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记载,那异客是从天而降,身着奇装异服,与我们语言不通。潇弟虽然身份成谜,但是跟这些描述一条都对不上,刘自明用扇柄轻敲桌面,其实我更倾向于他是某位隐士大儒的弟子,这样便能解释为什么我们查不到他的来历,以及为什么能有这么多不可思议的想法。
我觉得也是,赵铭无所谓地回道。他本就不关心什么异客,只是好奇问问而已。异客什么的对他们这些商人可没用,他还能把异客卖了不成?况且他又是个懒散性子。现在他更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临安县的时疫你可知晓?下面的人跟我说,有行商去临安县却发现周围的村子都被烧毁,县城门也紧闭着没人进出,实在有些奇怪
第12章
应该不是,刘自明闻言一愣,临安县的时疫已有两个月,况且时疫发生之初便上报给了朝廷,圣上派去的医官早在前些日子变回了王城。如今并无不好的消息传来,想来是场普通疫病罢了。若是有什么消息我自然会第一个知会你,你别担心。
普通疫病又如何会十不存一?赵铭虽不知具体情况,依旧觉得心里沉甸甸的。但是太白都这样说了,他只得按下心中的不安,换了个话题,又顺便叫了唱小曲儿的进来助兴。气氛总算热络了起来,碰杯声,琵琶声,一时间欢声笑语不断。但是两个人都不会想到,在山的另一边,临安县却是死寂一片。青天白日却没人出来走动,城里田间血迹斑斑。
临安县里肆虐的正是天花。说是天花,又不是天花,至少在医官走之前只是一场普通的流感罢了,按着医官给的方子,喝下就好了个八九成,没有太多损失。但是医官走后不久,不知怎的,先是肖家村里的人浑身长满脓疮,痛苦地死去;随即便是李家村,便是张家村,最后就是整个临安县。天花来势汹汹,不过半个月的功夫,这临安县三成的人口都死去了,县令派出去求救的人也死在了半路上,无人知晓。临安县令着人烧了染病的村子,封闭了临安县城,他每日都在希望和绝望之间挣扎,却全然不知根本等不到所谓的救援。
临安县的地理位置太好了。它名临安,却和安城有着一山之隔,其余三面也都是连绵的丘陵,隔绝了临安人与外界的交流。除了行商愿意翻山越岭进来交换物资之外,几乎没有人愿意去那个小地方,因此临安县可是说是个封闭的小山城。今年不知为何物价上涨,就连行商都嫌去临安县路费高、不划算而换了别的路线,更是让大家对临安的情况知之甚少。如今的临安县就如同一个炸药桶,不是不爆,时候未到。一个多月了,安城城门外的难民们该给安城一个大大的惊喜了
阿爹,俺的脸是不是开始长疮了?
瘦弱的女孩儿躺在草席上,气若游丝。从临安县逃出来的人不多,但是知府不愿意接收他们,他们又没有亲戚可以投靠,便只能窝在这破庙之中,挨过一日算一日。每天寻些野菜吃,生活是很艰苦,但是他们还活着,还有彼此,倒也不算煎熬。只是谁能想到终究还是难逃一死?女孩绝望地回忆,娘和弟弟当初就是这样,电视呕个不停,然后便是从脸到整个身体全都长了脓疮,苦苦挨了四五天之后还是去了。她摸了摸自己的脸,眼泪止不住地滑落,虏疫
大丫别哭,爹给找了些草药回来,喝哇,喝了就好了哇
俺要是死了,爹就跟着那些花子进城吧,大丫努力地吞咽着苦涩的药汁,她不是不知道这不过就是平常喝的、用来治咳嗽的药,只是两个人心照不宣罢了,一两银子一个人,正好够了。爹可别在这儿呆,晚上有狼,咬死人
一家四口,如今就剩他一人在世,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男人眼睛一酸并不接话,心里却暗暗做好了决定。
第13章
要变天了。
肖潇叹口气,匆匆往家奔去。然而瓢泼大雨转瞬即至,没带伞的肖潇只得就近找了个茶馆进去躲雨。茶馆不大,然而稀稀拉拉地坐了好些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好不热闹。
可不敢乱说!
一声呵斥吸引了肖潇的注意,也将其他人的目光吸引过去。只是那个中年男人在发现所有人都在看他之后直接低下头避开了众人的视线,还掩饰般端起了茶碗。可是他对面坐着的青年却像没发觉一般,不服气地反驳:有何说不得?那日你我看得清清楚楚,分明就是长得脓疮!官府还说是腐烂的正常现象,要我说那就是
青年的话还没有说完,旁边的人竟是像生怕惹上什么祸事一般,连忙拽着他冒雨离开了。茶馆里的气氛顿时变得诡异起来,过了良久,大家才又开始窃窃私语。这时一个中年书生叫来茶馆伙计,捻着胡子开口:小九你这茶馆整日人来人往,消息灵通,定是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不如我出五十文,你给讲讲?
书生说的没错,小九的确知道。他们家这茶楼在东市也开了有二十多年,生意向来不错,常来吃茶的有附近县城的也有安城街坊的,因此说起这近日的消息可谓是没人比他更清楚。只是这白玉律法里有一条叫做百姓不得妄议朝政,这涉及到官府的是哪能让他这个小伙计当书说?若是被人举报了,那他必定要挨上一顿板子。他心里为难着,脸上也就做出几分尴尬神色:这,别说五十文了,就是给我五百文我也不敢议论官府啊
那书生闻言立刻明白了,拿出五十文递给小九:哪里是议论官府?我不过是好奇发生了凶案怎地,那两人争论不休。
就是就是,什么腐烂,什么脓疮,莫非是下毒?又一个茶客好奇地问道,这雨一时半会儿也歇不了,甚是无聊,不如你就给大家伙儿讲讲!
小九一一扫过堂内众人,发现只有一两个陌生面孔,便接过五十文钱,搬了个条凳坐在门口:这雨下的,估计也不会再来客人。那我就不妨给大家讲讲刚二位爷说的事儿,全当解解闷儿。
说起这个案子哪,那就得从前些天死去的那个叫花子说起,各位可别嫌我啰嗦。说是啊,前些日子有个叫花子打扮得干干净净儿去吃花酒,结果让人给认出来了。人就纳闷儿啊,这前天还去蹭人喜食的,怎么就突然这么有钱?于是那人就去请他吃酒,灌醉了一问才知道,这叫花子竟是拿了死人钱。
死人钱怎能拿?一人惊诧地叫道,其余人也是一脸悚然,仿佛听到什么禁忌之事。肖潇听了也觉得有些膈应,不过不是因为这个,而是这花子连饭都吃不上却拿了钱就去吃花酒。真是活该一辈子当叫花子,肖潇暗暗想到。
自然是不该拿,这不,出了事,小九叹口气,咱继续说。那人怕出事儿,听说死了人便叫那花子带路,最后走到了南郊的土地庙。两人还没有进去便闻到了阵阵腐臭,就是捂上口鼻都熏得人流泪,因此他们看了两眼确定有尸体之后,便回去报官。官老爷带了好些人去,最后果然抬出去两具尸体,胀得老大,只能看出是一男一女
难道是殉情?之前怀疑下毒的人又开口问道,不过也没听谁家丢了姑娘。
小九摇摇头,神秘兮兮地说:什么殉情,那是父女俩,死的那叫一个惨啊临安县的时疫各位听过吧,他们俩恐怕就是从临安逃出来的,那女儿分明是染了病,父亲在女儿病死了之后就上吊自杀了
第14章
临安县的时疫不是两个月之前的事了吗?一个茶客不解地问道。
怕是有病没钱治,所以才落得如此之前好八卦的那位仁兄又开口了,我听我堂亲说,之前医官没来的时候,好些都以为是什么绝症,直接跑了。你看我们城门外不是还有些难民?都是之前早早跑出来,结果想回去又发现家被一把火烧了的。
真是荒唐!那个中年书生怒斥一声,面带微怒,无家可归的人在城外朝不保夕,我们的知府大人又在干什么?听说江家大少爷娶小妾那天,他可是没少送礼,现在看来我们的知府大人可真是一名好官!
肖潇听到江家两个字差点没有一口茶水喷出去,其他茶客也是一脸尴尬,不过是因为他们不能像书生一样畅所欲言罢了。妄议朝政这一条罪对于一般百姓可能是顿板子,可是对于书生文人们却是刷声名的好时机,因此朝廷基本不管,不做他们扬名立万的工具。书生还想说些什么,享受一下这种优越感,不过小九却为了缓和气氛突然开口:
各位听我说完啊,这事儿可跟知府大人没什么关系。这事儿的关键是,那女儿到底得的什么病!
刚刚两位爷的争执各位也听到了吧,这女儿身上长满脓疮,怎么会是时疫?小九摇摇头,有些害怕地接着讲道,临安时疫不过是人上吐下泻、头晕腹痛罢了,哪儿长什么脓疮。我听人说,就是虏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