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的确是一个办法,不过难度有点大。”
李云泽先是肯定了嬴政的话,跟着话锋一转“毕竟昌平君也是人,谁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想的?有可能愿意以大王马首是瞻,也有可能想要做第二个吕不韦,更有可能忠诚于太后。反正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一旁安心听着的李斯,心头啧啧不断。
‘这话要是让昌平君听到了,估摸着能够被活活气死啊。’
的确,昌平君若是知晓了李云泽说这些,要么就是被气死,要么就是没被气死就要跟李云泽拼命。
这可是在妥妥的诋毁自己的清誉啊。
“这个……”
嬴政想了好一会“昌平君……寡人到是不太了解……先生,你就说有什么好办法吧。”
“办法当然有,而且也不难。”
李云泽干脆伸手拿起了案几上的一枚柑橘,示意嬴政说道“大王,这就是大秦的行政权。”
“之前是吕不韦一个人吃这颗橘子。”李云泽伸手剥皮,然后取下了一瓣橘肉“现在,昌平君吃了这块橘肉。”
随后将剩下的那些橘肉托在手掌上,向着嬴政示意“大王觉得,如何再分?”
嬴政也是个聪明的,目光炯炯的盯着李云泽手中的橘子,沉吟片刻之后,有些不确信的说道“再找些人分吃这橘子?”
“正是如此。”
李云泽笑着将橘子塞进了嬴政的手中“橘子只有一个人吃的时候,大王想要应对此人难度很大,因为此人能够调动的力量很大。”
“两个人吃,那难度就减少了,因为权势被分开了。”
“若是更多的人吃,那难度就更小了,因为权势彻底分散开来。若是吃橘子的人互相之间不对付,那就更加容易安排。”
“大王可以将相权彻底分散开,任命不同的人掌管一部分的权势。除非他们所有人都联合起来,否则的话,大王想要单独应对哪一个,都是轻松简单的很。”
“原来如此!”
面上放光的嬴政,张嘴就将橘子塞了进去咀嚼“分权,分权!分化细致到谁都集中不了力量的时候,自然是寡人说了算!”
吃了橘子,嬴政非常恭敬的向着李云泽长揖到底“多谢先生教寡人。先生大才,寡人愿拜先生为太傅,辅佐寡人。请先生不要推辞。”
这是嬴政第三次请李云泽了。
而这一次,李云泽终于没像是之前那样拒绝,反倒是颔首点头说道“既然大王执意相邀,那某也不好拒绝。”
嬴政闻言,大喜过望。
不过李云泽却是跟着说道“不过某也有要求。”
“先生尽管直言!”
“某只做大王的太傅,不做大秦的官。”
“这……”嬴政疑惑不解“这有什么区别?”
“大王无需多虑。”李云泽含笑询问“就说大王是否愿意就是。”
没想明白的嬴政干脆不去想了“就依先生所言。”
“好。”
李云泽再度点头“且请大王稍待一日,明日某这里就有详细的计划报表送上。”
嬴政美滋滋的离开了,只觉得自己距离大权在握已然是近在咫尺。
待到嬴政离开之后,李斯心中暗自叹气‘吕不韦啊吕不韦,你可算是惹了不能惹的人呐。’
在他看来,李云泽之所以直接出手痛击吕不韦,根本原因就在于吕不韦招惹了李云泽。
这就是李云泽的报复。
不是直接杀到吕府去杀个血流成河,而是从吕不韦最为看重的权势上下手,直接夺了他的权势!
这是什么?这就是杀人诛心呐。
“想什么呢?”
李云泽的呼唤声让李斯回过神来,然后他就听到李云泽的话语“坐那研墨提笔准备开工,我说你写。”
第七百二十九章 愤怒的赵姬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写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尤其是在大秦这儿,那就更困难了,因为他们用的可是竹简呐。
在木牍与竹简上写字,那是越小越好,所以李斯写大篆有些吃力。
‘书同文,车同轨’确定李斯发明的小篆为官方文字,是在祖龙一统天下之后,现在用的还是大篆。
一笔一划的在竹简上写字,李斯写的满头大汗。
倒不是说写的有多难,他从小就是在竹简上写字,早就习惯了。
让他落汗的缘由,在于书写的内容。
“……废丞相之职,分其权于内阁。内阁设六人,各领一份丞相之权。天下诸事交由内阁处置整理,安排妥当送交大王阅览决断……”
“……革三公九卿制,分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主政务……”
“……设五军都督府,掌管统兵之权。调兵之权,归于大王之手。兵部主后勤,人事,选将,兵籍,军械,军令诸事……”
“……大理院,都察院,太常院,光禄院,鸿胪院……”
“……”
李斯是越写越心惊,这完全就是一套全新的朝廷架构啊!
这套架构之下,大王的权力将会被提升到巅峰状态。
李云泽基本上等于是照抄了大明的朝廷架构。
虽然封建时代里,数千年来基本上就是一个循环接着一个循环,一个家族接替一个家族,本质上基本没什么改变。
可其统治天下的制度,却是一代代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在最重视也是最懂得如何驭民的儒教推动下,到了明朝的时候基本上已然是达到了巅峰近乎于完美的程度。
当然了,李云泽也不是拿过来就用,还是有些修改的。
像是太监批红这种事情就被取消掉,还有兵权要集中在大王的手中等等。
不给太监机会,那是因为从赵高起到李莲英,太监基本上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典型代表。
毕竟做不到身残志坚,那就只能是尽可能的搞破坏了。
而兵权集中,则是为了避免唐朝那种藩镇割据互相攻伐,导致生灵涂炭的状况出现。
至于说后世流行的那些观点学说,这个时代没法动。
等到李云泽阐述完自己的观点与细化分置的详细安排与内容,例如某个衙门的职能,人员配备等等。
做完这些的时候,已然是午夜时分。
颤抖着手的李斯,看着自己面前堆满了案几的竹简,抖着手看向李云泽“还有吗?”
他是真的痛并快乐着。
痛是写了这么久,实在是非常难受。
快乐则是在于,开拓了眼界,得知了许多前所未闻的知识与消息。
别的不说,就李云泽所提出的细化职能这一点,就是他所难以想象的。
大秦这儿对权职的划分比较模糊,最显著的就是丞相几乎能够插手所有的大小事务。
至于三公九卿的制度,也是大而化之。
像是李云泽这般直接细化到了每一个部门负责的每一份职责的,至少李斯是从未见过。
“暂时就这些吧。”
意犹未尽的李云泽扫了眼李斯那还在颤抖的手,嘲笑说道“这才多少字,就抖成这样。若是让你写一篇百万字起步的书册,岂不是要生生累死?”
“百万字?”
李斯非常干脆的躺下“某从小就熟读各家书册,加起来也不过几十万字而已。世上若是真有百万字的书册,那某一定生吃了。”
李云泽摇摇头,没再跟他说在后世,百万字不过是刚刚起步而已。
当然了,主要原因还在于大部分的百万字起步的著作,那都是以水为主。
第二天,当兴致勃勃的嬴政翻看那堆满了案几的竹简的时候,整个人的眼睛都在放光。
以他的能力来说,自然是能够看得出来,李云泽的朝堂革新建议,是极大的弱化了臣子们的权利,而集中强化了大王的权势。
最为关键的兵权与人事任免权,都掌握在了大王的手中,那就等于是掌握住了一切。
身为大王,这等好事情那当然是热烈欢迎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