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母从医院出来,回到家里只能躺在床上,原本她带孩子,照顾谢诗雨,这时候反而是谢诗雨要照顾她了。
段父和段母怕儿子留在这里再跟母女俩起冲突,儿子这次是真崩溃了,要是控制不住弄死了谢家母女中的任何一个就完了,还是儿子最重要,得亏他们那套房置换了个三室一厅的,他们拉了段永璋回去。
谢诗雨也没办法照顾孩子,孩子是吃奶粉的,也不用母乳喂养,段母想了想,还是把孩子抱了回去算了。
段永璋把张莉说的话,跟父母说了,段母听了说:这才几天啊?身边就有了男人,咱们也不是非她不可。
先别说这些,还是咱们俩出面,去跟谢诗雨商量,到底要怎么才能离吧?看看对方开的条件。段父只想快刀斩乱麻。
老夫妻俩找了时间去段永璋的房子里,跟那对母女商量,只是娘俩狮子大开口,要这套房子。这套房子13年买入,到现在已经涨到八百多万。这怎么可能?
母女俩深谙漫天要价的套路,慢慢让那一家子还价吗?得亏段永璋的保险赔偿有一百来万,段家只想送他们走,弄到最后签订了协议,先付十万给母女俩这几个月生活,等谢母能走动了离开,段家再支付九十万。
段永璋回父母家,孩子也跟着过来。以前张莉到了周末,哪怕段永璋出去比赛,她也会买了菜,带着儿子来公婆家一起吃饭。段母段父带着孙子在小区里玩,谁不来看看段家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孙子。
两人离婚还是大家从张莉复出才知道,这才多久?又离婚了?一时间这事儿成了小区里的热门话题。
*
回过头来说黄莹莹,黄莹莹送走车队,她继续住在宁山,准备本周的开业典礼。
周一的时候,赵家沟的那位嫂子介绍的一个残疾兄弟来面试。确实跟师姐说得那样,脑子还挺灵活的,就是一条腿断了。车间主任面下来感觉不错,就录用了。
黄莹莹由此想到的,他们工厂其实很多岗位是适合残疾人的,比如听障残疾的,做事又没问题。
黄莹莹专门召开了一次集团内部的会议,英雅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吸纳部分残疾员工,给他们跟普通员工一样的薪水,让他们能用劳动养活自己。
这事跟宁山政府的小陈说了一句,小陈是个很勤奋的公务员,很快就去联系了残联,落实了下去,两天里有十几名残疾人来面试,工厂里根据需要挑了八个人。
六月十二日早上,英雅官微放出了一部短视频。
里面一个穿着褴褛的女孩子说她要用天上的星星做成最美的裙子,她被嘲笑,被讽刺,在读了初中之后,拿到了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却被要求辍学去打工,这个姑娘进入了英雅,她在生产线上做缝纫工,再成为打版师,这次在英雅内部的设计大赛上,她的一条星空裙脱颖而出。
最后一句【你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英雅等你!】
这是根据英雅内部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招聘宣传片。
后面英雅发出了招聘启事,里面很多岗位都是宁山的管理岗位。
紧接着英雅又发了一段航拍英雅宁山基地的片段,山水之间的一家现代化工厂。
【英雅宁山基地即将起航。】
网友看英雅连发两条视频:
【宁山基地的工资待遇怎么样?】
【不说多少钱?叫人去宁山,谁去呀!】
【能跟在小老虎身边,就是工资少,也能开眼界吧?】
【小老虎发图片了,人家在检查卫生,等待迎接来宾呢!】
网友们涌入黄莹莹的微博,黄莹莹已经发了九宫格照片:【一大清早起来和老头儿,把工厂在走九遍,务必做到没有死角。】
【黄老虎父女这么强迫症呢!】
现场的父女俩正站在门口迎接来宾,从商业伙伴,到省市领导,还有中央台的记者都来了。
第134章
晚上七点半《新闻联播》女主播说:宁山县是H省深度贫困县之一,建档贫困人口有十五万之多,一直是H省脱贫攻坚的主要阵地,从2015年开始走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在青山绿水之间,走出了一条脱贫的新路,让我们一起走进宁山
第一幕是山下一片白色的大棚,村民正在采摘白色的甜瓜。
宁山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地区,刀耕火种,广种薄收是千年以来的传统方式,从2015年开始宁陕县发展先进农业种植,2015年开始J大农学院对口帮扶宁山县,把具有市场广泛需求的瓜果和茶叶进行了推广种植。同时宁山县成立了合作社,进行组织销售,包学包会包销售。走出大山的博士生赵红星带着妻子陈宁博士回到了宁山
赵红星和陈宁从镜头里出来:一腔热血回到家乡,我们研究方向的又是果木和茶叶,认为大有可为,却又发现困难重重,县里的领导时时刻刻关心我们,解决我们的切实问题
新闻回放了2013年的赵家沟,80%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很多土坯房,赵家沟的村民介绍了以前的收入,年收入不足两千,不外出打工压根就赚不到钱。种植瓜果之后,他们一年有了三万多的收入。
记者采访了J大农学院的姜院士,姜如慧带着笑:我首先要为咱们宁山甜瓜的娘家正名,这个甜瓜实际上是哈密瓜的一个品种雪里红,是新疆哈密瓜研究所最先育种成功,后来经过咱们基地经过适应性育种,让它更加适应宁山的气候,之后有了宁甜6号和宁甜8号两个优选品种,目前在宁山广泛种植。宁山山美水美,山地气候多变,非常适合瓜果生长
介绍完农业又转到旅游业:宁山多民族混居,别具民族风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通外》的导演和制片人出来,制片人说:我们也没有想到一个小成本的综艺会得到这么好的反响,会带火宁山旅游,在拍摄宁山这一季节目的过程中,我们领略了山川美景,和村民的淳朴。也让我们坚定了要把这个节目做下去的信念
画面到了宁山的各个旅游景区,游客不少,拍到黄莹莹和姜逊志的宁山旅游广告牌,新闻里出现声音:广告上的人大多数人都应该认识,被称为宁山半个闺女和女婿的黄莹莹和姜逊志夫妇,他们不遗余力地为宁山代言,今天黄莹莹实践她的第一个诺言,把英雅的服装生产厂开到了宁山,开启了宁山服装加工业的新篇章
一整片白色的建筑,中间还有一条流过河,还预留出了大片的土地,整个英雅宁山工业园占地八百多亩,一期投入使用厂房三万多平米,显现出了英雅集团的雄心。
黄莹莹和黄家强父女坐在一起,今天难得黄莹莹穿着藏蓝色的西装,化了妆,一副职场女性的干练模样。
黄家强伸手摸女儿的脑袋,黄莹莹侧头:老头儿,你干嘛?
怎么,你的脑袋我摸不得了?
摸得,摸得!黄莹莹侧头看边上,这段剪掉哈!
黄家强坐正:我们的第二代领导人说过:一部分地区或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英雅作为先富起来的代表,我们有义务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而且这也是相辅相成的,如今东南沿海制造业成本越来越高,而广袤的中西部,有土地有劳动力,作为一家大型企业集团,有能力作为产业的领头羊引导产业转移,我们也要努力去做。
黄莹莹站起来带着记者去参观英雅的宁山基地,车间里已经开始生产,缝纫工正在缝制衣服。
记者看见有工位上的工人坐身边放着轮椅:小黄总,英雅还吸收残疾人吗?
这是一次偶然,赵家沟的一位嫂子说她有个兄弟是残疾人不好找工作,问我能不能用?腿残疾不影响缝纫,所以我就决定要了,同时我们联系了县残联,吸收了八位残疾工友,整个英雅集团也会跟所在地的残联联系,尽可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无论是扶贫还是吸收残疾员工,网上都在说小黄总以一己之力带火了宁山。
黄莹莹站在车间门口的大树底下:不要过分夸大我对宁山扶贫的作用,我来之前宁山的扶贫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李家村有大学生驻村干部,县里有像小陈这样,只要企业有困难立马就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的工作人员,还有县市省政府给了很大支持。扶贫攻坚,是国家牵头,基层落实,社会企业辅助的合力,每一方都在尽自己的力量。走到台前的人,总是受到更多关注,请多报道我们那些不辞辛劳的基层干部。
最后宁山县县委书记出来接受采访:在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全县人民共同的努力下,我们宁山形成了,以先进农业、特色民族旅游业和服装加工制造为主的优势产业
许子舟在影视城的一家小饭店吃晚饭,饭店的电视机里播放着新闻,这个新闻过了,开始播放国外新闻,漂亮国最近不大太平,霓虹国暴雨如注,洪水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