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 大明国师 > 第916页

第916页(1 / 1)

('

不过如果战斗真的到了二十步的距离,说实话即便被弓矢射透也无所谓了。

而后,朱棣和朱能又对照着使用明军的制式腰刀,对棉甲和扎甲进行劈砍,光是劈砍,棉甲和扎甲的抵抗效果几乎是相同的,没有看出来明显的区别,只有换了长矛进行戳刺,才能看出来区别。

扎甲能够近距离抵御长矛的戳刺,但棉甲只有部分区域能做到,也就是甲叶比较厚重的、被重点保护的上半身躯干部分,而手臂和大腿这类地方甲片不够多也不够厚,因此长矛还是能够造成有效伤害。

如果光是进行到这里,那么棉甲显然是属于只有劣势没有优势的低配产品。

但接下来的测试,就让朱棣等人颇为惊喜了。

扎甲最惧怕的就是钝器,往往是扎甲没事,里面的人已经被砸的不行了,但棉甲的抗钝击测试,却是效果非常显着。

无论是流星锤还是骨朵,打在棉甲上面,棉甲都能有效地吸收钝击伤害,保护里面的士卒。

棉甲在抗火器方面的测试,同样效果不错。

铅弹在近距离能够有效地贯穿扎甲,但却无法贯穿甲叶更少更薄的棉甲,因为棉甲上面的另一层压实的厚棉片,能够充分地吸收铅弹的动能。

一番测试下来,朱棣对于是否选择新式的棉铁复合甲,作为北方明军的列装装备,心里也有了数。

扎甲作为宋辽金夏时期重装战士的巅峰之作,属于是军备竞赛下的产物,大家都在堆甲冑的防御质量,靠着铁罐头兵团在战场上做胜负手,如果你不把扎甲造的更结实,就会处于明显的劣势。

但如今时代不同了,这个时代的大明,周围已经没有类似于辽金夏之于宋的对手,所以甲冑的防御力只要差不多就行,不需要做到完美,完美是需要极大成本的,而列装普通士卒的甲冑,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选项是性价比。

而且,棉甲除了能够在北方进行保暖,从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来看,抗火器也是一个重要的亮点。

因此造价只有扎甲四分之一的棉甲,在抗劈砍上跟扎甲相差无几,抗穿刺上略逊一筹,但在抗钝器和火器上,则有着更加出众的表现,再结合最关键的性价比,就显得足够诱人了。

“现在京营的披甲率大概是八成,其中四成牛皮甲、二成铁甲、两成扎甲,如果二十万人都换装棉甲的话,需要多长时间?十年?二十年?”

这个问题,显然是朱棣随口问的,其一是京营根本不需要全部披甲,其二是对于冷兵器时代来说,现在八成披甲率,虽然是牛皮甲和铁甲、扎甲混合,但也已经属于精锐中的精锐了。

另外,朱棣也没问多少钱,因为棉花和铁块对于国家来说,都是不花钱的,限制甲冑生产的,就是人工数量,一般来讲,熟练工人越多,甲冑生产的速度就越快。

如果是熟练工匠单人负责手搓生产的话,通常一套扎甲,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一年能产出四套,但现实中显然不是如此,如果是集体分工协作,这个效率会高得多的多,一般一个一百人规模的工坊,一年能生产出上千套扎甲来。

“二十万人的话大概五年吧,一年能生产出四万套棉甲。”

姜星火这个答案,显然有些出乎众人的意料。

朱棣原本以为,就算是全力以赴,年产量在一万套到两万套之间也就顶天了,谁成想,姜星火直接给他报了个四万套出来。

“怎么做到的?”丘福有些不可置信。

“三个原因。”

姜星火很快就给他答疑解惑了。

“第一个原因是压实的厚棉片,这个是可以包给江南那边的手工工场来做的,女工都能完成的任务,不需要这边出人手劳作。”

“第二个原因是铁甲制作的甲片,现在除了磨床和镗床外,车床、钻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等工具机工具都已经开始陆续试装了,有了工具机,在甲片加工的时候能极大地提高效率,而且棉甲的甲片,并不像是扎甲那样需要严丝合缝地穿孔,加工工艺因此也简单很多。”

“第三个原因嘛,就是现在合并过来的兵仗局,负责制造甲冑的工坊,以及铸炮、铸铳的工坊,都是流水线作业了。”

“流水线?”

朱棣对这个词感到了好奇。

姜星火直接让徐景昌带他们一起去参观了在不远处的甲冑工坊。

只见甲冑工坊里,负责不同工作的工匠们各自忙碌着,他们身上穿戴的衣服,标志着他们的工匠等级。

姜星火给工匠做的划分,就是技师和技工两种,技师是初级技师、中级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技工则是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不同的级别领不同的基础工酬,然后再根据计件工酬发放奖金。

至于如何评定,主要是根据专业技术水平,而非年龄。

姜星火极为讨厌在一个体制内造成排资论辈、倚老卖老的情况。

虽然在这个时代的工匠,普遍是越老技术水平越高,但也并非全部如此,考核的作用就是把混子筛到他们应该待的位置上。

看到一众人物被拥簇着进来,工匠们脸上神情肃然,动作迅速,显得比寻常更为专注认真。

朱棣很快就看出了门道。

流水线,就是一个技工只负责一个部件,而后交给右侧工位上的技工继续进行下一步。

这样的话,显然是能够极大地提升效率的。

而一些无法进行流水线作业的工作,则是交给了技师来处理,也就是手搓。

没办法,流水线虽然能提升一部分重复工作的效率,但有些东西,还是非手搓不可的。

而每一片甲叶经过技师的加工后,看上去光泽闪耀夺目,让人眼前一亮,显得也十分赏心悦目。

朱棣点头赞叹道:“果然是利国利民之法!不愧是国师,竟然能想出这种法子。”

姜星火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其实他早就给朱棣在奏折里说了,估计朱棣要么是一眼扫了过去,要么是认真看了但没看明白,随后就不求甚解了。

但这种流水线生产的高效率,还是给前来参观的朱能、丘福、茹瑺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简简单单的一个改动,就提高了数倍的生产效率,姜星火的智慧果然是如渊似海。

当然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这样一来,很多制式武器,都可以做到快速批量列装了。

是的,对于一个庞大的帝国来说,如果一件制式武器或者防具,能够五年内列装,那都是可以称之为“快速”的。

而胡元澄负责的由低磷钢铸造的火炮项目,也是不孚众望。

“砰!砰!砰!”

钢炮和铜炮同时进行射击,整个靶场都在震颤。

虽然口径是一样的,但是显而易见的是,钢炮比铜炮有更强的耐久,不断地发射让铜炮的炮管都开始发烫变红,而钢炮却丝毫不受影响。

“不能再打了,再打要炸膛了。”

“停了吧。”

“好东西!”

看着靶场上已经通红的铜炮,和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的钢炮,朱能惊叹道:“要是把这样的东西大批量的列装到军队中,未来战争的胜利必将属于大明!”

虽然朱能很遗憾地没有亲自指挥征安南的战斗,但炮兵在攻坚和野战中所起到的作用,朱能已经非常清楚了,因此他对火器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再加上姜星火的原因,并不像以前那么排斥。

如今见到可以高强度发射而不炸膛的低磷钢火炮,顿时有些见猎心切。

譬如京营神机营里,有一个卫的火炮部队编制,五千多人足够伺候几百门火炮了,真打起仗来几百门大炮一起开火,这画面朱能都不敢想。

“没错!”

朱棣也赞同的点点头道:“以前朕对国师说的火器的未来也只是半信半疑,如今一场场实战打下来,现在就如果让咱们带着这些火器回到靖难的时候,跟平安那些火器部队作战,恐怕就直接是辗轧的打法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