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入口,沈忘言让两个人在附近扎了帐篷,将仪器搭好,又留下一个人守着。
你在这等旅馆那边的分析结果,有事随时联系。
沈忘言看向剩下的人:找根绳子,我们下去。
这洞不知道多深,沈三从口袋里拿出一根烟火棒,少爷,我扔个火下去看看,正好探一探下面空气情况。
沈忘言点点头,只是沈三还没点燃烟火棒,就被君之拦住。
姜凝刚巧过来,皱了下眉,捂住鼻子:沼气。
沈三惊讶:不至于吧,这是山林,而且下面是墓葬地宫,怎么会有沼气,我咋什么味儿也没闻到?
沈忘言也有这种疑惑,他目光落在君之身上,似是在询问。
君之没有说话,只是认同姜凝说法,点了点头。
沈少爷站起身,拍了拍手:沈三,去拿气体检测仪器过来。
他们这次行动的仪器是很全的,除了一起带到古渝乡的基础工具,后来考古队又给他们送来了很多专业分析和检测仪器。也好在是有这个专门用来检测空气成分的仪器,山洞下面的沼气浓度已经完全达到了可以爆炸的范畴,这一点儿火星丢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沈三问:这沼气浓度,下面大概率是沼气池,我们要找别的入口下去吗?
这土是新的。沈忘言蹲下身,摸了摸沈三堆在洞口周围的泥土,若有所思。
沈三有些跟不上他们少爷的脑回路,本来山体滑坡堆积泥土在洞口,成色新一些也是能理解的,但他们少爷好像不这么认为。
沈忘言重新站起身,认真道:从旅馆那边调台抽风机过来。
宝乐叹为观止,这也行的,他们这设备也太齐全了吧!
等山洞里的沼气排的差不多了,君之换了一副半截的皮手套,系好搭扣,走到沈忘言身边,朝他点了点头。
下面有可能是沼气池,沈忘言亲自为他系绑好安全绳,注意安全。
君之下去后,宝乐问姜凝:每次遇到危险,需要探路,君之都是走在第一个嘛?
那可不定,要看谁走第二个。如果是我,他一定走我后面。姜凝露出残忍的表情,像是回忆起了什么不好的过去。
宝乐想到自己这种菜鸡,只能走在中间,还前后拖后腿,一时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话又说回来,用人作为探路的工具多少有些太过残酷和冷血,就像沈三说的,在不确定下面的具体情况下,他们完全可以另外找一条路。她不是很能理解沈忘言的判断,但重新找路也未必是个有效可行的方法,出门在外,她选择听指挥。
放心吧,就像沈忘言相信君之可以走在第一个一样,姜凝道,君之也是相信沈忘言做出的每一个判断的。
宝乐若有所思。
姜凝嘴角一抽:直觉告诉我,你不在想什么好东西。
小姑娘两眼放金光:哪有,社会主义兄弟情嘛,我懂的我懂的!
姜大美人想了想,决定不和傻子说话,免得被传染。
三分钟后,君之从地下传回了安全的信号弹。
众人重新整装,顺着登山绳一个个下去。宝乐心想,这滑下去应该是比爬上来要容易的,至少应该省力,自信满满的绑好安全扣,往山洞下面望了一眼。先一批下去的人在下面打了光,透过光线和人物比例,估算有个五六米,不算多高。
但她发现自己还是怕。犹犹豫豫在洞口磨蹭了半天,眼看着除了沈忘言和姜凝都下去的差不多了,小姑娘还在唉声叹气,拼命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沈忘言替她检查了一遍安全绳,顺便嘱咐了几句:等会下落的时候用手掌抓绳子,你戴了手套,可以起到摩擦减速的作用,不要碰到皮肤,如果你不想手废掉。
宝乐认真的听着教学,恨不得当场拿个本子记笔记。
对了,沈忘言十分不怀好意的笑着问她,你恐高吗?
宝乐的不字还没说完,就感觉沈少爷在她的后肩上推了一下。完全没反应过来的小姑娘,尖叫着跌入洞坑,几乎本能的抓住安全绳,绳索与手套的摩擦,磨得她的手掌火辣辣的疼,但她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急速下坠带来的失重感上。
宝乐的尖叫声几乎要响彻整个山林。
君之猛地回头,在她屁股着地前扶了她一把。
而罪魁祸首的沈大少爷则顺着另一根登山绳也滑了下来,姿势优雅,且面带戏谑。宝乐差点没和他拼命,但考虑到这是她老板,而且还没发工资,她决定先行记账。
那边排在最后的姜凝也顺利下来,但是她甚至没绑安全绳。
宝乐刚巧回头,姜凝撑着伞从上面飘下来,真的是飘,就像毫无重力一样。这不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因为她本身就长得极美,但凡有个她这长相的这样从天而降,那都得惊呼是仙女。宝乐主要觉得,她仅靠一把伞就能毫发无损从五六米高的地方跳下来,那已经不是人类的范畴了吧,这得是什么功夫啊。
姜凝收了伞,回头瞧见宝乐一脸呆滞的看她,笑嘻嘻的用红指甲捏了捏她软乎乎的脸。
看傻了啊?她笑宝乐。
宝乐直呼:仙女啊仙女。
姜凝挑眉,冷气森森的挨着她道:没准是女鬼也不一定。
宝乐打了个哆嗦。
那边沈忘言在所有人都下来后,用手电筒打量了一下他们现在身处的这个地方一个不算潮湿的地下甬道入口,脚踩的地是当地比较常见的棕土泥,水分含量也不算特别大,除此之外,甬道里还散落着一些枯叶堆。
很难想象,这里刚才充满了沼气。
前面的甬道口对比梅朵家那个,可以算的上宽敞了,而且铺上了青石地砖。甬道两边的墙壁是整块的石板,每隔五十公分就有一盏青铜壁灯。宝乐用手电往里照了照,并不能看到甬道的底部,而且这个甬道不是走的直线,灯光最终打在的地方,是一块偏右的墙板。也就是说,甬道是呈一个左弧状的。
沈忘言拿出地图,之前山体扫描,将山下的墓葬外形基本画出来了。甬道是左弧形,终点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八边形结构,耳室和配室的分界在地图上不是很明显,当然也有可能是没有扫描到,所以才要在旅馆留下一批人,继续反复测量山体结构。
仪器扫描加上他们人工的探索,才能尽可能还原古墓最真实的外貌。
宝乐对两边墙壁上的青铜壁灯比较感兴趣。
壁灯是牛头外形,牛眼大如驼铃,牛嘴最大程度张开,露出里面牛舌上摆着的油灯,说实话这青铜雕刻形象看起来甚至能用狰狞形容。一般在巴蜀文化里,图腾崇拜多以虎为原型。牛在中国古代一直是农耕的代表,憨厚老实的外形也十分深入人心,这恶鬼牛灯就多少有点意思了。
宝乐瞧着油灯里的油还没挥发干净,突然很想点上看看,回头征求了一下领队的意见。
沈忘言摸了摸下巴,对沈三说:打火机。
沈三拿出打火机,找了个最近的恶鬼牛灯,将灯托上的灯芯点燃。只见这灯芯被点燃后,一点点立了起来,芯火从两只巨大的牛眼中透出光,好像恶鬼牛的眼睛在发光一般。
宝乐还没研究出这灯芯的材质,突然间噗噗噗声接踵而至,整条甬道内的恶鬼牛灯悉数由近及远,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先后点燃。
远远望去,黑暗的甬道里,似是同时出现了许多眼睛发光的恶鬼。
现代工艺,经常用各种传感器做机关,热传感、光传感、水传感等等。但你很难想象,在没有这些先进技术的古代,工匠是如何通过各种器物间的联动,来达到这般震撼的效果。有很多这样的机关,在历史的长河中也逐渐消弭。
黄泉路。姜凝低声轻叹。
沈忘言笑了:这条路是不想让踏进去的人回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