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有一日官兵突然来到了她们家门前,没有打丝毫招呼,径直就闯了进来,把坐在那里玩的夏夏吓了一跳。
你们是有什么事情吗?
楚卿从屋里走出来,把夏夏护在自己的身后,还算是有礼貌的出声询问。
为首的官兵看见他这副模样,对着身边的人使了个眼色,紧接着冷着一张脸说道:
你就是楚清吧,你爹娘状告你忤逆不孝,跟我们去衙门一趟。
夏夏看见这些人居然想带自己爹爹走,当即被吓得眼泪就冒了出来,挡在楚清面前。
爹爹别害怕。
第113章
楚清在被这样指控的时候第一反应也有些愣, 等回过神来后看见挡在自己面前夏夏的小小身影,又莫名觉得有些好笑。
无妨,我相信县令大人会明察秋毫。
他愿意相信, 可夏夏不愿意相信,在夏夏眼中除了自己爹爹和父亲外, 其余人都不是那么可靠。
可以等父亲回来再去吗?
官兵是按照吩咐行事, 对待这么大点的孩子还不至于太凶,只是冷着脸跟他解释道:
县太爷办案,哪有拖延太长时间的道理。
哦,那我可以跟着爹爹一起去吗?
楚清私心里并不想让夏夏跟着一起, 毕竟这个时代里大部分人都对官员有一种天然的敬畏, 夏夏还太小, 怕带着他一起去的时候会被吓到。
刚好之前非常热心和楚清聊起楚家人的那个大婶,这时候看见好像有热闹看,立刻就跑了过来。
村子里面原主熟悉的人不多, 楚清来之后的时间还不太长,认识的人也不多,唯一勉强能信任的, 也就只有这个大婶。
楚清能看得出来, 她除了稍微爱八卦一点外, 没有什么其他的毛病。
婶子,我这怕是要去衙门一趟,能麻烦您帮我看一下夏夏吗?
那婶子本来看热闹看的正开心, 谁能想到下一秒所有人就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她的身上,愣愣的点了点头。
好啊。
夏夏这孩子她经常能在村里看见, 是个挺乖的孩子, 也不怎么闹腾, 真要算起来,也就是要吃点东西而已。
楚清是一个习惯性能把所有事情都安排的面面俱到的性格,转头去屋里头拿了些银子出来,不顾这个婶子的推拒就塞到了她怀里。
在去衙门的路上,楚清认真思考了一下就现在他的这个情况,应该也不算特别难处理。
要不是因为人生地不熟,他甚至觉得其实就算自己不去也没什么关系。
刚刚去屋子里头拿银子的时候,他顺带把原主记忆里面,当初原主刚跟卫语堂在一起时,他爹娘签下来的那份断绝关系的契约书找了出来。
每当这种情况,楚清都没忍住想赞叹一下卫语堂的先见之明。
在一开始断绝关系的契约书就让楚家人签好,按了手印,还找村长做了证明,就算是闹到陛下的面前,他们也是占理的一方。
夏夏倒不是很想听话,他想去找自己爸爸,奈何这个婶子看在银子的份上把他看的太严实。
这婶子是个比较实诚的人,刚好这个季节她忙着家里家外的事赚不到什么银子,好不容易有一个活出现在了她面前,当然舍不得放弃。
夏夏一开始还想自己或许可以偷偷摸摸的去看看,可后面就把这个念头自己给自己摁了下来。
他就算只是保持一个动作坐着的时间太长,觉得有些累了想换上一个,这个婶子都死死盯着他看,视线根本不带挪开的。
夏夏撑着下巴无奈叹了口气,有些想不通他父亲什么时候才回来。
这些人或许就是看见他父亲不在,所以才会想来欺负爹爹。
另外一边,楚清跟着一起去了衙门里,坐在高台上本来脸色严肃的县太爷,在看见楚清的脸之后,握住惊堂木的手微微一顿。
余光撇向站在一边的师爷,那师爷也刚好看了过来,轻轻点了点头,算是肯定了他的猜测。
县太爷握着惊堂木的手正在微微颤抖,他怎么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突然有了这么个能耐,能审堂下的这位!
楚清在来的路上就已经先把前因后果想的清清楚楚,跪在堂下把当初原主父亲签下来的那一封断绝关系的契书双手奉上。
并非是草民不赡养父母,而是因为早就在很久之前,草民的爹娘就签下了这一份契约书。
上面白纸黑字写的分明,自签下这份契约书开始,草民与他们再无半分关系,也无需尽到赡养爹娘的职责。
如今这个朝代里,以孝治天下不错,可这份契约书有村长见证,效力还摆在那里。
楚清说话非常有条理,让县太爷很欣赏,再加上那位大将军在临行之前的嘱托,他心中已经有了判断。
这位就算是真犯了什么错,自己也不敢真的把他抓进牢狱,更别提现在这是一丁点错都没有。
楚老爹在看见楚清拿出那份契约书的时候,心中就隐隐觉得有些不妙,勉强保持住自己的冷静,看向跪在自己旁边的老婆子。
你当真要为了那一猎户,连你亲生的爹娘都不要了?
楚清听见他的这句无端指责,心中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这位,当初为了那么一丁点银子,就果断把自己儿子打包送到了卫语堂家里。
可现在听他这幅说话时的态度,就好像是他为了跟卫语堂在一起,不要爹娘一样。
草民并无此意,请大人明查。
这次楚老爹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坐在上面的县令就先狠狠敲了一下惊堂木。
此事容本官查查,若是查到谁敢欺瞒本官,严惩不贷。
楚清问心无愧,听见这话后只是微微低头,可楚老爹却并非如此,也不知道是因为自己伤口处泛着疼,还是因为慌的,额头上出现了细细密密的一层冷汗。
大人,我们不告了。
县令办过这么多案子,当然能看出他的心虚,眸中闪过一丝厌恶说道:
公堂之上,岂是你说不告就不告的,本朝律法上写着,若是诬告,当以犯罪论处。
爹娘状告孩子不孝,本来应该是稳操胜券,就县令经手的那么多案子里头,也就只有这么一回是爹娘翻车。
按照规矩,若是他们状告楚清属实,楚清要挨上二十大板,再去流放三年。
县令看着堂下这二人明显岁数不小的模样,轻轻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觉得他们活不到流放后归来有些惋惜是真的,不过心中却没有一丁点的怜惜。
落到这个地步,只能说是善恶终有报。
楚清当日下午就被允许回去了,虽然楚家人也是如此,但是只要一想到之前那县令说的话,就好像有一把刀悬在他们的脖子上。
在回去的路上,楚老爹被自己的大儿子背着,看向楚清的眼神中带着几分怨恨不满。
他觉得,如果不是因为楚清的话,不管怎么样他们也不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你真狠心。
楚清听见楚老爹对自己的这个评价后不置可否,也不知道楚老爹到底是怎么想的,反正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这简直就相当于一种夸奖。
你们也不差。
难道你就眼睁睁看着我们被流放?
哦,那我不看。
楚清说完这句话后看见路边有卖包子的,热气腾腾香味飘了很远,想到之前夏夏吃肉包子时嘴馋的模样,就走过去买了几个。
正准备离开,想到那婶子家中也有孩子,就又多买了两个。
恰好上次给夏夏做的衣裳,约定了最近过来拿,楚清在县城里绕了好一会儿,才把自己要拿的东西给拿好。
楚家人也不知道到底是怀揣着什么样的心思,还真的就一直在旁边眼睁睁看着。
你身上明明是有银子的,做这些都有,又为什么不愿意给你爹治一下腿伤?
我身上的银子,现在也花的差不多了,怎么,你们要给我一点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