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东旭不忿的说。
一旁的秦怀茹默默的做着一件婴儿的衣服,没有说话。
贾张氏应和道:“我儿说的对。要是我儿当时在,他阎解成提鞋都不配。
瞧把阎老西两口子给能的。
也怪他阎家运气好。以后这老阎家在院内怕是要抖起来了。
你是没看到,那阎解成还是你们厂的劳动模范。
那奖状都贴在墙上呢,你也没跟我们说说这件事儿。”
贾东旭不耐烦的说道:“有什么好说的?那劳动模范是我不想要。我要想,早都是我的了。”
“我儿说的是,咱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赶紧淮茹再生一个大胖小子才是正事。”
贾张氏说完,转头看了看秦淮茹鼓起来的肚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秦淮茹自从怀孕后,便喜欢酸的。这和怀棒梗时一模一样,这一胎肯定也是个大胖小子。
这儿媳要是再生一个大胖小子,自己也算是对得起老贾家了。
一旁的秦淮茹只是默默做自己手头的事儿,也不插话。
她是一个传统的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恪守着千百年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
丈夫说话,就算再离谱,再不认同,她也不会去反驳。
只是心里忍不住哀叹:自己这个婆婆跟丈夫,也不知道把自己日子过好。
一天尽瞎想着别人家的事儿。
人家的日子过得再红火,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她只盼着,今年东旭能够在工作上上上心,再升一级,涨点工资比什么都强。
这眼看着家里又要添一口人了。日后的开销又大了。就这点儿工资,到时候还怎么过呀?
对面的易中海家,易中海心情低沉的一个人喝着闷酒。
他是真的心里苦闷。
今天刘海中和阎埠贵一口一个育儿经,着实让他羡慕嫉妒恨。
平日里,他装作若无其事。和后院的聋老太太俩人一起,说人家刘海中、阎埠贵。
说人家父母不慈儿女不孝。
只不过是两个绝户的阿Q精神。
大抵心理是你们虽然有儿子,辛苦的拉扯大,却也不会给你们养老,说到底大家都一样。
但是,今天他破防了。
阎埠贵那副骄傲的神态,刺穿了所有的伪装与虚假。
“老易,不要在喝了,注意身体。”
一大妈叫一大爷一个人喝闷酒,已经下去半瓶了,提醒道。
是啊,自己不像阎埠贵,得珍惜身体,不然老了都没人照料。
这样想来,心下更是苦闷。
但,还是将酒收了起来。平复心情后,说道:“不喝了,我再也不喝了。”
一大妈见状,也知道他心中苦闷。
对易中海道:“都怨我,都怨我。没能给你生下一儿半女。
要不我们收养一个吧?老易!我娘家弟弟有个小儿子,家里实在困难,养活不起,要不我们抱来吧。”
易中海不满道:“你以后不要再说这种话了。
我们不是说好了吗?让东旭给我们养老。
这孩子是个听话的,肯定能够好好的给我们养老的。”
“东旭是个好孩子,他媳妇儿秦淮茹人也不错,挺勤快的家里面里里外外都收拾的麻麻利利的。
就是贾家嫂子,是个不好处的。到时候她要是不让东旭给我们养老。
那我们可怎么办?”
一大妈担忧的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易中海摆了摆手,不在意的说:“贾家嫂子是个势利的人,其实没什么城府,好拿捏的。”
又想起什么,叮嘱一大妈道:“你明日给后院的老太太,割点肉做顿好吃的,把老太太照顾好了。”
“这老太太也是的,嘴也忒馋了。这年月,天天吃吃肉,谁家遭得起?”
易中海细声安慰道:“我不是说了吗?我们照顾老太太,是给院里人做个榜样。这样以后让东旭照顾我们大家也没话说。”
“老太太跟你说的。你怎么想的?柱子那孩子我瞧着不错,他爹又跟着白寡妇跑了。
平日里没什么依靠,都是你帮着他张罗。这孩子我看是个有良心的。
要不咱们还是考虑考虑吧?
东旭这边我实在觉得有点不靠谱。”
易中海耐心说道:“柱子这孩子,心性是好的。就是嘴太坏了,老闯祸,老惹事儿,不是个沉稳的人。
东旭呢跟着我学钳工,在厂里也很尊重我,咱们还是把东旭放在首位吧。
柱子这边我们也要继续帮,以防万一。”
第49章 七月
易中海这边越想越不对劲。索性跟一大妈去了后院,找老太太商量商量。
要知道他们的养老计划其实有最重要的一环。
那就是拉着刘海中跟阎埠贵一起。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三个大爷一起才能控制整个大院。以后不管任何人养老,都只会也只能听他们的。
俩人没一会儿便到了聋老太太屋。
龙老太太这会儿也不装聋作哑,神色淡定,对着易中海夫妇道:“我知道你们两口子大晚上不睡觉,到我这里做什么。
也是咱们大伙儿看走了眼,没想到这阎埠贵家老大还真的立住了。”
“是啊。
以前我们在院内说父母不孝,儿女不孝。
这话可以糊弄糊弄院里其他的孩子。
但是,阎解成变了。
比以前更精明了,这些话肯定蒙不住他的,所以阎埠贵肯定是不可能。”
每次刘海中打打儿子。
聋老太太跟一大爷总会有意无意的说:父母不慈,儿女不孝。
这话终归传到刘海中儿子们的耳中,小孩子世界观没有健全,哪有什么分辨能力,慢慢的就这样被别人带偏了。
同样的算计当然也不会放过阎家。
只是如今阎解成的横空出世,打乱了他们的布局。
聋老太太看得通透,对易中海说:“有些事儿不可为,不要强求。强求不得呀。”
他知道易中海不仅是要找个人养老。
他更是要找一个把他一直当一大爷对待的人。
“要我说,东旭跟傻柱都挺好的。一个孤儿寡母,傻住这边,过两年雨水也嫁出去了。
他们也是你打小开始长大的?不会出什么岔子的。
所以啊。有没有阎埠贵,其实影响不大。”
聋老太太又是给一通分析。更是将他们选养老人深层次的原因,透露了几分。
所以说人选上,他们只考虑孤儿寡母或者像傻柱这种情况的。
这些人都好拿捏,他们不仅是给自己选养老的人。更是想给人家当爹呀。
一大妈半天没说话。
她一直不赞成一大爷的主意,她和老易才刚40岁。
抱养一个孩子扶养长大,怎么的也比让旁人来养老来的靠谱。
可是老易被聋老太太忽悠瘸了,一直想着怎么让别人给他养老。
三人最后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能静观其变。
顺便拉拢拉拢阎解成,毕竟这阎解成是如今年轻人里面最有威望的了。
不管院内人心如何纷纷扰扰。
总是挡不住时间的流逝。
七月,太阳炙烤着大地。
傍晚,太阳落山,男人们穿着大裤衩,背心,摇着蒲扇,带着小马扎,在路边下棋。
院内,女人们坐在一起闲聊。
阎解成开着房门,方便让风吹进来。
他坐在案前研究着后面的施工方案。
这工程眼瞅着马上要结束了。他们铺设的线路跟倒岔需要进行全面精调。
这些工作都需要他全面统筹安排。
协调人员,分派任务,这些都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需要拿出最合适最优秀的方案,将有限的条件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一阵写写算算,阎解成烦躁的将笔插回了笔筒。
罗工已经走了一个月了,所以工地这边的线路项目,都是由他负责。
虽然后世他负责过类似的项目,可这毕竟这是建国后十大重点工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