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老两口觉得自己这个二儿子,如今是有房子有工作,挣得还不老少。
找儿媳妇,那眼光变得高了不少。
一开始俩人很喜欢轧钢厂的广播员于海棠,可人家嫌弃阎解放是个傻大粗。
阎解成暗自庆幸还好没看上,不然以后有的是是非。
那姑娘阎解成记得也不是个省事的主。
真要进了他们阎家的家门,估计有的忙了。
老俩口选来选去,最后挑中了一个在火车站卖票的姑娘,叫薛佳文。
阎解放与这姑娘俩人王八看绿豆,瞅准了眼。
没多少日子,便已经眉来眼去的了。
三月,阎解成迎来了人事调动。因为地铁工程主体结构已经完成施工,后面的都是一些装修跟调试了。
所以他这个总设计师,也就没什么用了。
所以,便被免去了总设计师的职务。
接着便任命他为部里机车车辆管理局的副局长,当然了还有个括号主持工作。
当然,一开始阎解成是拒绝的。
毕竟,他一个搞线路的,做工务的人,怎么能去人家机务那边。
跟木易主任,反复的说了自己真的不懂机车车辆。
可,木易副主任只说了一句。
“听说,阎同志,学习能力强大,有些过目不忘的本领。”
阎解成听了,也是无法。只好答应了下来。
自己心里想了想,反正是让他当局长去的,又不是要他自己干研究。
怕什么?
自己毕竟知道以后机车车辆的发展方向,给他们制定好大方向,相信还是会有不错的成绩。
部里机车车辆管理局自从66年以来,便处于半解散的状态。
所以,他这也算是不以卑鄙委以重任了。
阎解成走马上任后,发现工作是真的千头万绪。
好在后世人说了,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是重点就是一根线。
局里的工作重要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展机车车辆。
阎解成梳理了一下,现在的机车。
主力当然还是蒸汽机车了。
别嫌弃技术老旧,可就是因为老旧,才显得稳定啊。
像今年刚退役的006号蒸汽机车,设计速度每小时可以达到100公里。
当然了,这也就是改装加仿造的人家日不落的。
如今,各个干线上的主力还是国庆号。
技术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构造速度只有每小时70公里。
与人家二十年年前的产品都没有办法比较。
着实是落后了一大截,看来以后是有的忙了。
这机车诞生于1950年9月,是送给国家成立后第一个国庆的珍贵礼物。
这份继续当然是弥足珍贵了。
当时,国家成立后,国家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经济百废待兴。
急需铁路尽快提供能够多拉快跑的机车,国庆号蒸汽机车即诞生于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这台机车上线后不久,就投身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
往返前线运送战备物资,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还有就是是56年研制成功的,前进型0001号蒸汽机车,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
经过六年的努力,速度提升了一点点啊。
当然了,它的功率却是提升了不少。
它属于国产蒸汽机车中产量最高、牵引功率最大的蒸汽机车。
是国家机车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可以说是见证了国家铁路牵引动力发展的过程。
阎解成看着局里的档案,这些蒸汽机看完,又看起了电力机车。
毕竟,他知道未来是属于电力机车的时代。
58年研制的铁路干线主型客货两用电力机车6Y1型,设计时速为90公里。
66年,又对6Y1型电力机车进行重大技术改造。
用半导体整流器替代了原来的引燃管整流。
今年,这机车被正式定名为韶山1型机车。
可以说是我国自行研发制造的第一代电力机车。
阎解成听说这车已经在宝成铁路上投入运用了。
他知道,这机车将成为,我国接下来二十年,干线主型客货两用电力机车的代表。
当然了,京城地铁也是采用的这种机车,这还是阎解成当初拍板决定的。
阎解成找了很多资料,终于找到了它。
东风4型内燃机车。
没得跑了,这应该就是他接下来工作的重点了。
因为阎解成知道这机车后世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绿皮车!
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啊。
按照局里的档案记载,66年部里便要求滨城厂进行研制。
部里当时是很重视的,可惜被耽搁了两年。
阎解成觉得自己的工作,就是要从这个绿皮车开始。
阎解成觉得应该联合第一机械部部门,八方厂这些单位一起搞,搞他个大会战。
搞出一个可是使用几十年的机车。
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局里的工作理顺。
通过各种博弈妥协,阎解成终于是将局里的那些在扫马路的专家重新请了回来。
这才在五月中旬马不停蹄的赶往滨城。
他要去调研,去蹲点,去现场解决问题。
滨城机车厂也算是老厂子了,还是洋务运动的时候搞的形象工程。
厂里有机械加工车间、机车车间、动力车间。
设备很是五花八门的,有鹰酱吊车、小日子压力机、车床,还有一些毛熊的设备。
总得来说就是一个大杂烩。
阎解成听着厂长骄傲的语气介绍着这些设备,也是一阵头大。
这玩意生产出来,公差得多大?
不过他也知道,这年头的工业生产都这个样子。
什么公差?
根本就没人在乎!
有的用就不错了,哪能要求这么多。
阎解成见厂里的氛围还是不错的,搞活动没有耽误太多的生产时间。
也不仅对这厂长心里倾佩。
一般人还真顶不住这个压力啊。
阎解成待了两个月,便回来了。
现在影响研发的主要不是厂里的问题,是材料跟不上啊。
材料不突破,多好的设计都是白搭。
这些厂里的设计师跟工程师,都是在反复尝试用现有的材料,做出优秀的设备。
困难确实不少,工业上的难题,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阎解成别的忙帮不上,只有想办法提高了这些人的供给。
让他们吃的好一点,可以多干点活。
八月初,阎解成回到部里就去找木易副主任。
提高这些人的待遇,是要部里军管会通过的,可不是他一个小局长就可以搞定的。
木易听了研发进度,也是一脸的头疼。
听了阎解成的要求,也没有打包票。
只是说了一句他尽量争取。
阎解成也知道情况复杂,这些事不是木易一个人说了算的。
便也不多待,告辞离开了。
从八月开始社会越发的稳定了。
那些活动没有一开始那么暴力了,那些年轻人大多数也都被一一清理出权利机构了。
随之而来的是那些躲在后面的人,开始站出来收获胜利的果实了。
这些人大多数虽然屁股坐的很歪,可也不会像那些年轻人一样。
动辄让人要死要活,令人恐慌不已。
八月底,京城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
阎解成正是心情大好的时候,这天下午,阎解成还在办公室,却接到了方阿姨的电话。
“小阎啊,你赶紧到总部医院,罗老要不行了。”
“什么?好,我这就马上来。”
阎解成放下电话,便赶紧往楼下走去。
他心里有些疑惑,前天他刚看过罗工,老人家身体虽说不行,可也不至于……
阎解成快步走到汽车那里,发动汽车便开出了总部大院。
阎解成当了局长后,走了专门的配车,可他还是没有要司机,都是自己开车。
十几分钟后,阎解成到了总部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