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辕犁,用来耕地的。”
亲自动手将曲辕犁组装好,抬手摸了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水,李云泽回应道“耕地的效用,比起现在用的直犁,至少有数倍的提升。”
这年头直犁都很少见,通常都是农夫们光着膀子在阳光之下,挥舞木质的锄头去锄大地。
之所以弄出曲辕犁来,主要还是因为秦国得到了大量的牛。
嬴政绕着曲辕犁转悠了一圈,当即向外招呼“赵高!”
一个宦官急匆匆的跑进来行礼“大王。”
“叫人进来,把这个抬到外面寻块农田。”嬴政伸手指着曲辕犁说道“再牵一头牛过去。”
“嗨~~~”赵高不敢怠慢,急忙动身去办事。
李云泽看着赵高急匆匆离去的背影,却并没有多说什么。
他带着嬴政往外走“这东西属于锦上添花,真正对粮食增产有着巨大效用的,还得是充足的水利以及肥料。”
至于三大要素之一的良种他没说,这年头的百姓们也懂得用颗粒饱满看着就好的粮食做良种。
“水利方面,郑国主持的水渠建设,你去看过了没?”
“好让太傅知晓。”
嬴政笑着回应“已经去过了,还用太傅教授的知识测量了一番。”
李云泽点点头,却是没顺着嬴政的话去询问测量结果,反倒是将话题转移到了肥料上。
“化肥主要用到的是化学知识。”李云泽传授着知识“轮种与沤肥你已经知道了,所谓钾肥,关键就在于氧化钾的含量。这东西制取有难度,不过西域那边却是有天然的钾盐矿,可以用土法提炼钾盐。”
说到这里,李云泽从衣袖里拿出了一本书册递过去“这是提炼钾盐矿的浮选法,你好生学着,下次考试的时候要考。”
“嗨。”
嬴政郑重的将书册收入了怀中。
“拿下西域之后,那些盐矿就是大秦的了。”
“太傅放心。”
目光之中满是自信的嬴政当即回应“西域,将会是大秦的西域!”
“有此雄心壮志,很好。”
李云泽赞叹了一句,随即又将话题转回到了肥料上来。
“磷肥这东西,化学制作比较困难,主要是现在大秦的科技水平太差。”
“天然的话,那就得是鱼虾鸟兽的骨头,磨碎成粉。只不过秦国也没这么多的骨粉,所以想要的话,得出海。”
“出海?”
“没错,出海。海上有许多满是海鸟聚集的海岛,它们年复一年累计起来的鸟粪,就是最好的磷肥,数量足够多。”
“鸟,鸟粪?”嬴政差异的顿住脚步,他是真的没想过鸟粪居然还有这种用处。
“天下之大,没什么东西是废物。”
笑吟吟的揽着嬴政往外走,李云泽真诚的叮嘱他“这是化学的力量。听师傅一句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第七百四十二章 农事
嬴政年轻的时候,疑心病没那么重。
至少此时他是很相信李云泽的话,也是安排了人手开始收集制作相应的材料。
然后,就是挽起了袍子在前边牵牛,李云泽在后面扶着曲辕犁在一片试验田里开始翻地。
顺便说一句,通过给牛鼻子上套个环,来加速将牛驯化成耕牛的技术,自然也是李云泽提供的。
翻了一亩地之后,亲身感受到了曲辕犁效用的嬴政,接过赵高递过来的蜜水满饮,欢喜的说道“太傅,有了此物,大秦开垦出来的新田数量必然大为增加。”
这年头其实是不缺少土地的,甚至连沃土都不缺。
真正缺少的,还是开垦田地的人。
一个壮劳力能够照顾的田亩数是有限的,没有大型畜力的情况下,单人十亩地是标准,十五亩就是极限状态。
当然了,这是精耕细作,那种直接撒把种子就不管不顾等收获的不算。
这其中,最为影响效率的就是春耕的耕地与播种,以及秋收的收粮。
春耕的时候能够开垦多大面积的土地,直接就是最为基础的收成。
毕竟地要翻透了才能好生去耕种。
通常情况下至少得翻一尺深度。
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里,穷苦的黔首们可没见过什么机械化,甚至连耕牛都是稀罕物。
他们通常都是用自己的双手,挥舞着木质的锄头,一锄头一锄头的将地给锄开。
一亩地或许需要一个壮劳力一天的辛苦开垦。
可此时用上了这个曲辕犁,这才多久的功夫就翻完了。
这就是效率的提升,使得大秦可以开垦更多的田地。
田地更多了,收获自然更多。
收获更多了,自然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
有了更多的人口,那就有更多的人提供各类物资与徭役,当然还有兵役。
所谓的国家实力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
嬴政虽然年纪不大,可这方面的事情却是门清的很。
看着兴奋的嬴政,李云泽笑了笑,招呼田地边上的一众墨家子弟“把耧车弄过来。”
喝完了蜜水的嬴政,不解询问“太傅,耧车何物?”
“农事三大项,耕地,播种与收割。”
李云泽语重心长的说道“曲辕犁以及从草原上抢来的牛,勉强算是解决了耕地开垦能力不足的问题。可耕种耕种,耕地之后的种粮种也是一样重要。”
原始时代里的耕种,那就是直接刀耕火种,一把火烧出一片地出来,然后将种子像是撒水一样随意撒下去,然后就不管不问了。
这种耕种方式,其带来的结果,自然是收获时节里的收成‘喜人’。
也就是个比扔下去的种子,多收个三五斗的程度。
后来终于有人想出了精耕细作,耕地要全都刨开,下种子的时候也不再是抛洒了,而是一粒粒的入坑。
如果说之前用锄头耕地是力气活,那播种就是功夫活了。
弯着腰一粒粒的播种,那真的是回家之后连腰都直不起来。
提升这方面的效率,自然也是提升了收获。
兴趣已经被彻底提起来的嬴政,背着手在田里走来走去,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脚上已然满是泥泞。
身为大王,又遇上了天灾,自然知晓粮食的产量意味着什么。
“太傅,这耧车……”
“不要急。”
李云泽摆摆手“等见着了再说。”
还好,墨家弟子们没让嬴政等待太久,不大会的功夫就将一台耧车给搬了过来。
“这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可称之为三脚耧。”
李云泽为绕着耧车转悠的嬴政做解说“你看这下边有三个开沟器,所以叫做三脚耧。播种的时候,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堪称是一举数得,省时省力。”
听到这里,嬴政笑容满面的询问“太傅,效用能有多高?”
李云泽想了想说道“这么一台的话,差不多能日耕一顷吧。”
‘嘶~~~’
一天一顷地的话一出,四周全都是惊叹的吸气声。
这个效用,实在是太恐怖了。
弯着腰去一粒粒的播种,一天能干多少?三五亩?
就算是人能扛得住,可腰也受不了啊。
“无论是曲辕犁还是耧车,这都是物理学的应用。”李云泽时刻不忘自己身为老师的责任,还在提醒嬴政“数学是基础,物理与化学是实践。别觉得枯燥,有了这些才是真正的本事。”
嬴政自然是连连点头,然后急匆匆的招呼赵高等人赶紧的把耧车给套上耕牛,就这么直接现场展示,亲身感受一番。
耧车没什么神奇的,就是个木质工具,李云泽还做了些许的改进,例如用铁器代替一部分的零部件,从而降低磨损率,提高使用寿命等等。
将粮食种子倒进斗中,随着耕牛的拖拽,耧脚也可以说是三角犁铧,深入翻过的地下好几寸的深地之中,透过三角犁铧背后的漏籽眼,通过操控将种子一顿一顿的放入深土之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