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凡尘仿佛并没有注意到供桌后侧跪着的孝子,大步上前,走到上奠位上,一撩长袍,跪了下去。蔡立群站在领祭位,带着随祭位上的一众学子,也跟着齐齐跪了下去。
左执事递上素香,邹凡尘接过,敬香之后,插入香炉,右执事递上三杯素酒,邹凡尘一一端起,敬过天地之后,倾入尘埃,跟着,叩首,站起,揖手。蔡立群同随祭众人,也跟着一起叩首,起,揖。
接下来,邹凡尘移至右上奠位,揖,跪,拜,起,揖
邹凡尘九揖九拜,其中,第一拜和第三拜,都敬了酒,竟行了一个凤凰双展翅九拜礼,蔡立群同随祭众人也各九揖九拜。礼毕,邹凡尘已是泪流满面,哽咽不已。
时倾心知,邹凡尘拜祭的,不单是自己的母亲,还包括了自己的祖父。
当年柴老先生被杀,柴门学子因局势不明,不敢表态,也不敢前去祭奠柴老先生,这在他们心里,多少是个遗憾。
现如今,逃过一劫的柴卓氏客死异乡,其子扶柩回乡,邹凡尘不能前往王府祭奠,只能奔波几百里,在个小县城边上路祭,他心头,多少怀着几分祭拜柴大儒的心思。通过拜祭柴卓氏,弥补当年未能拜祭恩师的遗憾。
换句话说,邹凡尘拜的其实是柴大儒,柴卓氏是替她公公受礼。
如果是拜祭柴大儒,自然该用二十四拜礼,不过柴卓氏只是柴大儒的儿媳妇,寂寂无名,跟邹凡尘又是同辈,当不起二十四拜礼,邹凡尘便采用了九拜礼中最隆重的凤凰双展翅。
母亲离世之后,时倾只是沉默着,几乎没有落一滴泪,此时,祖父最得意的弟子,以隆重的丧仪,路祭母亲,时倾感觉像一个孤单的游子,终于见到了亲人一般,悲从中来,泪水滚滚而下。
当邹凡尘哽咽着揖手谢过左右两位执事后,来到供桌左首,等孝子出来答礼时,时倾更是悲不能抑,痛哭失声,仿佛直到这时,他才回过神来,终于明白:他母亲死了。沉痛的哀伤,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还是元恺扶持着,时倾才对邹凡尘行了个答谢跪拜礼。起身之际,一双泪水婆娑的眼,对上另一双泪水婆娑的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出了千言万语,但都没有说一个字。
路祭完毕,邹凡尘带着蔡立群和一众学子,让开了道路,恭送灵柩。王府方面收拾了东西,继续赶路。
李管事一边指挥队伍进入县城,一边派出人手,采买供桌素香素酒等物,以防还有人会来路祭,同时还派了人手,暗中尾随邹凡尘,关注其动静去向。
队伍进城之后,李管事把元恺请到自己车上,避开时倾,问:那位邹先生歇在县里客栈里,听说明天便要启程返京,咱们要不要一路尾随,等他经过和岐州时,将其「请」到王府去?请少爷定夺。
金川在大昌国西南方,和岐州在凤景城西南方,邹凡尘要返回凤景城,势必要从和岐州附近经过,这时候出手把邹凡尘挟持到安若王府去,是最省事的做法。
元恺想了一想,在问过李管事人手情况之后,才道:由咱们派人尾随,劫持邹先生去王府,这做法,不合适,缺少尊敬,会引起邹先生的反感,想他帮咱们做事就难了。
李管事倒是对王府一片赤胆忠心,觉得放弃这样一个机会,太可惜了,劝小世子把握机会。
元恺道:我没说放弃这个机会,只是不能照你那样行事。咱们派三个人尾随邹先生返回,当确定子濯先生会经过和岐州附近时,叫一个人快马加鞭赶去王府报信,让我父亲另外派体面人手,去各条道上「迎接」邹先生,剩下两人,一个继续尾随,另一个各方策应,往来通报。
李管事听了,大为佩服,觉得小世子身为王府第三代继承人,跟在世子爷身边学习管事才两三个月,考虑起事情来,便这等周全,比他这个办事办老了的人都想得周到,真是苍天有眼,王府后继有人啊!
扶柩队伍并没有在县城里歇宿,而是穿城而过,他们这一路上都是日夜兼程,大家轮流赶车和车里休息。
母亲去后,时倾终于大哭了一场,心头郁结稍解,等队伍出城之后,他才渐渐止了哭泣。
元恺除了去跟李管事议了一回事之外,其他时间都陪在时倾身边,他能理解时倾的悲痛,没有出声相劝,只是默默地陪伴着。
在时倾需要的时候,递水递茶递帕子,间或,轻轻搂一搂时倾的肩,传递着「五姨不在了,你还有我」的关怀。
等时倾慢慢从悲伤的情绪中缓过劲来后,悄悄摸了摸左腕上的红痣。
不知是因为有了心理准备,还是已经经历过多次,那灼痛感并不如何剧烈,一痛即逝。而在那一痛之中,随离在现身的同时,已经施法让元恺睡了过去。
帮我个忙不等随离开口相询,时倾已经抢先说话,可说了一半,他又停住了:随离刚说过,不能随便施展法术的。
还是随离主动问要帮什么,时倾才道:我本想让你帮我给邹先生捎个信我忘了你不能随便出手帮我,算了,当我没说。
第26章
随离送信一去无踪
随离送信一去无踪
随离呵呵一笑, 道:这有什么不能帮的?信呢?
时倾倒疑惑了:你不是说你一出手便要引起因果紊乱,世界崩塌吗?
送个信而已,不需要法术啊, 我可以像普通人一样, 走着去,走着回来, 只要全程不动用法术,就没事。阿离本来就是你的小厮, 给你跑腿送信, 是份内之事。
尽管随离脸上总是带着微笑, 不过时倾觉得, 随离此时, 是真的高兴, 跟他平时礼貌性的微笑不一样,便问他:给我跑腿,有什么可高兴的?
随离笑呵呵地道:能给你跑跑腿,说明我还不算一无是处。
这话说得, 卑微得有点不合随离世外高人的身份。不过时倾没有心思精力多想, 车厢里没有纸笔, 又狠不下心来咬指血书,便叫随离给邹先生带个口信, 让随离把自己在王府的处境告诉邹先生, 请他伺机出手搭救自己。
自己孤身一人,还手无缚鸡之力,周围却围着二十来个王府府兵, 想从这二十来个府兵的眼皮子底下逃走, 谈何容易?随离不能出手, 他只能向邹凡尘求助了。
随离开离之时,已经解了元恺身上的法术,元恺一边打着呵欠,一边揉着眼睛,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时倾瞧着可怜,便从衣箱里拿出被褥,铺地车板上:阿恺,你困了,就睡吧。
不困!元恺兀自强撑着,坐到时倾身边:我陪你。
看见元恺俊朗的面容上,两个乌黑的眼圈,还强撑着要陪自己,时倾心头自是感动的。他先侧身躺到被褥上,道:我也累了,咱们一起睡。
你终于想睡觉了?自从五姨去了,你就这么干熬着,叫你去睡,你又说睡不着。看着,就叫人心疼。
元恺说着,欢喜地从衣袋里掏出一粒药丸,递到时倾面前:上路之前,我叫人配的安神助眠的丸子,正想着怎么哄你吃一丸,好生睡一觉才好。如今你自己觉得困了,想睡,真是再好没有了。你吃一丸,可以睡得更好些,对身体没坏的。
时倾就着元恺的手,就着水囊里的水,把药丸子吞噎了下去。虽吃得满嘴的苦味,却感受到元恺深深的情意。
元恺服侍着时倾吃了药丸子后,躺到车底板上睡,他才躺到在时倾身边,在时倾耳边劝道:我真担心,你这么一直熬下去,把人熬坏了。小倾,五姨走了,你要把心放开一些,不要让五姨走得不安心。
车厢里位置狭窄,两个人并排躺着,不免身体相挨。可元恺非凡没有趁机搂抱,反倒把身边往旁边挤,尽量不碰触到时倾。他喜欢时倾,一心只想着为时倾好,并不想趁这样的机会,占时倾的便宜。
感受到元恺的情意,在睡过去之前,时倾还在想:这世上,除了他母亲,也许,元恺是对他最好的人。只可惜,元恺背弃了儒学,他们不再是志同道合的同路人。虽然,他不能喜欢元恺,但元恺依旧值得他拼命努力,在不伤害王府的前提下,打消、阻止、破除王府的谋逆行动。
这才是对安若王府救命之恩的最好报答。
许是吃了安神药丸的缘故,也有可能是随离答应送信,终于联系上了邹凡尘,心头没那么六神无主的缘故,时倾在摇晃的车厢里,想着想着,终于沉沉睡了过去。
时倾想不到,邹凡尘的路祭,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当他们每每将要进入一座稍大的城镇时,都会有人前来路祭。
开始的时候,还仅限于柴门弟子,后来,一些跟柴门无关的当地儒生儒士也慕名前来路祭。并且,越往金川行进,前来路祭的儒生儒士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