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页(1 / 1)

('

“是。”

伍子胥来到吴国,按照李云泽的提示,拜入了公子阖闾门下。

楚国与吴国是世仇,尤其是当晋国内乱不止,无力外出打仗,从而扶持吴国与楚国争斗的背景下,对于伍子胥这种楚国叛臣很是看重。

尤其是当伍子胥展示出自己的才华,更是让阖闾引为心腹。

“听闻你在鲁国儒家学派求学。”这一日,阖闾宴请伍子胥的时候,状若不经意的询问“不知这儒家有何本事?”

放下酒尊的伍子胥先是行了一礼,随后解释道“儒家三千学子,每人都是一时之人才。”

“怎么可能。”

阖闾失笑“若是如此,有了三千人才的鲁国,岂不是比晋楚还要强大?”

伍子胥认真解释“三千学子,有人精通律法,有人深谱兵法,有人善于经营,有人医术高明,有人精研音律,有人热衷农事,有人忙于工匠……”

“儒家有教无类,应才施教。总会给弟子一门或者几门合适的学识。”

“无论是精通哪一种,自然可算是人才。”

这番话说的伍子胥若有所思“可有出众之人?”

“自是有的。”

伍子胥点点头说道“山长恐夫子名下三位正式亲传弟子,都是当世大才。”

阖闾愈发来了兴趣“可否引为吴国效力?”

“他们还未学成出师,且等两年。”

略微有些扫兴的阖闾,看似随口的说了一句“不知道两年后,某是否能成吴王。”

‘这话题恐夫子跟我说过!’

伍子胥想起了年前李云泽与他谈论吴国的时候,说过公子阖闾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取代其父成为吴王。

想要最快速度得到吴国力量的支持,获取阖闾的信任从而讨伐楚国,助其登上王位就是最好的投资。

正所谓功高莫过于救驾,从龙之功其实也差不多。

压住心头对李云泽看事看人如此准确的惊骇,伍子胥当即行礼压低了声音“公子,某愿引荐一人,可助公子一臂之力。”

“哦?”

阖闾好奇询问“何人?”

“专诸!”

转年,当李云泽得知吴王僚为刺客专诸以匕首藏于鱼腹刺杀的消息好,轻轻一笑就开始给伍子胥写信。

这封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伍子胥将那藏于鱼腹的匕首给自己送过来。

这把匕首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叫做鱼肠剑。

“长卿。”

李云泽将信件递给了孙武“你可以出师了,带着信去吴国投奔伍子胥,好好实践一番你学的东西。至于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你自己决定。”

“师父。”

孙武恭敬行礼“弟子无意荣华富贵,只愿求得兵法大道。此次去吴国,也只是实践一番自己所学,事成之后自当归来继续求学。”

“我说了,路怎么走,你自己决定。”

李云泽含笑点头“你此去吴国必当功成名就,以后想要潜心修行,恐也不得安宁。罢了,且去吧。”

若是孙武协助吴国击破楚国,那他的名声自然是天下皆闻。

对于这种强横的兵法大家,各国必然连番争夺。

以后的日子,热闹的很。

第八百零二章 吴楚争霸(中)

吴国与楚国之间的争斗,吸引了全天下的关注。

不过在鲁国这儿,李云泽却只是看看消息就转头去忙别的事儿。

儒家现在有三千学子,安排他们的学业以及精神文化生活,才是李云泽最为关注的事情。

学业上以学会一技之长为主,毕竟是来投奔自己求文化的,自然是要给他们一门求生的手艺。

不是开挖掘机,也不是做厨师,更加不是洗剪吹。

应才施教,每个人都按照各自的能力分科学习。

而相比起文化课来说,精神方面要求更高。

“无论以后在哪里谋生,都不可以忘记,儒家以武为尊。不尚武者,不配为儒家弟子。”

“射,礼,乐,御,书,数六艺,后面五项为选修,唯有射为必修。”

“骑马射箭每月一考,三次不合格者退学。”

“兵战之道乃诸科之首,三月一考,三次不合格者退学。”

李云泽亲自谱写了儒家的规范典章,明确了以武为尊,并且规定后世弟子但凡对典章进行曲解更改者,皆逐出师门。

历史上的儒家,开始的时候还可以,毕竟当时的环境就是尚武。

不过后来被改的不成样子,沦为了工具。

李云泽不可能待个千百年,只能是用这种方式进行约束。

当然了,约束力的强弱自然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削减。

几百年后的事情他不想管,只是硬性规定儒家的核心纲领,谁动这个纲领谁就是叛逆。

此外像是每日骑马射箭一壶,步射一壶,日常考试与结业考试的时候以兵科为主这些,都以典章的形式规定下来。

后世那些聪明人无论再怎么改,也必须围绕着这个核心来。

再他的规划之中,儒家不需要依靠大王天子皇帝们的支持成为核心,而是依靠普世之能占据主动。

当儒家强势到不用不行的时候,那一切自然就是水到渠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来我家混吃混喝,我不高兴……”

“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与听劝之人说道理,对不听劝之人用物理……”

“父母在,不远游。你父母都在我手上,你能跑哪去?”

“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得知你家在哪,晚上你就可以去死了。”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那就安葬在这儿吧。”

“……”

李云泽很忙,现在又在忙着编写《抡语》,以后这将成为儒家弟子最重要的学习范本。

以后儒家行事规则就是,有仇必报,而且是立马就报。

走哪都要配剑,闲下来就要练习射箭,锻炼身体。

“还要鼓励扩张,打到天边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第一次做个教育家,他还是很认真负责的,一边写抡语一边不断的标注‘……违背者,逐出师门……’

李云泽忙着做教育事业的时候,吴楚那边战况愈发激烈。

终于成为了吴王的阖闾,设宴招待了伍子胥大力举荐的孙武。

“子胥一直说你胸有千军万马。”阖闾好奇的看着略显年轻的孙武“可有教我?”

“绝无此事。”

孙武行礼回应道“好教大王知晓,某并无千军万马,千军万马乃大王所有。”

这话把阖闾给说笑了“那你有什么本事?”

“某听闻大王出兵之前要祭祀鬼神?”

“自是如此。”

“家师说过,不问苍生问鬼神者不得胜。”

“嗯?”阖闾皱起眉头“那要如何取胜?”

“家师有言,国战者,壮其势,正其实。国中政治清明,从大王到大夫全都同心协力,一心做事。”

“家师有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国力,就是经济生产。当上下一心厉行节俭,省下军资粮草以充军用。”

“家师有言,多个朋友多条路,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人。外交上当联络周边,远交近攻。先稳住越国,集中力量应对楚国。当联络晋秦两国,守望相助以分楚国之力。”

听到这里,已经听入神的阖闾,却是出言打断说“晋秦国二国,为何要助吴?晋国内斗不止自顾不暇,秦国更是将公主都嫁给了楚王……”

面对询问,孙武自信的笑着“大王,晋国的确是内斗不止,可再内斗也是他们自己关起门来的事情,一旦向外的时候,依旧是视楚国为第一等的仇敌。”

“因为内斗,晋国现在难以集中力量与楚国大战。可若是吴国展现出强势来,他们必然会支持吴国好削弱楚国。家师有言,这叫借刀杀人。吴国,要有做晋国之刀的觉悟。”

“晋国之刀。”阖闾喃喃低语陷入了沉默,片刻之后抬起头,目光坚毅“寡人明白了,做晋国之刀又如何,我大吴终究会有称霸天下的那一天!”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