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
陆思闲心中冷笑,重新将注意力投向了赖小阳的手机。
屏幕上的童然已经来到了一架画框前,画上用十二张风景照贴成了一个圆形,布局很像是表盘上的时间格。
你们以为镜子里的女生消失了吗?不,她只是去了别的地方。童然不复之前的忧郁,轻快地展颜,接下来,我们会共同完成一个很酷的表演。
以往,我总是在现场挑选观众。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都怀疑过我是不是和他们提前串通过,尽管我反复否认,依然有人不相信。
他似乎有些苦恼,但转瞬又笑了,所以,我现在要挑选一位特别的观众来破除你们的怀疑
特殊的观众?谁啊?
不少观众下意识将目光集中在了坐席最前排的几位领导身上,觉得不可能吧?
正惊疑不定间,他们又听童然开口了
我要挑的观众,是你。
没错,童然抬起一只手,指向了镜头,就是你。正在看我表演的每一个你。
第153章
童然第一个魔术本质来讲就是大变活人, 只是被他赋予了情节和艺术性;第二个魔术也不鲜见,无非是魔术师利用技巧,面向集体与个体进行一对一互动。
他要求每位观众必须遵照他的指示, 如果有电视机前的朋友也想参与,就只能派出一位代表。
我们先来看画。上面贴了十二张照片, 每一张照片代表一个目的地, 童然指向正上方一张星空图上, 顺着逆时针方向念道, 星空、云层、月亮、富士山、自由女神像、凯旋门、长城、金字塔、格陵兰岛、悉尼歌剧院、伦敦眼、彩虹。(注:详图见微博)
你可以去任何地方旅行, 而我会在这里找到你。
童然又将两枚箭头和一个红点贴在了星空旁,食指压在了红点上, 现在,请将你们的手指跟我一样,放在出发点上,并在心里想象移动密码, 密码只能从515之间挑一个数字。
9, 场外的陆思闲在心里默默想着。
此时他早已摘下了耳机, 依照童然所说, 选中了自己的移动密码。
假设你想的密码是9,那么你就需要移动9次, 像这样童然仿佛隔着屏幕感应到了他的思维,将食指向左移了一格, 点中第一枚箭头,箭头象征路标,这是1。
他再移了一格, 指向第二枚箭头, 这是2。
继续一格, 来到了星空之上,3。
然后是云层,4
依序往下数,最终停在了长城的照片上。
当然,我只是做一个示范,事实上,我并不知道你会挑中哪一个数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可能,童然重新将食指移向出发点,准备好了吗?记住你的移动密码,开始旅行。
于是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看台上几乎所有人都伸出手,在空中虚点。而鸟巢之外,很多人也站在电视机前,对着屏幕指指点点。
赖小阳设想的移动密码是6,数过两枚箭头和四张照片,落点是富士山。
如果数好了,就将指尖定在那张照片上,童然取走出发点和路标箭头,下面,我需要你们反向移动,移动步数和你之前所想的密码一致。
这一次,赖小阳停在了悉尼歌剧院的照片上。
都选好了吗?得到全场整齐划一的回应后,童然微微颔首,我知道,你不在彩虹上。
他摘下了彩虹照片。
也不是在凯旋门。
对应的照片也被取下。
不是在富士山,更不是在金字塔。
童然一共拿掉四张照片,又竖起四根手指,好了,再走四步,不论正反哪个方向都可以。
赖小阳忙不迭移动了四步,担心自己走错,他还退回去重来了一遍,指尖停留的位置正是月亮。
我知道你不在伦敦眼,不在云层,也不在悉尼歌剧院,童然依次摘下三张照片,从怀里取出一个大号的箭头,贴在了画框正中,记住,密码是你自己选的,我没有影响你,而所有的移动都是你自己完成的,我没有操控你,但我确实找到了你。
他轻轻一拨,箭头随之旋转,指向了星空。
不对啊赖小阳嘟哝了一声,虽然魔术师出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但在冬奥开幕式这种场合,他只希望童然一切顺利,我在月
话音未落,箭头又自行转动起来,最终指向了他指尖所在。
只听童然啪地打了个响指,其余照片应声而落,画上只留下了一张月亮。
是的,童然自信而笃定地微笑,你在月亮上。
从北纬39出发,围着地球绕一个圈,参与魔术的每一个你,都在此刻被童然发现了踪迹。
赖小阳高兴道:我中了!我是月亮!哥,你呢?
陆思闲轻瞥他一眼:难道还有别的可能?
对哦,童然哥所说的你又不止自己一个,赖小阳顿时又茫然了,可是为什么啊,我们的移动密码应该不一样啊,总不会都选了6吧?
陆思闲推测应该是一种数学公式,类似于在限定条件下任选一个数字,不论选哪一个,经过一系列计算后,最终只会得出一个相同的答案。
他猜得不错,移动密码虽然有趣,却并不神奇,尤其在魔术师眼里。
童然只是借它来串联,引出今晚最重要的压轴魔术擦除月亮。
大家放心,我没有在你身边装摄像头,之所以找到了你们,是有人告诉了我没错,我的镜中女孩就在月亮上旅行。童然带动着所有观众仰头,看向了悬挂在天幕的弦月,你们应该都带了手机,能帮我一个忙吗?把电筒打开,照向月亮,然后接下来两分钟内不要灭掉。
一束束光射向夜空,光子突破大气层的壁垒,进入宇宙。
舞台地面以及环绕鸟看台的荧幕,同时间演映出一轮超大的月亮,静静挂在浩瀚的星海中。
太阳距离地球1.5亿公里,但月亮离我们只有38万公里,一束光只需要1.3秒钟就能抵达月球。童然取出一支黄色彩铅,小指压在画纸中央,以此为圆心画了一个标准的圆,因为近,所以人类早在1969年就首次登上了月球;因为近,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力非常大。那么,如果有一天,月球消失了呢?
童然故意停顿了几秒,留给大家思考的空间。
月球消失是很多人都曾设想过的假设,有些人半知半解,有些人却很清楚,一旦月球消失,地球失去的不止是潮汐,还有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你们或许并不知道,我们仰望的月亮,在九百年前的确曾短暂地消失过。伴随童然这句话,投屏上的超级月亮被黑雾覆盖,慢慢淹没在星海中,当时一名观测者在《彼得伯勒纪事》中记述:1110年5月的第5个晚上,月亮在傍晚时分发出明亮的光芒,此后亮度逐渐减弱,完全消失于天空,大地陷入黑暗。
这并不是月全食,因为千百年来我们所见的月全食,依然有暗红色的月球轮廓;这也不是被乌云遮挡,因为诸多相关记载中都提到,当晚夜空非常清晰,星星也格外明亮。
月亮,彻底不见了。
鸟巢里一片静谧,观众沉浸在童然讲述的离奇故事中,这似乎是只有玄幻小说里才会发生的情节,而他们从未听说过。
可可突然说起这个一名女观众低声和男友聊天,根据我的经验,他不会要表演月亮消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