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看,看看,她真的,我哭死!
闲聊了两句,章雅薇从随身的提包中掏出一个平板和一份装订好的文件。
“财务整理好的对账单,你看看。”
徐年应声。
这次的对账单项目更多了。
大项都有不少。
其中最大头的收入项是专辑《伍佰》的分成。
也分成了两个大部分。
5月分成和6月分成。
截止日前,《伍佰》的总销量已经超过了5500万张。
在一些第三方华语音乐销量统计网站上,《伍佰》是被计入数字单曲统计类目的。
统计标准是:1首(含)~5首(不含)
也不犯毛病。
至今为止,徐年两张统计标准上的数字单曲在第二和第四。
《伍佰》第二。
《无赖》第四。
对,哪怕是如此夸张的销量,也尚未登顶销量排行榜。
比如第一是成景几年前发行的一张数字单曲,总销量是5760多万张。
比如第三是成景年前发行的一张数字单曲,总销量是5440多万张。
跟地球的状况差不多,数字单曲销量前排都是流量明星霸占,杰伦也得往后稍稍。
而今《无赖》还差二三十万张才能进前三。
倒是说《伍佰》登顶,应该只是时间问题了,毕竟六月份至今还新增了五百万张销量。
5月份的分成结算是4600万张。
虽然有‘天天悦听’这个特殊分成的分销平台,但计算起来也不复杂。
因为按销量算会很清晰。
无非是一部分天悦把平台分销的15%分成贴出去给用户折扣了,一部分没有。
但徐年能拿到的都是85%。
反倒是其它平台的,徐年只能拿到85%后的70%。
税后合计是:21500万。
其中‘天天悦听’结算了1800万张的销量,其它平台合计结算了2800万张。
虽然销量差1000万张,但分给徐年的税后收入差距非常小,不到1000万。
所以当初徐年提议要天悦组建自己的在线音乐平台会便利天悦旗下的歌手。
自家平台运营费抽成比例可以低于市场,然后公司分成再让利一点,歌手收入就上去了。
亏不了天悦的。
还能顺势扩大经营版图。
6月份结算的是800万张。
税后合计是:3800万。
两部分合计收入是25300万,减去了购房款18000万,剩余是:7300万。
还有《无赖》的部分分成。
以及其它大项:teme绝地枪神最后一笔皮肤分成。
唐探2片酬等。
合计税后收入是:500+3000+500=4000万。
最后的大项是……版权分成。
分别来自唐探1和再见前任。
唐探1是综合汇算,结算了截止到今年6月30号的所有版权运营收入分成。
数字远比徐年想象中要多。
0.085%这个比例,等于10万版权运营收入才有85块钱。
要10亿才会有85万。
然而对账单上明确显示,徐年能拿到税前127万多。
意味着仅半年时间,唐探1的版权运营收入就接近了15亿。
简直是天文数字!
也不知道这么多的运营收入对片方的利润多少。
因为只看运营收入。
不看片方为了运营收入投入了多少这些。
要是看运营投入,片方只要稍微玩个花活,徐年还得倒贴钱。
这种例子反正在业内很常见。
有运营收入几十上百亿美元的超爆影视,最后享有版权分成的编剧还倒欠几百万。
不过按唐探1不断开拓的国际市场,半年15亿人民币的版权运营收入好像也不怎么夸张。
毕竟国内市场给在线视频平台的授权+会员点播分成也是比较可观的一个数字了。
都是大几千乃至过亿的授权费,会员点播分成其实也不少。
四大在线视频平台总计每月会员营收60亿左右,半年会员营收360亿。
当红头部影片会拿走最大多数的分成。
要知道唐探1上线这些在线视频平台时,会员都还要花3元购买才能观看。
总计播放量个把亿是有的。
而且所有的版权运营收入都是取总计算。
即:视频平台核算好总收入,徐年直接抽总的0.085%,都不管视频平台抽多少的。
总之,主打一个完全不考虑任何形式的运营成本。
虽然国内部分在版权运营收入中占比很大,但更多的是来源于海外授权。
得益于徐老爷在曼谷打开了东南亚乃至亚洲市场,片方后续挨个给亚洲国家授权了一份。
还授权到了北美市场。
单笔可能不如国内这么夸张,但市场大啊,一个国家三两个平台,凑起来就多了。
不过其实唐探1基本上这一波吃完了大半,以后每半年顶多一点蚊子腿肉。
《再见前任》的版权运营收入不多,比例是0.425%。
5月份上线在线视频平台。
两个月是127万税前收入。
3亿左右的版权运营收入,远不及唐探1。
这个大项加起来的税后收入才150万,对比现在正当红的徐老爷来说,不值一提。
不过徐老爷对这项收入非常重视。
前前后后看了好多遍。
没别的,《无间道》的版权运营收入绝对值得期待。
比例可有1%啊!
对账完毕后,徐年的银行卡上多出来了11450万。
算上5、6两个月100万的薪水,以及花销,他的银行卡上刚好是剩余1.2亿整。
……
没急着谈别的,章雅薇直接提到了‘X’:“在‘X’的事情上,是我主动沟通太少。”
“华语影视和华语音乐要借此切入宣传华语文化。他们综合评估后,决定先限定北美区域,以最高效最大限度聚集你在北美区域的人气。”
“他们认为我方全然理解到了风险,因为他们能在其他方面做出一些资源补偿,所以其中会有一些取舍与牺牲很合理……”
“公司团队提出过警示,反馈结果是,你没有放在心上……”
“而我单方面认为对一心想退休的你不会太在意人气,所以并未进行额外的主动沟通。”
说完这些,章雅薇平静道:“不可否认,因为整体有利于天悦,算我没靠家里资源,只以天悦拿到了优待;所以主观上更懈怠沟通。”
重新审视了事情的徐年差不多弄清了其中的弯弯绕,听章雅薇这么一说,完全了然了。
他一直都知道华语影视和华语音乐会打一些算盘。
更清楚割韭菜这种事情本就是双刃剑。
‘牺牲’是绝对会有的。
他之前只是不很明白,限定区域销售‘X’服装的影响在哪,乃至不懂年粉为什么能被带节奏。
孟朝的解释只解决了他部分的疑惑。
徐年是冲了浪才知道,普通粉丝的角度认为,他个人品牌的服装是一种纽带。
可进一步发现,不论哪个顶流,他们粉丝中99%的人根本不会在意偶像潮牌服装这个纽带。
为此,徐年特地去查过其他顶流的潮牌,在售单品总销量过千的寥寥无几。
绝大多数在售单品总销量不过百。
是这些顶流的人气虚吗?
可明面数据去水后,顶流还是顶流。
是这些顶流没宣传吗?
显然也不是,有顶流到处给圈内好友送,然后营销号天天营销。
于是结果就比较明确了,是如果不带节奏,99.99%的粉丝没那么在意。
而在徐年一次又一次主动操作后,年粉这个更特殊的群体显然更不会在意。
这么说吧,年黑的基因与其他顶流粉丝的基因更像。
年黑中会有一些在意差不多。
所以,徐年继续冲浪,他想知道当初那点很快被平息的节奏是怎么起来的。
想知道为什么天悦最近又需要压节奏,以至于娱乐媒体都再次翻出来提问。
最后,找来找去,发现是路人和吃瓜群众比较在意,替年粉操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