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泽是要做教育家的,是全天下的教育家,而不是鲁国的教育家。
所以说,在文字这个至关重要的教育软件方面,他得有大动作才行。
好在这个时代里,除了各国自己创造的文字之外,还有一种比较受到认可,据说是从商朝时期就开始流传下来的文字。
这种文字,叫做大篆。
所谓大篆,其实就是甲骨文与金文的混合体,不算是仿行体线条,可比起之前的象形文字又有了进步。
算得上是文字从象形文字,向着仿行体文字的过渡阶段。
所以对于李云泽来说,基本上还是看不懂的象形文字,可比起象形文字来说,已然是进步了太多。
他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直接一步到胃……位,直接将隶书给创造出来。
身为教育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推广一种全新的文字。
当养好了伤势,又调理好了自己心态的闻卯,鼓足勇气再度去往学堂,准备去摊牌的时候,他见着了正伏案奋笔疾书的李云泽。
闻卯很是好奇,上前在一旁跪坐于地,疑惑的看过去“这……写的是什么?”
李云泽本不想搭理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
可想到推广新文字还需要闻卯去跑腿,就坐直了身躯,主动将面前书案上的纸推了过去“现在各国文字混乱,想要出国去别的地方,就得先学言语文字。这等事情,对于学术的传播与交流非常不利。所以某闲来无事,就以篆书为本,重新创立了一套文字。”
闻卯自然是一脸的震惊。
这混蛋有这本事?
可等他拿起了纸张开始细看,整个人都开启了震动模式。
“这这这……”
闻卯看着眼前那些由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所构成的方块字,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是从篆书改来的?!”
大篆的大部分字体,其实还都是象形文字,或者说是类似象形文字……说象形文字没印象的话,可以参考表情包。
而李云泽所书写的隶书,那绝对是跟象形文字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是标准的仿形体文字。
“好吧。”
李云泽摆摆手“既然被你看出来了,那我就承认了。这是我自己创造的一种字体,就是想要用来规范全天下的文字。所是从篆书中改来的,是为了提高知名度与传播力度。”
闻卯盯着李云泽看,目光之中的震撼难以掩饰。
本以为是个混球,可没想到真的是个文化人!
能够自创文字,尤其是这种仿形体文字,而不是照虎画猫的象形文字,还一下子就创造了这一页纸足有数十个字。
这份本事如何,别人或许不清楚,可闻卯这儿是自认没有这份能力的。
然后,他就看着李云泽从一旁的一堆纸张里拿出了一大摞来,仍在了自己的面前。
“这些都是我新创的字体,你先好生看看,学会了之后来找我,有事情交给你办。”
这一摞纸张很厚,足有百余张之多。
每张上面都有着数十个新字体,在字体下边还有鲁国当地的象形文字作为对照参考。
搬运隶书没问题,可与鲁国当地的文字进行对比参考记录,这就让李云泽倍感劳累了。
好在闻卯来了,有了苦力可以用,他也能舒坦些。
闻卯的震惊持续了十余日之久,之后才逐渐收拾好心神,一个字一个字的参考对比,仔细认真的做了这个时代里,第一个学习隶书的学生。
他曾经听闻过许多有才华之人的名声,也自认为自己也是个有才华的人。
可当他将足有数千字的隶书终于全部学完之后,心中已经再无之前对李云泽的鄙夷,余下的唯有敬重。
或许孔老二的人品不咋滴,可这才华却是毫无疑问的牛哔。
“学完了?”
“学完了。”
“都学会了?”
“都学会了。”
李云泽有些惊讶的看着闻卯“不到一年的时间,你就能全都学会记下来,你是个天才啊。”
现代小学生学习简体字,还得上好几年的学呢。
闻卯非常谦虚的摆手“不敢当,唯勤奋也。”
从早到晚不停的看着写着,自然是学的快。
哪怕一天只学只记十个字,不用一年也就差不多了。
李云泽扔出一张纸过去,向着闻卯示意“我说,你写。”
闻卯没有推辞,研墨铺纸,做好了准备。
“周穆王时,化人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
“……穆王不恤国是,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
“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瑶,王和之,其辞哀焉……”
“这个。”闻卯终于是停下了手中的笔,满脸疑惑的看向李云泽“真的有西王母?”
“我怎么知道。”李云泽摆手“我又没有去过昆仑山。”
“可这个……”闻卯伸手指着面前写了一摞的书页,表示你这说的跟亲身经历过似的,好似你就是周穆王的马夫跟着去了一样。
“这是故事。”
李云泽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想要推广新文字靠什么?难不成是依靠你我的嘴巴出去喊?”
“得让那些识字的人主动有兴趣去学。只有好的故事,才会有这种吸引力。”
闻卯想了想,算是有道理吧。
毕竟推广新文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各国现在都有自己的文字,甚至还有全国范围内的篆书,人家凭什么学你的新文字?
哪怕是周天子,也没有办法强行推广吧。
“这只是第一步。”
李云泽终于是露出了笑容“先用故事吸引注意力,打响新文字的名头。后面某还有的是办法进行推广。别说废话了,好好做好枪手这个有前途的工作吧。”
“对了,记住在下边用篆书写上注解,关键剧情的时候不要写注解。”
写注解什么的,闻卯知道这是因为除了他们两个之外,普天之下就没别人看得懂隶书。
可为什么关键剧情的时候,就不要注解了?
“这是何故?”
“所以说你只能做个枪手,做不了原创作者。”
李云泽恨铁不成钢的摆摆手“这就像是那些漂亮女子,面对庶民的时候都捂着心口,深怕被看到一样。全都露出去了,那就没有吸引力了。”
第七百八十一章 君子坦荡荡
一支来自卫国的商队,交纳的费用之后,浩浩荡荡的进入了曲阜城。
他们从卫国运来了麻布,各类药材,皮革铅锡等商品,准备在曲阜城内贩卖一部分。
同样的,他们也会在曲阜城收购一些鲁缟,之后会去齐国收购海盐等货物,再返回卫国去。
所谓鲁缟,是一种白色的薄层丝绢,也就是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的那个鲁缟。
这条商路,卫国商队已经走过许多次了,早已经熟门熟路。
按理说,这个时候就该是有在曲阜城的合作商们,安排好的人手在门口处等候才是。
可入了城的商队,却是没见着接待的人。
随行的护卫首领,找上了商队总管“这城门之处本该繁华热闹的,可这儿都没几个人,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商队行走天下诸国,自然是什么样的事情都遇上过。
哪怕是在城中,也有可能会遇上叛乱,遇上国人暴动,遇上兵变等等等等各种事情。
一旦遇上了,携带有大量高价值货物与财货的商队,通常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总管先是回头去观望城门那边的守军,看了一会就干脆摇头“无事。”
若是城内真有什么大事情,这门这种关键性的要点,必然是第一个遭殃的。
就算是收买了城门守军,也绝对不会没有丝毫异样。
好在这个时候,当地合作商安排的人,已经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