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要研究怎么协调处理他们的动力分配,怎么让他们之间配合工作……”
研究所在阎解的指导下,开始了动车组技术研发工作。
阎解成知道这又是一个艰难的任务。
要知道动车组的设计要求,是打破了一往机车车辆的基本概念。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重头开始。
车体、转向架、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牵引控制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等都是需要突破的。
特别是网络控制系统这个还需要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不然光他们研究所是万万不可能实现的。
还有阎解成说的车体轻量化研究,这些都不是他们一个研究所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基本材料科学的突破。
当然了,对于联合研发、技术合作,研究所还是很熟悉。
这些工作,自然有人都做。
大家对于跟研究所的合作,也是很乐意的。
毕竟,阎解成他们研究所务实、求真、高端、有钱的形象早就传遍了整个圈子。
这两年,阎解成也跟着所里专家认真学习,努力的汲取知识,靠着他那变态的学习能力,现在不敢说是全科精通。
但是,至少在土建、轨道、机电、机械几个行业里,也都算得上是翘楚了。
12月底。
交通大学给他发来了聘书,聘任他为交通大学的教授。负责教授铁路工程技术、施工安全管理专业课程。
阎解成想了想,便也就答应了下来。如今到处教师力量单薄,大家都到处拉人。
他们所的很多专家都收到了各个大学的聘书,阎解成也没有阻止。
毕竟,教学相长这也是一件好事。
只要不耽搁研究所的工作就好。
阎解成他自己的课程,加起来一周也就一天时间。
到时候将课调一调,安排到同一天,对他也没有多少的负担。
再说了,教育工作本身他就很热爱,所以也没有什么好拒绝的。
家里,阎埠贵听了阎解成在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后很高兴。
他是传统的知识分子,自以为书香门第。
这些年,阎解成虽然干的挺好,让他脸上挺有光。
但是他一直觉得自己这书香门第的传承就要断了。
如今阎解成开始做教育工作,让他看到了一种传承。
仿佛这一刻,阎解成也成了他目中的读书人。
阎解成这边没,想到他刚答应下来。就被人抓了壮丁。
原来,这些年教材遗失的很严重。今年刚刚恢复高考,学校招了500多人。眼看着春节过后,学生就要来上课,学校却没有教材。
所以学校急了,便组织人员进行教材的修编。
阎解成知道这件事以后,再细细的想了一下,便在他们研究所成立了一个教学管理中心。
专门负责教材编制,教学研究工作。
毕竟阎解成知道,过几年研究生培养工作就要开始,他们研究所到时候也可以招收研究生。
所以这个时候,成立一个教学管理中心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那些刻苦有努力的打工人不用白不用。
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域。
做什么事儿,都要有长远的眼光。
这样到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可以有组织、有纪律、有准备的接收免费打工人。
办公楼、宿舍楼这些啊,都要纳入到接下来两年,研究所里的基建项目中。
毕竟,如今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一千五百多人,有资格指导研究生学习、研究的不下于一千人。
说实话,目前全国就铁路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不管是从质量,还是从数量上来说,阎解成他们所都是首屈一指的。
他们所要是摇身一变成为高校,那也是能挤到全国前十的。
只不过是比人家少了一些历史而已。
言归正传,所有的专家一人招两三个研究生,不过分吧?
这样一来,至少需要七八百个宿舍。
虽然这年头,一个宿舍住四个人很正常。可他们研究所目前也没有这么多的宿舍啊。
所以一定要提前部署,早做准备。
第242章 新的时代来临
78年2月6日,除夕。
阎家人都跑在四合院阎埠贵那边。
今年的春季,与往年格外的不同,有股子说不出的喜庆。
如今,大家的生活条件有了一些改善。
贴对联、门神这些以前的就习俗也渐渐的恢复了。
大家对春节也比之前更重视。
阎埠贵一大早跟安安俩人,将家里吃饭的八仙桌搬到了院子里。
红纸昨天早就买好了。
阎埠贵看着安安说道:“大孙子,来看爷爷是怎么写对联的。
你说你,跟你爸当年一个样子。这毛笔字练了好些年,写出来的字还跟鸡啄的一样。
咱们中国人啊,就要用毛笔写字,这就叫规矩。”
这个时候秦淮茹从院子外面走进来,手里还拎着小半袋白面。
看见阎埠贵这副架势,便笑着问道:“三大爷,您这是准备写对联了呀。
今儿,您可得给我家也写一幅。在咱们院里呀,就您是文化人。
这如今大家都贴对联儿,可是要劳累您了。”
阎埠贵见是秦淮茹,便笑道:“是秦淮茹啊,你稍等等。我现在写了你就拿进去吧。
嗨,你说这么多年没写了,我这不手痒痒吗,所以便准备给大伙免费写点对联,让大家也乐呵乐呵。”
阎埠贵说完,便开始写对联。
写完便交给秦淮茹,说道:“秦淮茹你看看,三大爷这字儿怎么样,不比以前差吧?”
秦淮茹哪能看的出来这毛笔字儿的好坏呀。不过嘴上却说道:“嘿,三大爷看您说的,您这一个文化人事,您问我这不是白瞎了吗。”
阎埠贵笑着说道:“你喜欢就好。淮茹,这两天我看棒梗这孩子回来了。怎么样,找着工作了吗?”
秦淮茹听了这话,一脸无奈的说道:“唉,这孩子我前些天去街道找人,给安排了一个扫大街的工作。
可他居然不愿意,天天给我甩脸子,说是嫌丢人。
三大爷您说这工作,哪有什么丢人的嘛?”
阎埠贵笑了笑说道:“先干着呗,如今回城的青年这么多,有份工作多难得。”
“唉,谁说不是呢。
那行,三大爷您忙,我这先回去了。”
秦淮茹说着还示意了一下自己手里的面袋子,说道:“一家人还等着白面包饺子呢。”
如今虽然物资短缺,但人们在困顿中却对年夜饭有着超乎寻常的重视。
这就让那些处于无米之炊窘境的家庭主妇们为难了,有时她们要倾全年之力来准备这个隆重的仪式。
像秦淮茹这样一次小半袋白面包饺子,可是很多人家不敢想的事。
富强粉的饺子可是很多孩子惦记一年的事。
阎解成两口子,这会还在百货大楼采购年货呢。
没想到百货大楼,居然在门前广场设立了年货摊点。
这摊点白天彩旗招展,夜晚灯火辉煌。
楼内各层商场,也是张灯结彩,一楼大厅还破天荒悬挂起了巨幅春联。
常可欣见有出售的服装,看着那些旗袍和各色童装挪不开眼睛。
毕竟,她十几岁的时候穿过一些裙子,后来因为一些原因都是跟大家一样。
一直都是那些宽大的衣服。知道两年前,她才敢去友谊商店,买一些好看的衣服。
不管那个年代,女人怎么可能不希望将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所以,这会她看着这些旗袍心里还是痒痒的。
阎解成见了,赶紧说道:“买,都买下来。”
毕竟,是旗袍哎,自己还没有试过。
常可欣感叹道:“真好,真是不一样了。老公你说以后一直这样该多好。”
阎解成挨着常可欣说道:“以后会一年比一年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