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潇淡淡地嗯了一声,顺便将一张纸交给了他,我还需要一批靠谱的人将这些东西打造出来送到襄城,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肖潇交给他的是连弩的设计图。原本他并没有想到武器这个方面,因为毕竟肖潇是个现代人,脑子里说到武器想到的便只有枪炮之类的,在这个年代根本造不出来。而且自从他穿越过来天下一直都很太平,他便只想到了如何发展民生,让这个国家发展更加迅速。可是江暮雨的参军让他突然有了一种紧迫感,苦思冥想了好久才从脑海中挖出了连弩这种杀伤力比较大又能制造出来的东西。
肖潇没有武力,即使去了战场也只能是拖累,因此他最后还是放弃了去追赶江暮雨;只是就这样等着江暮雨回来也不是他的作风,所以他决定参与这场战争、尽快结束战争,这样江暮雨遇上危险的可能也会少一些。他翻看着自己曾经写过的东西,最终做了三个决定,那就是送粮草、造连弩以及修路。
与。
夕。
团。
对。
肖潇算过了,粮草大概十天左右能凑到,连弩可能要半个月,而他这个时间完全可以将修路这个项目宣传出去,最好能在半个月之内就修成安城到襄城的水泥路,这样也方便物资的运送。襄城被围困,城中的物资最多只能撑两个月,因此如果这场战争不能尽快结束的话那么将会有大量的物资需要从安城出发,去往襄城。铁路肖潇不是没有想过,可是他一不会做蒸汽机,二弄不到那么多的铁,因此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做起这比较容易的水泥路来。
肖潇早就想要修一条水泥路了。
电视剧里的人坐马车往往拍得十分舒适的样子,可只有真正体会过的人才知道马车究竟有多么颠簸。安城作为曾经的安国的王城,城里自然都铺着石砖,可就算是这样肖潇也不可能在马车上喝茶睡觉,有事要问车夫老纪的时候,掀起车帘都怕磕到自己的头。肖潇早早就向刘自明说过修路的事情,他甚至自己试验过水泥的配方,连同修路一法一起随信寄给了刘自明。可是或许算不上什么顶重要的事情,肖潇并没有等到修路的实行,因此他也就不再放在心上。或许这便是他以前常常被导师骂的原因吧,总是热衷于提出和实验各种各样的建议或想法,但是是否能推行进社会他却总是不会在意。
然而这次他是不在意也得在意了,毕竟只要能让江暮雨平安回来,他做什么都愿意。肖潇甚至开始托赵铭帮他找硝石之类的东西,打算自己试一试把火枪给造出来。
你们有没有看那仁心榜?一个书生在酒楼里嚷嚷,仿佛喝醉了似的,听说那赵老爷和肖老爷都在上面,不知道那第三个会是谁哦?
仁心榜是什么?跟书生同桌的一个人问道。
你们连仁心榜都不知道?怪不得还有闲心在这里喝酒!书生同情的目光扫过酒楼里的所有人,直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到自己身上才继续得意地说道,肖老爷把全部家产拿去买粮草的事儿你们总该知道吧?
肖老爷真是高风亮节,让我们这些读书人惭愧啊!书生痛心地捂着额头,枉我们读书人天天叫着为国为民,可是我们连肖老爷这个商人都比不上
你这说的什么话!酒楼里正吃饭的一个人突然摔了筷子,皱着眉头站起来,什么叫做连肖老爷这个商人都比不上?肖老爷当初可是救了全城人的命!
就是就是!别的人我不敢说,但是肖老爷俺是打心底佩服!又一个人站了出来,不爽地看向那个书生。
肖老爷是真的好人
是啊,要不是肖老爷,咱哪里还能坐在这儿吃饭?
跟书生同桌的人见大家突然都或愤怒或鄙夷地看向他们,连忙拽着喝醉的书生:那,那仁心榜,你快说呀!
仁心榜嘛,自然就是大善人才能上的一张榜!书生突然被大家攻击也有些晕头晕脑,他看向大家,肖老爷说要修一条去襄城的路,但是他的钱都拿去买粮草了,于是便希望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去捧个人场。只要愿意捐钱修路,那么就能上这仁心榜,到时候刻在石碑上,从襄城到安城的每一座驿站都放一座!
修路?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听了书生的话都疑惑地停下了手里的碗筷。这时一个人不禁问道:这修路一向都是官府的事,肖老爷修的哪门子的路啊?
不光听到这件事的百姓有这个疑问,就连洪知府都将肖潇唤了过去,想问问他是不是手太长需要他帮忙修理一下。这路修起来费时费力更费银子,况且战火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烧到了安城,现在修什么路?他头疼地对着肖潇问道: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怎么想到这时候修路?
知府大人,这路不得不修。
肖潇来之前就想到了洪知府叫他来的原因,因此早就在胸中打好了草稿
第79章
我修路不是为了功绩名利,只是为了襄城之战,为了江暮雨。安城到襄城之间多山地,骑马最快十天,步行最快一个月。可是襄城最多只能撑一个月,也就是说江暮雨他们一旦到了就必须和草原大军开战,不然襄城就会不攻自破。然而江暮雨他们才多少人?两万人!我不能看着他去送死
襄城里还有七八万守城士兵,怎么也不会让江暮雨他们去送死的。洪知府怔愣了一下,觉得肖潇已经因为担心江暮雨而疯魔了。
肖潇没有理会,如果可以的话他更希望江暮雨还没走到白玉就已经赢了。他冷静地继续说道:我发现了一种配方,如果用它来铺路的话,铺成的路能够缩短一半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在半个月之内铺成安城到襄城的路,那么在江暮雨打仗的时候我们就能将粮草同时送达,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而且我还制造了一种武器,它能够连续不断地射出箭只,对于操作的人要求也很低。如果能够在开战之前送到襄城将士他们手中,您觉得我们又会多几分胜算呢?
洪知府腾地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死死盯着肖潇:这要见过那种武器才知道!
肖潇淡淡一笑,对着洪知府做出一个请的手势,让他去院子里。院子里早就让柱子扛过来一个靶子放在中间,见肖潇来了他便将手里的连弩交给肖潇。
我手里的便是连弩,一次能连续发出十只箭。肖潇说着便开始将连弩对准靶子,只听一阵阵破空声之后,靶子上多出十只箭来。洪知府几步走到靶子面前,惊讶地看着有几只箭甚至因为力道太强而半个箭身穿过了靶子。
好生厉害!洪知府接过肖潇递过来的连弩,惊叹这不到正常弓箭一半的武器竟然能够有如此大的威力。
洪知府应该也知道我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所以连我这样的人都能将十只箭打到靶子上,洪知府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肖潇看着柱子拔下十只箭交到知府大人手上,另外关于修路,我也有个提议
洪知府最终还是答应了肖潇,虽然没有上报给朝廷,不过却给肖潇修路这件事提供了不少帮助。肖潇原本的计划是将安城到襄城的路分成多段然后同时动工,可这样一来水泥便成了问题,即使肖潇将水泥的配方公布出去也不能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材料配置出来,因为水泥中有一种材料叫做铁矿粉,这并不是他们这些百姓能够轻易弄到的东西。但是洪知府却给每个县都下了命令,要求他们开始准备所需要的原材料制作水泥,方便到时候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