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页(1 / 1)

('

片场是有暴君,但在这之上还有个大小王之别。

那个在片场掌握绝对话语权的选手才是大王,譬如身兼无数职位的徐老爷。

在流浪地球这个剧组里,徐老爷既是最大的个人资方,又是最大资方的大股东,还是荣誉导演、荣誉编剧、1号男主演员、2号男主演员。

以及最重要的一个头衔……二大爷,又称片场最强扫地僧。

凡事到他这里都能罩得住,解决得了。

就是这么叼~

……

好歹是一部初步投资5个亿的大制作,这类大吵闹有一回就已经够够的了。

之后的片场日常又恢复了往日的稀松平常。

转眼已经到了四月最后一天。

徐年正寻思剧组五一放不放假这个特别重要的事情,就碰到了一个新需求。

眼瞅道具妆造正在给自己折腾这个那个的头套,徐年招手发问:“什么戏份啊,怎么还要戴头套了?”

“这个,我不是很清楚,安排下来的。”化妆师有点挠头。

好在孟朝这玩意在门口,有听到这话,赶紧找来了分镜头本子。

“是这场戏。”

“印象中李导昨天好像说过一嘴,说是必须要通过实际的镜头语言展示出角色年龄的变更。”

“似乎之后都得戴这个头套了。”

“……”

听孟朝说完,徐年翻了翻这些分镜头,大概明白了前因后果。

事实上,毕竟是两个世界,不同的人进行的创作。

而且这个世界没有流浪地球这本原著。

所以现在一些小细节上与地球版流浪地球有一定的不同。

一小部分是为了补充人设,好衔接第二部乃至第三部。

一小部分是个人创作思路不同。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毕竟是完全不同的人进行的创作,个人习惯等方面全都不一样。

具体到眼下是怎么说呢……

徐培强这个角色在流浪地球里会有一个短暂的年龄增长变化。

出场是从徐启4岁开始的,这几天徐培强戏份主要拍摄的就是一个时间粒度上的跨越。

也就是说还没怎么进入重要戏份。

而根据陈一凡、李成、庄辉他们的设计,给徐培强角色定位的年纪是中年偏老。

这里倒是其实差不多的,都定位在52岁。

52……

是一个比较老的年纪了。

对现在才24岁半的徐年来说,大了一倍不止,妆造上需要更多的改变。

最重要的特殊设计是……发型。

即:类光头式地中海。

看完这些,徐年已经有了决定,他让孟朝把李成他们找了过来。

接着开门见山的讲说:“这些分镜头我看了看,戴头套合适吗?”

“我怎么感觉反光做不到那么真实啊,而且这头套水平一般般。”

“要不改一改?”

李成也不啰嗦,直接问道:“怎么说?改成平头?”

徐年双手一摊:“我不知道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宇航中脱发之类的设计,我只是觉得,这玩意用不着头套,直接剃了就行呗。”

“找你们主要是想确认一下,剃了影不影响后续的一些镜头拍摄啊。”

“毕竟头发这玩意长出来需要点时间。”

李成当时就激动起来了:“不影响不影响,卧槽,你早说你乐意剃发啊!”

“……”

第321章 徐年这小子又偷摸当渣男了啊?

“……”

小小的化妆间挤满了剧组的主要成员,神情一个比一个激动。

思绪一个比一个能发散。

“看看看看,他徐老爷能如此成功岂是没有理由的?”

“身为靠脸成名的最帅顶流,根本不在意外貌,舍身只为艺术献身!”

“难怪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他值得!”

“这种事情换成其他流量明星来,天都要翻了,要从也是拉着剧组全员什么的,还得是徐老爷啊!”

“之前连胡子都不怎么贴的,直接就是一整个自己长出来,主打真实!!!”

“不愧是我李某的福星!”

“等流浪地球上映,老子必须吹半年,让圈内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顶流作风!!!”

“……”

徐老爷当然不会想这么多,他只是跟看傻子一样看着李成,撇嘴道:“你也没问过我乐不乐意剃头发啊。”

“要不是我主动,这事都能就这么过去,不是我说,你们这些中年同志啊,不尊重艺术!”

“难怪这么长时间以来连个像样的导演奖都没拿过。”

李成:“……”

庄辉:“……”

陈一凡:“……”

我们踏马刚才在感动个什么勾八东西来着?

这特么说的是人话吗?

攻击性这么强的吗?

我们拿不到最佳导演,是我们不想拿吗?是特么我们不尊重艺术吗?

就算是不尊重艺术了吧,难道不是特么我们还没有那个能力和恰到好处的机会吗?

妈的!

好气啊。

谁说这话,他们仨都能想出来一堆话怼回去,偏偏这个人是徐老爷,他们仨什么屁话都没有。

在碰到徐老爷之前,李成和庄辉都是有点名气但不够出圈。

都是在碰到徐老爷之后才发现人生原来可以这么曼妙。

最最最特么关键的是,他们都很清楚,徐老爷跟他们最大的不同是……

他徐某人还真不是水平不够拿奖,而是这个世界有一些潜规则在刻意为难他。

比如奥斯卡影帝。

以徐某在无间道里的表演,以及无间道在全球的风靡,再加上无间道的题材,放哪都是影帝。

而且只要片方和徐老爷乐意参加国际三大电影节,反而是必拿影帝的典型。

没别的,蓝星这个时代的版本名就特么该叫……徐年。

好在李成也算是跟徐老爷混很熟了,脑子转的很快,直接转移了话题:“今天就先不急着理发了。”

“明天五一,剧组放假一天。”

“五一后再剃发来得及。”

“正好经过这个月的磨合,我们在执导科幻片上已经有了实践基础,五月份可以全面开工了。”

“估摸着半个月左右能拍完徐培强的戏份部分,正好徐培强戏份的场景是相对独立的。”

见徐年看过来,陈一凡赶忙出声表态:“是的是的,根据重新修订的拍摄计划,半个多月差不多。”

“也不能一会剃发一会蓄发的折腾你啊,正好‘空间站’是完全独立的场景。”

“这部分本就是独立成体系拍摄的……”

听完,徐年只问了句:“那今天拍什么?”

“正好还要补两场还有头发的戏。”陈一凡回答。

于是就这么定了下来。

事实上,正是因为流浪地球的独特设计,分为空间站部分和泛地面含地底三部分,李成他们才最终选择让徐年出演两部分剧情的主角。

也是因此,很多属于泛地面部分戏份的演员至今都可以空缺着。

譬如徐年一直心心念念着要去邀请的法兰西玫瑰格林阿姨。

以及重要配角‘韩子昂’的演员龙影帝都还不急着进组。

也不是不可以用更多、更大的场馆布景,分组同时拍摄。

更不是没那个必要。

纯纯是因为主创人员在制作科幻片方面的经验都不够丰富,需要一步步积累。

不然也不至于三个导演之间吵吵成那个样子。

这都是因为……经验不够,需要一步步摸索着前进。

科幻片或者说幻想类影片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需要借助诸多道具来塑造氛围,充分展现真实,以增加观众沉浸感。

比如说定位是未来世界的流浪地球,总不能还是用一些现在的科技产物吧。

手机这种东西是不是应该升级更有意思的载体?

怎么让这些载体在拍摄阶段具有更好的真实性可观察性,是不是需要导演综合剧组想办法? ', ' ')

最新小说: 哑巴美人 扑倒腹黑男 永不结痂的伤 重生皇女乱天下 快穿:崩坏宿主总说是系统坏掉了 洪荒之给我个面子 无尽星辰终是浮生一梦 修仙的我被全人类直播 我又抓住你了 春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