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乐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事实上不用他说,之前李谙也告诉了她沈云芙的结局。
你为何小姑娘犹豫了一下,没能护得住她?
君之垂眸:她背着我,偷偷投身了革命。有段时间,家里的帐怎么都对不上,后来查出来是她将许多物资,偷偷遣人送往了前线。兴许是李朝歌带的头,她是她带大的,事事学的有模有样。可能最后连她也没想到,明明是她带的头,可最终死的确实云芙。
她
你曾问我,为何入梦,君之看向她,嘴角微微上扬,为了让沈家不重蹈覆辙,为了救她,为了不留遗憾世事无常,未必成功,终究还是想试一试。
宝乐歪着头,沉思了片刻,很快她就想通了,一脸激动的看向君之。
小姑娘认认真真道:君之,其实我们的目的现在是一样的,我也曾答应李谙救沈云芙。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合作吧,你告诉我,有没有什么是我可以帮得上忙的?
早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知道她命格带火,虽是极阴之体,却并不受影响,可以自行压制住世间一切的阴气。可他还是第一次见着一个人,如同太阳一样耀眼,眼中似有光芒万丈。
他好像明白,很多年后的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样一个姑娘了。
对于黑夜滋生出来的影子而言,谁又不是拼命向前跑着,追逐白天的到来。
可影子终究是影子,君之避开了她的目光,重新将脸转了过去。
宝乐以为他这个意思是拒绝了,有些失望道:没有我能帮的上的地方么?
有。
君之闭上眼睛。
过了一会儿,他继续道:沈家人注定活不过四十岁,多数甚至连三十都活不过。阿维一早便知,所以平日尤为注重身体,家里十几个私人医生,从中医到西医都是顶尖的大夫。可有的时候,就算身体极好,也斗不过天意。是我,数十天前,我刚入梦,得知时间来到了1914年,那时我便将一切全部向他坦白了。也告诉了他,半年后他会死于一场意外。
小姑娘眨眨眼睛,一副好学宝宝的样子,安静的聆听着。
半年后,南京车站有一场暗杀行动,身亡的是一位刚刚抵华的英国要员。封锁后得知在场的人中,有三名日本人极为可疑。所以如若不予定罪会得罪英国人,而定罪则会得罪日本人。当时多方权衡,才暂时决定将车站中的日本人先行收押,却不知为何这些人最终死在了狱中。那时才得知三人中一人乃是日本某知名商会的会长,在日本当局都举足轻重。经此一案,为了不得罪日本人,南京方面内部接连处置数人。
沈家虽然不从政,但与受罚的几人皆有渊源,阿维想要保下他们,却最终引火烧身。赔了大半的家产,最后又不得不为了家中上下和尚且年幼的云芙,自戕以证清白。
宝乐大惊:沈思维是自杀的?
是。君之淡淡道。
小姑娘皱起了眉头:君之,你知我问的不是现实中的沈思维我是说方才灵堂里的,他脖颈上有勒痕。
我,君之叹了口气,知道你的意思。
说完他从怀里取了一封信出来,信的封口处被人小心翼翼用小刀裁开,信上还有君之怀中带出的淡淡檀香。信的封面写着君之亲启四个繁体字,字的一笔一划苍劲有力,一看就是出自沈思维之手。只是一旦想到这大概是一封绝笔信,便觉得拿在手上沉甸甸的。
小心翼翼的取出其中信件,一点一点平展开来,纸上的字渐渐明晰。
只见信上字迹几乎要透出纸张来,一笔一划认认真真的写着
南京之事,牵扯甚广,非吾能左右。数月以来,吾多感大限将至,沈家世代独善其身,亦不可毁于我手。如今之计,我意已决,书房中一暗帐,望能助你一臂之力。待吾去后,沈家托于你,芙儿亦然。小子年幼,又因吾之娇惯,不谙世道艰难,累你照看。只望寻一善待之婆家,嫁娶生子,一世无忧。月筝虽可信,亦是良配,然若芙儿不喜,便作罢。女子生于乱世,又无父母陪伴,往后余生,愿勿怪、勿恨、勿念。
迎着月光和微风,一边是宝乐安静的读信,一边是君之微微仰头,两人彼此都沉默了许久。
直到他听到了一声轻微的抽泣。有些好笑的回头看她,他问她:哭什么?
小姑娘吸着鼻子,抓着信纸边缘的手都有点颤抖:你说沈老板是以什么心情写下这封信的呢?
君之没有正面回答宝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能勾起他说话的欲望。
只是隔了一会儿,他慢慢道来:去苏州前,他说会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我让他等我回来再行商量。当时我隐约感觉他不会听我的,却没心思多想。又哪里想到他的办法,竟然如此极端。我从小看着沈思维长大,沈家历代家主中,他并不优秀,至多也只能算的上中庸,但是是我见过最温和善良的一个。他从小接触西方文化,奉信实业救国,待他人极好,否则半年后也不会牵扯进那样的事情里。况且这些年,我看他亦是把家业经营的井井有条,从家中的仆佣到工厂的帮佣,又多以孤苦的女人居多,以无依的老人为主。在这样的年代,他其实已经做的很好了。
下人们对沈思维的评价一直很高,这点宝乐是知道的。
君之继续道:那日我将一切告诉他,阿维问我,沈家历代,是不是属他最没用。
我他停顿了片刻,似是说不下去般,却终究接了下去,我不善言辞,便没有回答。可若是那日我说了,也许他就不会选择这条路。要是能好好的活着,谁又愿意赴死呢。
怪不得,他从刚才见面开始,就一直不是很开心。虽然他一直没什么表情,但她还是能察觉到他周身的气压极低。宝乐将手放在君之的手上,这样寒冷的天,也只有她的手能有这般的温暖。
梦是残酷的,小姑娘安慰道,在你来的世界里,他们都已经死了,可为了改变这一切,如今你入梦,还要第二遍经历这样的痛苦。你说你没有回答沈思维的问题,没有告诉他,他已经做的很好了。那你有没有问过别人,你是不是也已经做的很好了呢?你瞧,你甚至没给别人一个回答你的机会。
君之从没这么想过,只是这话由她说出来,却那么合情合理,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自己碰触到了阳光。
宝乐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刚才答对了暗号,也没注意到对方看她的眼神眼波流转,似有脉脉柔情。她一直沉浸在拯救世界的沉重任务中,并且把话题重新拉了回来:你之前说,我可以帮的上忙,所以到底需要我帮什么忙呀?
君之收起目光道:上次你说过小心日本人。
小姑娘当时都快忘了自己说过的这句话,但是她当时是因为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侵华战争才那么说的,其实并没有其他更深层含义的意思。只不过,如今君之这么提了,就不可能是没有深层含义。
然后呢?
日本人为何要在南京杀一个英国人?
有可能他们之间本来就有私仇,而且阴谋论一些,身亡的英国人并非普通人而是要员。日本对我中华一直虎视眈眈,暗杀一名要员,可以激起中英两国矛盾,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再或者,日本是想以此次暗杀作为契机,从而挑衅我们,以找到一个开战的由头,这对于他们而言老熟练了。当前袁世凯在北京述职,临时政府所在的南京徒有虚壳,再加上日本一直想施压袁方签订《二十一条》总之,这场暗杀背后的理由也太多了。
身处那个年代的君之,是没有办法开着上帝视角知道这么多东西的,所以他对宝乐说的也是大为震惊,但这也证明他想的没错。
他对宝乐道:沈家与上面牵扯甚广,就像阿维说的,这已不是他能左右的。既然他选择了这样一条极端的路,剩下的事情便要由我完成。你来自更远的未来,对我们现在发生的事情,没有人比你更清楚。还有当年三名日本人蹊跷死于狱中,传闻姜家大当家曾于狱中见过他们,而后不久姜家也出了事,我亦不曾有机会去询问狱中之事是否与他们有关。你是姜家后人,也许可以了解到其中缘由。
小姑娘点点头,点着点着,才反应过来,有些不甘心道:按你的意思,我们不是要分开行动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