罗了一堆吃的玩的。倒也不为别的,他只是喜欢瞧顾修高兴而已。

这两年几乎形影不离的相处下来,他对顾修的感情早已超出了昔日要报答的恩情,而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属于两人之间亲厚。

不为着他是云瑶将军的儿子,只是因为他是顾修。

师父...顾修凝神看着掌心里的蜜饯一时语塞。

韩墨初微笑着合上了顾修摊开的手掌,语气中饱含真诚:臣不会被人抢走的,臣不是言而无信的人,臣说好了会陪着殿下,那便会陪着殿下。

那,陪多久?

很久很久。

第二十九章 出降

为期九日的春闱会试如期开考。贡院之外的人流极大,日日都是水泄不通的。

晴昭公主顾锦的婚期也暂时定了下来,就在今年九月。

虽说君王尚且没有明确的旨意,但宫中上上下下都开始备办了起来。

这小半年的光景一是为了给公主备办嫁妆,二便是兴修公主府以备公主随时回朝省亲之用。巳时朝罢,由前朝归于内宫的宫道上,六皇子顾攸忧心忡忡的抱着肩膀。

七弟,难不成当真就让长姐嫁给那只漠南的鹰啊?他从头到脚哪一点配得上长姐的?

你昨日才收了人家一只卷毛狮子狗,今日还说这话?顾修看了顾攸一眼,沉声说道。

那你不是也收了人家一杆长!枪么?顾攸叉腰挺胸撞了顾修肩膀一下:你说,你是不是被收买了?

......

想起前日那杆长!枪,顾修心里就怄得很,原本想将那杆枪扔出去,颠在手里才发现,那杆长!枪完完全全仿照的便是他外祖云烈征战疆场时用过的那杆游龙枪。他想扔,但舍不得。只能憋着口气将枪收下。

这只漠南的老贼鹰,这几天也不知是哪里来的耳报神,与我送狮子狗,与你送长!枪,给三哥送前朝吴公的真迹画作,又给四哥送了十来匹上等好马。想收买我们这点子歪心邪意,当谁看不出来啊?

你觉得,这宫里哪个奴才敢把我们的心意告诉他?这宫里谁又最清楚我们的喜好?

你是说,这些都是长姐告诉他的?顾修一语点到了顾攸心里最不愿接受的痛处:不可能不可能,长姐为什么要告诉他?

因为长姐喜欢他,所以不想让我们再为难他。顾修抬头看着湛蓝如水洗一般的天空,语气多少有些无可奈何。

长姐喜欢他?不可能!他有我讨人喜欢么?模样和身手有你好么?漠南比大周富庶么?

你问我做什么?我又不是长姐。

五月初十,公主嫁与漠南世子的赐婚恩旨明发,昭告天下,晴昭公主顾锦于永熙十七年九月初三日下嫁漠南世子。

顾鸿的旨意很明显。

国朝公主,是下嫁,不是和亲。公主是国朝的恩赐,是要外邦当做神女一般敬重供奉的。

旨意一发,阿日斯兰即刻反归漠南,准备迎亲事宜。

顾锦出嫁比年前时睿王顾值娶亲要隆重得多,因为公主算是远嫁,所以君王顾鸿的意思是要替自己的嫡女将门面充足。

公主府按着亲王的典制选在了京郊一处山水极好的所在,且距离静华寺很近。顾鸿更是下旨在公主待嫁的这段时日里,可以随时出宫与孟氏皇后相伴小住。

顾锦的嫁妆共分三大份,一份是顾锦出生那年便备下的,一份是君王下旨内府司再次添置的,还有一份来自荣安亲王府邸以及公主的母族孟氏。更不算朝臣觐献的贺礼,以及宫中那些高阶宫妃们的私己了。

既然长姐出降已是定局,宫中的四位皇子便也着随心意,与自家长姐添置嫁妆。

皇四子顾偃奉旨离京视察苏州涝灾,顺手备办了六百匹珍品缂丝,几乎垄断了当年南方世面上所有的缂丝织品,只为公主添妆。

皇三子顾伸母族是三代书香之家,便为公主酌情添了两个精通蒙室语言与文字的宫奴,随公主远行,以备不时之需。

便连远在岭南的敬元候顾值,也遣人回京为公主的嫁妆里添了一樽观音玉相。

顾攸是个最没心思的,那些古董珍玩他瞧得头疼,便拉着顾修一起着实与公主的嫁妆里添置了十六箱黄金锭子,让顾锦想打什么首饰便打什么首饰。

在漠南部的聘礼送来时,君王又下旨将漠南部送来的所有聘礼一应添入公主的陪嫁当中,那些嫁妆若是堆在一起一字排开,足足能从含元殿一路排出汴京城。

为彰公主大国贵女身份,君王顾鸿还发了一道旨意蒙室全境减供三年,漠南部十年不纳朝供。

按大周国制,公主出降外族,要有皇亲及宗亲送嫁至关外。宗亲中送嫁将军的人选毋庸置疑,该是公主母舅时任二品威戎将军的孟绍将军。

而皇亲中的人选前朝却多有争议。一派主张按旧制由公主兄长送嫁。但因公主无亲生兄长,只有一位横遭贬斥的庶兄,另一派便主张由朝中身份贵重的皇子送嫁,以彰国朝声威。

最新小说: 烽火照烟京 乘龙 快穿:绿茶反派又被男主欺负哭了 养龙使我差点身败名裂 弇山录 神奇主角在哪里 斗罗之龙枪逆世 深恩不负 教主霸气威武 异能为绝对闪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