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苏梧找刘叔按照魏崇凌已经做出来的那只木笔又做了很多的木笔,发给猪舍的工人们使用。
不仅是猪舍的工人们,魏崇承将木笔带去了私塾,私塾学习的不少同窗也都十分喜欢他的这支笔。
就连讲学的老秀才也觉得,这笔简直太有用了,出门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都记在脑海里,尤其是一些即兴创作的诗词,如今有了这支笔他便可以先临时记录下来,等回来后在誊抄下来。
老秀才同魏崇承要了一支木笔,可对于已经用了大半辈子毛笔的老秀才来说,这木笔实在是太难用了。
木笔很短,用写毛笔字的手势握笔简直太难受了,于是他学着魏崇承的握笔方式,第一次还会觉得别扭,等用上几次后便也接受了。
老秀才很喜欢木笔,会使用后走哪儿都会带着木笔和木板,有什么需要记下的事情立马掏出来就能写下来。
后来他便让他的学生们每人都配一支这样的笔和木板,这样不管走哪儿,只要听到好的学问就能记下来。
老秀才定制的木笔都是刘叔做的,后续再有人需要问向苏梧这里的时候,他就会将人指去刘叔家。
随着木笔被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所喜欢,刘叔家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每日进出他们家门的不说七八个吧,怎么也有五六个人。
这五六个大部分还都是读书人,这让刘叔感觉受宠若惊。
刘叔明白这些都是苏梧给他带来的,所以趁着有一日空闲时,他同刘婶子带着两篮子的东西来到了苏梧家想要好好感谢他。
刘婶子满脸都挂着笑容,说什么也要将东西塞给苏梧:要是没有你,我家汉子怎么可能赚这么多,这些你都收下,过两天我再给你送来一些家中腌制的咸菜。
苏梧也没做什么,无非就是想到了这个点子,他们家已经有不少事要忙了,做木笔的事情就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刘家强依然还是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以后,你想要多少木笔我都免费做给你。
刘婶子在一旁跟着点头:对对对,这以后你家想要木笔就同你刘叔说,他先给你们做。
村中不少人都知道了刘家强这段时间赚了不少,就从他们家每日进进出出的人也能看出来。
一些消息灵通便知道刘家是沾了苏夫郎的光,他们听说那个木笔其实是苏夫郎的汉子想出来的。
后来便给刘家做了,然后才不停有人去找刘叔做木笔。
这段时间定是赚了不少,刘菜花的脸上就差没写我家赚钱了这几个字了。
如今村中的人想了想,起初帮助过苏夫郎家的人,如今日子好像都越发富余了。
这让他们不得不想起了很久前朱家人说的,苏夫郎是个福星这句话。
难道真的是福星?
第六十四章
第二批猪体重达标后也全部都卖给了宋泺。
家中剩下的几头怀孕的母猪也都平安的生下了猪崽。
苏梧算了一下,一头母猪一窝就有十一只,如今家中十几头猪都生了,算下来居然有将近一百头猪。
看着猪舍里一头头正在吃的奶的猪崽,他心里都乐开花了,如果就这样下去不到年底,他就又要准备另外再盖一座猪舍了。
而他也不用再担心猪肉供应不够了。
苏梧开心,猪舍的众人也很开心,这一头头猪崽可都是他们看着出生的,如今一个比一个还要健康,他们怎么能不开心。
猪崽断奶后一个月就可以安排猪崽去势,当然去势前他依旧还需要选出一些猪崽作为后续繁育的种猪。
家中猪崽喂养的全部都很健康,弱小一点的分在了一个隔间内集中照顾,剩下的还是一窝一个隔间。
去势由武立和黄瑞两人来做,制冰的事情暂时先交给别人。
这次猪崽不少,两人忙了有半个月才将猪舍的猪全部去势。
有些恢复好的,在去势最后一头猪的时候,它的伤口便已经好了。
毕竟猪舍内工作的人都是老手了,该如何做他们已经不用再有人提醒或者监督了。
田里也开始播种了,村中的人开始忙碌了起来,他们都是农家汉,什么事情都没有田重要。
苏梧家也不例外,全家集体出动下地干活,只留下几个人在家中做大部队的后勤保障。
田里的活比较多,每个人需要负责好几亩地的种植,就连苏梧和魏崇凌都闲不下来。
全家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乎忙没有任何时间干别的事情,魏崇承自从休假回来后就没有同两个哥哥说过话。
后来他自己也闲不住了,主动跑去找嬷嬷看看有什么事情是他能干的。
魏崇承太小了,家中的人都不愿意让他干活,可他缠着太紧了,嬷嬷只能让他在一旁挑绿豆。
忙碌了一个多月地里面的活儿基本上就全部结束。
田里的活儿结束后,忙碌的日子也就过去了,苏梧开始惦记起了他院中的花花草草,不少都已经发芽了,有的甚至都已经开花了。
苏梧种花的时候是有计划的种植的,用不同颜色的花在院中种出不同的图案,不种花的地方就全部都种上草。
魏崇承看到大片的草丛就很开心,每日都跑草丛上玩耍,甚至还会叫来大宝一起。
苏梧见他喜欢的紧,于是在后院专门给他弄了一块地,全部都种上草,让他以后可以带朋友到这边玩耍。
草坪的面基不大但是足够好几个小朋友一起玩耍了,既然有草坪了那怎么能少得了足球,不过这个朝代是没有足球的,但是蹴鞠还是有的。
他给魏崇承买来了两个放在家中,为了方便他玩还给草坪上弄了两个球门,蹴鞠那个球门太高了不太好弄,现代那种在地上弄个门的还是简单了不少。
弄来弄去,最后一个缩小版的足球场就被他搞出来了。
本就是为了给魏崇承和他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所以这蹴鞠玩的也没什么规则,他们几个小朋友自己定规矩自己玩。
从此后院的草坪变成了魏崇承最喜欢的地方,有一次他甚至邀请同窗一起到家里玩蹴鞠。
魏崇承的同窗不少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他们都只是听说过蹴鞠却从来都没有玩过。
这次听说可以玩蹴鞠便都跟着魏崇承回家了。
魏崇承也很乐意同同窗们一起玩,一群人第一次看到那么一大块的草坪都惊呆了。
好多草,我们要在草上面踢蹴鞠吗?我没看到书中说踢蹴鞠还需要在草上的。
魏崇承笑着将他们带到草坪上面:苏哥哥说这不是一般的草,这个草很软的在草坪上踢球摔倒也不会疼,而且跑起来也好舒服的。
众人一听,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上去在草坪上跳了跳,又跑了跑,果然很软,有几个人甚至开始在草坪上打滚了。
一群孩子在后院玩的很快乐,苏梧吩咐燕子一会给那几个孩子弄些绿豆汤。
这些孩子,自从来玩过一次后,每次只要学业不紧张的时候都会跑来同魏崇承一起玩。
苏梧看那群孩子只是每天单一的踢踢球,怕他们玩腻了,又去找刘叔给他们几人弄个简易版的滑梯,和一些木马放到了草坪旁边。
他做的这些,一开始还只是魏崇承他们几个小孩在玩,后来家中的大人有些眼馋了,甚至有几个人还跑去偷偷去玩滑梯,在草坪上打滚奔跑。
苏梧知道后无奈的摇了摇头,让下人不用偷偷去玩,草坪和玩具虽然是为了魏崇承做的,可魏崇承怎么会介意同他们一起玩呢。
苏梧家有软软的草坪可以踢蹴鞠的事情,经过魏崇承同窗好友的口口相传,各处的小孩都知道了,不仅有可以蹴鞠还有特别好玩的滑梯和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