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侯觉得,他不光做错了,他眼睛也瞎了。
他指着门口,声音冰冷:你给我滚,滚回你的娘家去。
从来没见镇远侯对她这样过,郑夫人吓得脸色都变了,扑通跪在他面前,扯着他的衣摆:侯爷,我错了,真的错了。我只是为了正安的前途,不想他的一辈子毁在这门亲事上。
镇远侯低头看着郑夫人:我宁家历代子孙,不管是想要权势,还是想要金钱和地位,全都是凭真本事拼来的,从来没有哪一个是靠婚事搏来的。
镇远侯拎着郑夫人的胳膊把她甩到一边,恨铁不成钢:如果正安把自己的前途全指望在一门婚事上,那他就是个废物,不配做我宁家儿郎。
郑夫人被粗鲁得甩趴在地上,仰头看着镇远侯,满眼是泪,伤心欲绝:侯爷,我可是你的夫人哪,你怎么忍心如此对我!
镇远侯压抑满腔怒火:你别忘了你这个夫人是怎么来的,如今这门亲事没了,你这个夫人不做也罢。我宁淳,不做那等忘恩负义之人。
自打扶正做了镇远侯夫人,郑夫人一直以为镇远侯夫人的名头,就镶在她脑袋上,是一辈子的事了。
哪怕就算刚才她挨了一巴掌,又挨了骂,她也以为只是夫妻吵架,过阵子等侯爷消了气,她再好生服个软就好了。
可现在他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她这个夫人不做也罢?
爹爹!在正院养伤的五公子宁浩闲听到动静,从里间爬了出来。
他这次伤得确实不轻,养了这么些天,还是不能够躺着,只能侧着或趴着。
听到外面的巴掌声,爹爹的怒骂声,还有娘亲的痛哭声,他心慌不已。
自打他出生,爹娘在他面前永远都是欢声笑语,和睦相处,他从来没有见过爹娘红过脸。
他怕了,强忍着痛,挣扎着下了地,一个站不稳直接摔在了地上,屋里所有伺候的人都出去了,他只能爬着出来。
两条腿还不敢使力,只能用胳膊撑着地往前爬,一边爬一边小声哭着喊爹爹,模样可谓凄惨不已。
镇远侯看到自己素来宠爱的小儿子这番模样,要说不心疼那是不可能的。
可他想起宁奕驰和他说的这混帐东西对小姑娘做的那些事,又恨不得一脚踹死他。
他一个武将,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除了安静懂事的四公子宁若知从小就乖,没挨过揍以外。
两个大的,宁奕驰和宁正安,但凡犯错,都挨过他的踹。
宁正安跟个受气包似的,每次挨踹,都老老实实跪在那里,没有一丝血性。看得他来气。
那混帐世子爷呢,身手利落,每次他刚抬起脚来,他嗖一下就跑了,从来没让他真正踹到过。看得他更来气。
只有他这个最小的儿子,虽然顽皮,但年纪小,嘴又甜,又喜欢和他撒娇,他还真的从来没动手打过。
可想到他干的那些混蛋事儿,现在他真的很想狠狠踹他一脚。但又见他站都站不起来,实在不忍下脚。
只能怒斥道:一个欺负弱小的废物!滚回去,把伤养好,立马按你大哥说的,搬去外院。
要是继续养在这毒妇之手,他怕这孩子要废了!
宁浩闲被吓到,趴在地上不敢再往前,也不敢再说话。
镇远侯仰头闭眼,好一会儿,冷静下来,指着痛哭流涕的郑夫人:把对牌和账本交出来,从今天开始,你不再是这后院的当家主母。
刚才盛怒之下,他本是想休了这毒妇。可若当真休了她,两个孩子日后成亲艰难,怕是要和他成仇。
这是让她做回妾吗?郑夫人惊恐,哭都忘了哭:侯爷?
去把对牌和账本拿来,别让我说第二遍。镇远侯没了之前的暴怒,可他平静的声音却让更加让人胆颤心惊。
最让人心灰意冷的,莫过于你很想得到一个东西,你得到了,可刚尝到甜头之后又失去了。
郑夫人坐着地上一动不动,她是不会把那代表着夫人地位的对牌和账本交出去的。
见她如此,镇远侯也懒得再开口,抬脚进了里间,直接把对牌和装账本的箱子都翻出来,抱着就走。
郑夫人见他拿了东西出来,上前抱住他的腿:侯爷,你不能把这些东西拿走,这些都是我的!
见都到了这时候了,她还看不清,镇远侯更加失望:你好自为之,安生做好你的姨娘,这侯府尚有你的容身之处。
随后不想得再和她掰扯,抬脚甩开她就走:从今天开始,没有我的允许,不准踏出这院子半步。
话毕,在一片痛哭声中,转身走了。
镇远侯宁淳拿着对牌和装账本的箱子,一路出了正院,铁青着脸,走到了老夫人院里,一进屋就直接跪下了:母亲,儿子不孝!
宁奕驰刚才从书房出来,就到了老夫人这,和老夫人通了气,把父子二人的话跟她讲了。
是以,看到镇远侯这般,老夫人并不惊讶。
宁老夫人冲宋妈妈使了个眼色,宋妈妈点头,带着屋里伺候的丫鬟婆子都退了出去,远远地躲开了。
这才颤颤巍巍从榻上起身,拄着拐杖走过去,扶着镇远侯的胳膊:起来吧。
母子俩坐好,镇远侯愧疚不已:母亲,是儿子治家不严,识人不清,才闹得家宅不宁,还差点儿让您吃苦头。
宁老夫人:我倒是不怕,这等下作手段奈何不了我。就是舟舟那孩子受了不少委屈,回头你去看看。
镇远侯忙点头:是,儿子稍后就过去。
镇远侯又把刚才在正院发生的事都和老夫人说了,老夫人叹口气:上不了台面的东西,终究上不了台面。也罢,总归伺候你这么多年,又生了正安和浩闲,看在两个孩子的面子上,也不能真撵了出去。
想起这么些年的事,母子二人唏嘘不已,都无比怀念宁奕驰的生母。
二人沉默许久,镇远侯再次开口:母亲,您看着管家的事,该如何是好?
知道自己儿子也没有再娶的打算,宁老夫人想了想:先让苏姨娘管吧,让梅姨娘帮衬着点。回头等世子爷成了家,让世子夫人直接手过去。
一文一武,也行。镇远侯点头:那就按母亲说的办。
母子二人又说了好一会儿话,镇远侯从老夫人这里离开,直接去了后院一处偏僻简朴的院落。
侯爷?您回来了?苏姨娘见到突然回来的镇远侯,面露惊喜,裙袂飘飘,风情万种迎了上来。
镇远侯随手把对牌和装账本的匣子往苏姨娘手里一递:往后你管家,直到世子夫人进门为止。
苏姨娘不解:侯爷,这是为何?夫人她
镇远侯抬手打断她:日后莫要再喊她夫人。
镇远侯府就这么大,最近侯府发生的那些事情,苏姨娘也都知道个差不多,见侯爷把管家对牌和账本送了来,又让她不要再喊郑夫人为夫人,心中稍微一琢磨,就猜到了个大概。
苏姨娘是个聪明人,不多言,也不多问,只是委婉拒绝:侯爷,妾身愚笨,胆子又小,妾身做不来这等大事。
我知道你做得来,不用怕,我让梅姨娘帮衬着你,从明天开始,你就赶紧张罗起来。镇远侯说完,起身就走,不给苏姨娘再开口的机会。
可是侯爷,苏姨娘出声喊住镇远侯:妾身管的话,能涨多少月银呢?
镇远侯脚步一顿:回头问问老夫人。说罢,抬脚走了。
苏姨娘看着手里的对牌和账本,蹙眉重重叹了口气:清闲日子算是到头了。
身边丫鬟凑上来,惊喜不已:姨娘,这是好事。
苏姨娘看了她一眼:你懂什么。
虽说是临时暂管,等世子夫人进门几可以交出去了。
可她深知,管家可不是什么好事,全都是费力不讨好的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