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看不惯她的工作人员又嘲讽道:看来就是不懂,连怎么选石料都不会,看这么久连一块都挑不出来,不知道来参加比赛干嘛。
其他之前为宋梨说话的工作人员也都不开口了,因为他们确实看不懂宋梨在干什么。
事实上宋梨在筛选石料,她发现比赛原石仓库里的料子和昨天练习厅里的料子差不多,基本上都是场口很正表现很标准的料子,拿起来看一眼就能知道大概价值多少,自然也能看得出来涨不了太多,所以看了半天一块也没选。
她昨天找姜久久打听过初赛的晋级线大概是多少,虽然每一届的晋级线都不一样,但是基本上都在2050万左右,表现好一点的可能达到八十万,比较宽松的组可能十几万也能出线。
宋梨把自己的目标放在了一百万 ,决定卡在这个价格以内,不要超出去太多,免得太显眼。
她从价格低的区域开始查找就是因为这部分的石料更好判断价值,鉴定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少,虽然底价低起涨的可能性也低,但只要找到一个就是大赚。
在别人看来宋梨在走马观花,实际上她看得非常认真,被她略过的都是没有潜力的料子,被她挑选起来的则是有一点赌头的。
宋梨检查的速度飞快,一个小时多就快把一万到三万这个价格区间的料子全扫完了,就在她快要逛完最后一个装着底价三万料子的柜台时,她终于停住了脚步。
宋梨拿起一块水泥皮壳的料子,第一次打开了手里的照灯,正在屏幕前坐着的工作人员一个激灵,快速把拍摄宋梨的镜头放大。
屏幕上宋梨正在照灯检查这块原石,工作人员们跟着她手上的动作一起观察这块料子的照灯表现,然后发现
毫无表现,平平无奇。
不透光不显色棱角不分明,还是个水泥皮。
怎么选这块看这么久啊,这不就是个白丘坎的山石吗?而且还没出色。一个戴着帽子的工作人员疑惑道。
白丘坎是知名的大场口,其中最出名的是水石,它的山石也很好辨认,全都是水泥皮,但是山石远没有水石名气大,因为大家都知道,翡翠离不开水,成长于带水矿区的料子,种水质地也会更好。
水石一般照灯后就没什么色,因为是种水料,无色,只会透光比较好,水头长。
但是山石不是,山石大多是色料,色料照灯肯定是有颜色表现的,如果没有的话那说明这块必垮。
所以这种照灯没有色的山石基本不会有人选,选了也是赔本,更何况这块还不是一万,而是三万。
我就说她不懂吧,这种料子还用得着拿照灯看这么久吗?另一人冷哼道。
原石仓库内的宋梨并不知道自己一举一动都在引发着讨论,她还在认真照灯,翻看检查着手里的水泥皮原石。
这块料子确实是白丘坎的山石,但是不是老山石,而是新场口的料子。
老场口和新场口的山石一样,都是水泥皮,但是新场口的色料和老场口色料不同,新场口的有雾层,而且很厚很厚,基本完全照不透,照下去就是普通的黄光,并且还不吸光,看上去就是一副垮相。
但是雾层之下一定是很浓的色。
新场口是才出没多久的,因为没有出过什么很有名的石料所以一直没什么人关注,大都以为和老场口的山石差不多,毕竟这两个外表也很相似。
宋梨曾经研究过好一段时间,最后发现判断到底是新场口的山石还是老场口的山石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用照灯照原石横截面最小的那面,从上往下照,如果能看出淡淡的紫,那就说明是新场口的料子,并且切开肯定是满色料。
如果照下去没有颜色,那就是老场口的料子,如果照下去是明黄色,那也是新场口,但是切开不会涨。
老场口的料子没有雾层,照下去有颜色那就有,没颜色那就没有。
而新场口有雾层,雾层会吃色不好分辨,但是侧边横截面最小的那一块雾层是最薄的,可以通过观察那里来判断料子是否有色。
有色的料子之所以会呈现紫色,不是因为下面是紫翡,而是里面的色料上层有特殊的紫雾,所以只要能看到微微的紫,就说明这块料子稳了。
这种料子切开基本都是至少涨十倍,视料子本身的种水而定,哪怕是最普通的豆种,,满色价格也不会差。
宋梨将照灯压在侧边皮壳上,仔细辨别着从皮壳下透出的光芒,确定看到了淡淡的紫后才关掉照灯,将这块捡到的宝放进篮子里。
三万以下的区域逛完了,她接着开始挑旁边的五万区。
这里有趣的料子一下变多了,宋梨才逛到第一个摆台前就停住了脚步,手里捏着一块拳头大小的红褐色原石,再次打开照灯开始检查。
因为刚刚基本上所有工作人员都觉得宋梨在胡乱挑选,所以此时看她的人少了很多,为数不多的几个依旧在观察的工作人员发现她一反常态,没过一会儿又挑了第二块原石,再次好奇地拉近镜头。
诶?她这回选的料子看上去还行嘛,是个红褐皮的。放大镜头画面的工作人员说道。
另一个也凑过来看,然后可惜道:哎呀,可惜了,这块下面有藓,要是进去了可就垮了,这块赌性有点大,不知道她会不会选。
宋梨左手打着照灯,仔细绕了皮壳一周,手里的这块料子通体红褐色,照灯打下去也是红色,但是不是说明底下是红翡,也不是有红雾,红色只是这个皮壳映射下去的颜色。
红褐皮一般都很薄,透光性很不错,再加上透色,会让人误以为下面是红色的玉肉,但其实不是,基本上都还是白色玉肉,从翘口的地方就能看见一点点露出来的白色物质。
红褐皮一般打灯压下去吸光效果不错的话就说明料子种水也有保障,宋梨手上这块就是,压下去吸光效果十足,但是这块料子皮壳上有好几处藓,右下角更是有一个藓包,足以让看上这块料子的人望而退却。
众所周知,翡翠一怕裂二怕藓,但是藓也有不同,如果藓浮在表面上,那就有可能进去有可能不进去,需要靠赌,没进去那就大涨,进去了那就大垮。
如果藓不是浮在表面,而是照灯压在皮壳上才能看到下方有浓雾一般的黑藓,那就肯定是内部藓,必垮。
如果发现皮壳表面上就拿着面积很小的藓点,那就有可能会进去很深,形成藓带,会割裂原石的形状,影响一部分价值。
但宋梨手上这块红褐皮料子的藓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它看上去像是浮在皮壳表面上,但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藓其实是在皮壳内部,它不像皮上藓那么显眼,却也不需要照灯才能看见。
这种藓是皮中藓,是活藓,活藓不仅不会长进去,而且藓下面的种水会很好,有化冰的概率。
这块红褐皮原石棱角分明,藓包位置有油性,旁边有淡淡的白色物质,代表下面会飘蓝花。
宋梨照灯压在藓包上面,果不其然可以看见灯光下隐隐约约的蓝色。
她收起照灯,将原石放进篮子里。
可以,又多了一块保底冰种的料子!
总控室里的工作人员已经不会感到惊讶了,大概在宋梨拿起这块料子的时候,大家就已经猜到她最终会选择放进去。
刚刚专门放大宋梨视角的工作人员又再次默默缩小窗口,决心还是继续观看其他比较正常的选手。
宋梨半天不开张,一开张就立刻挑了两块,一下子让她心情大好,开始慢慢寻找最后一块属意的原石。
大概是好运一下子用光了,她从五万区域的排头逛到排尾,才终于又找到一块感兴趣的料子。
宋梨把右胳膊挎着的篮子随手放在原石堆上,手里拿着一块隐隐泛红的原石。
和刚刚那块红褐皮的不一样,这块原石是蜡皮壳,蜡皮壳原本是红色的,但是脱落了不少,脱落后下面是非常稀薄的皂石,皂石底下会有白沙,所以红色变得不太显眼,乍一看上去还以为是白色皮壳的石料。
她怎么又选了一块红褐皮的?刚刚观察宋梨的工作人员口嫌体正直,虽然嘴上说着不再看她,但还是忍不住偷瞄,这一偷瞄就看到宋梨又拿起一块料子,再次放大屏幕发现又是块红色的。
这不是红褐皮,这是红蜡皮,你没看蜡皮都掉的差不多了吗?另一个工作人员回他。
可是红蜡皮不是安沙的吗?安沙的蜡皮
那个刻薄的工作人员嘲讽一声:可能只是知道个蜡皮,但是不知道蜡皮之间也有区别吧,红蜡皮只有安沙才有,而且白送都没人要。
蜡皮分很多种,其中红蜡皮是安沙的特产,但是并不是什么好货,切了基本必垮。
因为它水头短种嫩容易变种,从红蜡皮原石面世以来,还没有出现过一次奇迹。
可能可能是认成红褐皮了吧,哈哈。守在电脑屏幕前的工作人员讪笑道,再次缩小了宋梨的窗口。
宋梨压灯观察着手里的红蜡皮石料,这块料子边角圆润,皮壳还是红色,确实长得很像安沙的红蜡皮,但是它也确实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