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勾起了玉黎清的伤心事。
前世父亲病重时将家业交给堂兄打理,他倒也尽心尽力,还时常到府里来看望,可父亲病逝那天,一切都变了。
堂兄手里握着她家的产业,却不愿出一分钱办葬礼,还是玉黎清拿自己的体己钱买了棺材置办葬仪,安葬了父亲。
之后,堂兄借着为她父亲送过终的名份,打她家财产的主意,若非父亲留下遗书,将玉府所有的银钱都留给她做嫁妆,她的婚事又涉及侯府,只怕堂兄还会纠缠不休。
玉黎清心有余悸,委婉提醒:堂兄有大伯要供养,如今说的好听,真到那时,若堂兄不守承诺,父亲又能拿他如何呢?
玉天磊将女儿的话听在耳朵里,只当她是孩子心性,不懂这里头的弯弯绕绕。
他耐心解释:我同你大伯是手足兄弟,玉晟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他是个能干的孩子,哪怕不把我当父亲供养,只要他能把玉氏布行的生意做下去,我就心满意足了。
做了大半辈子的布料生意,历经两代近百年才攒下如今这份家业,人死如灯灭,能给后人留下些产业,也不算他愧对了玉氏一族。
玉天磊自认为这个决定无愧于心,对玉家和女儿都好。
只有玉黎清知道,前世她进京后没几个月,堂兄便将她家的产业悉数变卖,拿了银钱去挥霍,数不清的工人失去活计,整个扬州的布业行当都受到重创。
父亲心善,以诚待人,却防不住那些心思诡谲的小人。
玉黎清更加坚定心志,她不能嫁去侯府,不能让家业落于歹人之手。她要陪着父亲,让他远离病痛,颐养天年。
她跪在地上,向后膝行,对着父亲伏跪下去,女儿想留在父亲身边尽孝,还请父亲成全。
玉天磊忙起身去扶她,劝道:我花了大力气才为你定下这门亲事,等你嫁过去,便可从商贾入世族,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可是我不想嫁玉黎清被父亲扶起,委屈地拧着袖中的帕子。
玉天磊轻轻按住她的肩膀,循循善诱:我知道你孝顺,但女儿家要嫁人,总不能一辈子留在家里啊。
玉黎清抬起头来,硬气道:既要出嫁,为何不能嫁在扬州,我可以孝顺父亲,也能替父亲打理产业,岂不一举两得?
哈哈哈,你说的都是些孩子话。玉天磊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满扬州的高门大户,哪有让自己的女儿去做生意的,传出去是要让人笑话的。
为何不能,当年母亲不也玉黎清一时心急,脱口而出。
清儿。玉天磊声音冷了些,对着她严肃的摇了摇头,不许她再说下去。
玉黎清不甘心地攥紧手掌,父亲,我会证明给你看的。
少女一副不认命的模样,虽是任性,却也让人心疼。
玉天磊宠爱女儿,哪怕她没来由的拒绝自己苦心的安排,他也不忍苛责,只当是孩子大了,心思活泛起来,见他有意培养玉晟,心里不平衡了。
他温和道:别再说傻话了,我让人去私塾给你请一天假,你这两天定定心吧。
发觉自己三言两语根本劝不动父亲,玉黎清并不气馁,反而更加坚定。
她从未像现在这样清醒过。
她要让父亲知道,他并不只有玉晟一人可以托付,她身为女子亦可接管家业,并非只能等在闺阁里嫁人。
等到父亲知道她有能力独挡一面,一定愿意为她退婚。
玉黎清向父亲告辞,回了自己的院里。
她走进小书房,翻出了母亲当年留给她的书本题词。抱了一摞书坐到书案后,这一坐便看到了晚上,期间只简单用了些晚饭,便重新坐下,边读边写。
夜深人静,小书房里的灯火被吹灭,玉黎清回卧房休息,一日之间经历大悲大喜,又看了那么多书,她困得厉害,刚躺下就睡着了。
深蓝的夜空下,一树海棠开的正好,明亮的圆月洒下如水般的月光,照着花影映在窗上。
窗内照进一地月辉,散射的光亮为房间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银光。床上躺着妙龄少女,欺花胜雪,阖目春睡,一觉无梦。
第二日,春光明媚,玉黎清枕在一片花香中醒来,精神充沛。
她穿戴整齐,去后厅陪父亲用早饭,用过饭后带着若若出了府。
若若跟在她身旁,疑惑道:老爷不是给小姐请了一天假,今日不用去私塾吗?
不是去私塾。玉黎清走在前头,听着街上熟悉的乡音,随处可见的小桥流水,心情愉快,步履轻盈。
若若歪过头,绑在发髻上的飘带垂向一侧,灵动可爱,那是去哪儿?
玉黎清回头看了她一眼,瞧她稚嫩如孩童,忍不住揉揉她的小脸,小声道:去布庄瞧瞧。
若若不解,追上来走在她身侧,小姐想买布匹使唤奴婢过去就好了,何必亲自去一趟?
玉黎清正色答:我身为玉府的小姐,父亲的独女,理应知晓玉家的产业,从今日起,我日日都要去看,多看才能多了解。
您了解那些做什么,外头的产业自有老爷和晟少爷打理,您只要每日去私塾念书就好了,何必去看什么产业。若若越听越糊涂,小姐这又是心血来潮想做什么啊?
若若,这世上人心难测,堂兄并非全然可信,我这桩婚事也并非良缘,与其等着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玉黎清表情严肃,眼神坚定。
若若似懂非懂,试探道:小姐是想替老爷打理家业?
玉黎清点点头,转头眯起眼睛问她:你也觉得我身为女子去做生意很丢人?
怎么会呢。若若连连摆手,都是托小姐的福,奴婢才能读书识字,还学了算账的本事,不管小姐想做什么,奴婢都会陪着小姐的。
嗯。玉黎清摸摸她的头发,那咱们一起努力。
这条路并不好走,哪怕大多数人都不认同,她也要坚定的走下去。能得到若若的支持,心里也能少几分忐忑不安。
扬州水乡,春日多雨,短暂的晴天后是一场连绵数日的春雨,断断续续下了近一个月。
雨停之后,六月夏日如约而至。
花团锦簇的花园中跑过身着粉衣的少女,如同雨后阳光下忽闪在花间的蝶,迈着轻盈欢快的步子穿过花园跑进茶厅,推开门,带来一阵清凉的风。
玉黎清理了理衣裳走到玉天磊面前,认真道:父亲,我有话要同你说。
刚泡好的茶还冒着热气,玉天磊刚倒了一杯还没来得及品尝,便被女儿的到来打断了,只得放下茶杯,问:你想说什么?
请父亲让我管一处产业吧。
玉天磊无奈扶额,怎么又说这个,不是已经同你说过利害了?
近一个月没听她再说过这样的胡话,玉天磊还以为女儿是听明白了话,定了心,哪想今日她风风火火跑过来,又谈起此事。
这回我带了东西,请父亲看过后再做定夺。玉黎清自信地拿出札记,双手呈到他面前。
玉天磊接过来,左右看了一下,你呀,又弄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玉黎清挽住父亲的手臂撒娇:父亲,你就看看吧,女儿准备了一个月呢,等您看完再给女儿答复不迟。
这回的态度倒比之前软了许多,玉天磊宠溺的笑着,那好吧。
他刚要翻开札记,外头就跑来一个小厮,急慌慌的禀报说:老爷,外头来了贵客,正在府门外等您去接呢。
哦?玉天磊随手放下札记,起身要去看。
自己准备了一个月才再次同父亲提解除婚约的事,却被这位贵客的到来给打乱了。玉黎清不悦地看向那小厮,扬州城里有什么贵客排场那么大,还要让我父亲亲自去接?
小厮躬身答:他们没报身份,看着面生,衣着做派不像是普通人。
闻言,玉黎清更加不满,连小厮都不认识,定不是府里的常客,既是陌生人,到旁人家做客连名号都不报,难道是成心来找茬的?
玉黎清同父亲说:父亲安心坐着,我去接见他们。
嗯?玉天磊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