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步的距离,对于奔跑之中的骑兵来说,不过是转眼即逝。
李云泽策马在前,面对着眼前蹲伏在地上,尽可能躲避在盾牌后面的盾兵,直接双腿用力一夹马腹,用力拽了下缰绳。
胯下战马奋力一跃,腾空而起越过了盾墙冲入了军阵之中。
其实这个时候直接撞上去更好,可李云泽不喜欢这种无谓的损失。
大批骑兵随即跟上,冲入了军阵之中开始四下里砍杀。
毫无疑问的,盾阵迅速混乱起来。
王翦亲自带着身边的亲卫们冲了上来,然后就见着李云泽收起了剑,拿着一杆……一根木棍好似蛟龙过海一般,将挡在眼前的军士全都放翻在地,随即一路冲到了自己的面前。
这边王翦刚刚举起了剑,那边李云泽手中的木棍就已经直接戳到了他的胸口上。
巨大的冲击力之下,王翦直接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四周入目所见全都是马蹄,耳畔听闻的全都是呼喊与厮杀的声响。
没等王翦站起来,就听到远处传来了鸣金声响。
这场演武,终于是结束了。
厮杀声终于停歇下来,所有人都站在了原地,让自己的情绪逐渐平复。
在亲卫的搀扶下,王翦挣扎着站了起来。
直到此时,他才看清楚了四周的环境。
盾兵们组成的军阵,在遭遇了突破之后彻底陷入了崩溃与混乱,大批骑兵以百人队为单位冲了进来肆意砍杀。
换做真实的战场上,这处军阵基本上就死绝了。
远处观战的将军们也是看到了这些,才请嬴政下令结束演武的。
捂着胸口,气闷难忍的王翦,来到李云泽面前行礼“请太傅将操练之法,传授于大秦将士!”
在王翦看来,骑兵的战斗力之所以这么强横,最大的原因就是李云泽的得力训练。
马背上的李云泽,居高临下的俯视着王翦这位史书留名的名将。
他微微扬起下巴,目光如电“那你以为我在大秦这儿是在做什么!”
第七百三十七章 我只是会炼丹而已
“马镫与马鞍配合,可提升骑兵战斗力。”
“不止,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培训骑兵的投入与时间。”
“马蹄铁可以减少战马的损耗,这一点很重要。”
“这等好东西,必须妥善保密,绝对不可泄露。”
“赵人总说他们的骑射天下无双,依某来看,远不及新军!”
“……”
“诸位。”军营正堂内,王翦招呼众人“东西虽好,可最重要的是训练得法。”
说到这里,他转首看向了李云泽,目光之中满是敬佩“太傅训练出来的骑兵,如臂使指聚散无常,只有这样才能将装备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
一众将军们纷纷颔首点头,连声称赞太傅牛哔~~~
李云泽笑笑没说话,只是从一旁拿来了一摞最近风靡咸阳城的纸张递给了笑容满面的嬴政。
“大王,骑兵训练操典在此。如何训练骑兵,上面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将军们的眼神,全都亮了起来。
明末时候的将军,大都是依靠勇猛冲锋来打仗。
带头冲过去能打得赢就赢,打不赢就溃败,简称一窝蜂战术。
而这个时代的将军,基本上都是以兵法为主。
从选兵训练到行军安营,从排兵布阵到战场调度,用的全都是兵法。
这其中的选兵训练,绝对是重中之重。
兵强马壮,自然打赢的几率就更大。
各家武勋之家,基本上都有自己家里相关的选兵训练记载,这都是各家的传家宝,权势富贵的保障,是真正的不传之秘。
革新骑兵的威力,已经是通过之前的两轮演武,在众人面前展现的淋漓尽致。
能够进入这间正堂的将军,自然没有滥竽充数的,他们都能看的出来革新骑兵的未来是多么的光明,自然也想要搭上这趟顺风车。
既如此,那已经证明过自己的李云泽,拿出来的训练操典,自然是人人眼红。
面对着一众将军们的毛遂自荐,嬴政却是目光转动之间表态“一事不烦二主,操练新军之事,还是由太傅继续做下去就是。”
李云泽还没说话,这边王翦跟着出声说道“大王言之有理。我大秦数万骑兵,都当操练成如此强军。”
“骑兵是有数万。”
这边李云泽终于转向了正题“可马没有那么多,尤其是能上战场的优秀战马。想要完美发挥出骑兵的战斗力,至少也需要一人配备三匹马。”
“这也太多了吧。”
杨端和震惊喊着“整个大秦的马都给集中起来也不够。”
“不够那就去想办法。”李云泽给嬴政打了个眼色。
扯着公鸭嗓子的嬴政咳嗽一声,上前一步说道“我大秦既然有突破,自然就要大力发展。马匹不够,那就想办法给凑够。”
桓齮行礼询问“敢问大王,当如何做?”
“自然是去抢了。”嬴政面露笑容说道“大秦的马匹不够用,那就去别的地方抢回来。”
一众将领纷纷点头,表示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大王。”王翦询问道“除了赵国之外,其余诸国也没大量的马匹。可若是再度攻赵,恐会引来各国合纵干涉。”
长平之战的时候,秦赵两国是天下间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诸国谁都不支持,就想着他们能够两败俱伤。
等到长平之战结束,赵国被打断了脊梁骨,各国态度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之前救援赵国的邯郸之战就是一个例子。
“这天下间有着大量马匹的,可不仅仅是赵国。”
李云泽扯过来一张地图,手指放在了秦国的最西边“这儿之前是西戎的地盘,从这里再往西,乃是羌人与月氏人的地盘,乃祁连山下一处长长的走廊,位于大河以西,可谓之河西走廊。”
“这里有许多游牧部落,他们养着大量的马匹牛羊,最重要的是,这边土地肥沃水草丰美,非常适合做养马场。”
“马匹这东西,养起来耗费极大。平日里一匹马的消耗,足以抵得上五名士卒的开销。等到战时,消耗只会更大。”
“想要养马,条件优越的养马场必不可少。”
河西走廊的确是养马的好地方,后世大名鼎鼎的山丹马场就在这儿。
至于李云泽说的养马耗费巨大这一点,将军们都是赞同的。
养马需要有牧场,可大秦的熟地都是用来种粮食的,哪里有上好的牧场来养马。
若是这河西走廊的确有马有牧场,自然是值得出兵。
眼见将军们都表示赞同,嬴政眉开眼笑的看向了不远处半躺在榻上闭目养神的赵姬“母后,你看出兵河西走廊之事可行否?”
赵姬不懂军事,可听了这么久也知道这是想要打仗。
她略显忧心的问道“能打赢吗?”
将军们神色各异,最后还是由杨端和上前行礼说道“太后,若是出兵关东诸国,一旦诸国合纵,自然不敢言必胜。”
“可区区蛮夷之地……容臣说一句大话,臣只需十万大军便可荡平此地!”
“用不了那么多,某桓齮只需五万足以!”
“臣愿领兵为大秦开疆拓土!”
“让臣去!臣只需三万兵马~~~”
秦国将领都是闻战则喜的性格,听到要打仗了那都是一个个争先恐后。
一番争执之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都是将目光看向了嬴政。
嬴政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他有些难以取舍,随即将询问的目光看向了李云泽。
李云泽微微一笑,先是问道“大王,你信任他们吗?”
这事儿嬴政懂,当即连连点头“寡人自然信任诸位将军。”
李云泽接着问道“诸位将军之中,谁的经验更加丰富,谁打的胜仗更多?”
“这个……”嬴政也不好当着众人的面说,只好说道“都是大秦名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