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了,李云泽也不可能给他们百八十年的时间恢复元气。
这次大决战打完之后,以后每年都会有汉军铁骑深入草原扫荡,尤其是秋高马肥的时候,绝对不许任何部落在水草丰美的地方放牧。
草原上的这些部落,要么投降大汉,被打散了安置各处,从此逐渐融入大汉成为大汉的一部分,要么就是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战术方面的,那就交给卫青与霍去病自由发挥。
至于他自己,就是个跟着看戏的。
看现场。
霍去病也不含糊,有了李云泽的嘱咐之后,径直带着大军一路北上,直接就一头冲进了瀚海之中。
他当然不是傻乎乎的学迷侯到处乱跑。
汉家这些年通过走私商人不断的走私奢侈品,也从匈奴那儿寻来了不少对生活不满的匈奴人。
这其中挑选出来的,都成了大军的向导。
有了这些来往漠南漠北,横渡瀚海许多次的向导,再加上李云泽弄出来的指南针以及望远镜,哪怕是李广都不会迷路。
出发进入瀚海之前,全军做的最多的,就是装水。
除了为数不多的干粮以及军用物资之外,几乎所有能够利用的运力,都被用来装水。
原因很简单,匈奴人必然会在瀚海沿途的各处绿洲投入死牛死羊,断绝汉军的水资源。
卫青那边步卒多,民夫更是不计其数,他们用的办法是大车装水桶,硬生生的运过去。
而霍去病这里全都是骑兵,讲究的就是快马急袭,所以直接一次性带个够,然后就是不管不顾的千里奔袭。
骑着马过瀚海的时候,的确是很不舒服。
虽然人人都有草帽,可炽热的阳光依旧是让人浑身不得劲。
而到了晚上,又是寒风四起,宽敞的瀚海上寒风肆虐,吹的人瑟瑟发抖。
所有的这一切,汉军将士们全都默默的承受下来。
什么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这就是了!
相比起来,此时在世界另外一端的罗马,结束了布匿战争正在快速扩张之中,可他们的士兵却是典型的拿钱办事,钱到位了才能办事,没有钱别说是在瀚海之中忍受极端天气了,当场就敢跟着百夫长们把将军给干掉。
所谓瀚海,其实并非全都是沙漠,更多的是则是光秃秃的戈壁滩。
汉军沿途倒是遇上了几个绿洲,虽然不大可也是有泉水湖的,就李云泽看来,比起后市的月牙泉都要大上许多。
可惜没用,湖水之中漂浮着已经腐烂的牛羊,泡水涨的跟圆球似的。
汉军自然没有取水,不过却是将湖水岸边不多的树木杂草统统一扫而空,化作燃料做了顿热食。
就这么艰难的前行了七八日,远处天边终于是出现了一抹绿色。
终于啊,渡过瀚海了。
绿色的尽头就有白玉带一般的河流蜿蜒流淌,汉军看向那边的目光之中,满是渴望。
只不过,在白玉带的两侧却是帐篷林立,牛羊无数。
匈奴左贤王的兵马,早就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想要喝水?
可以,打赢了就行!
第七百零八章 漠北之战(下)
“左贤王,没学过兵法?”
小山坡上,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李云泽略显疑惑的伸手指向了在瀚海边缘列阵,准备迎战汉军的匈奴人“难道不懂口渴难耐的人,为了喝水会拼命?”
情绪躁动的苏武,小声回应“可能是觉得我军身心俱疲,又饥渴难耐,所以趁着虚弱打一波。”
“话是这么说,可更好的选择应该是在全军放松,拼命争抢水源的时候来打。”
李云泽连连摇头“一心想要占大便宜,是要吃亏的。”
看着躁动难耐的苏武,李云泽笑着挥手“想去就去吧,到霍将军麾下听命。”
苏武等一众郎官们都是大喜过望,行礼后急匆匆的策马跑向前方的军阵。
大汉以军功为尊,有了军功就能拥有一切。
前边就是获取军功的战场,这些郎官们自然是难以忍受那无法抵抗的诱惑。
此时大汉的男人们,完全就是那种闻战则喜的武人。
眼看着同僚们都是策马去加入战场,已显老态的司马相如,下意识的策马上前两步,不过随即又回来了。
李云泽见状笑问“怎么,对军功没兴趣?”
司马相如幽怨的看了李云泽一眼,低下了头“当然想博取军功了,可……”
可天子不给机会啊,每次申请随军或者是去边关,都被天子给拒绝。
二十年下来,他大致也明白了,天子就是不想他立功,一辈子做个写诏书的郎官。
他这些年真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哪里得罪了天子。
向来恭敬,从无逾越之举。
难道是因为自己的才华太高,让天子不满了?
唉,早知如此,当初干脆去个诸侯国寻个博士也好啊。
司马相如自怜自哀的时候,李云泽淡淡的说道“就要开打了,再不去就不用去了。”
听闻此言,司马相如霍然抬头,不敢置信的看向了天子。
片刻之后,他激动的行礼,随机嗷嗷叫的策马狂奔去追前边的军阵。
李云泽再后边补充了一句“军功是个好东西,前提是有命挣着。”
兵马上了万,无边又无沿。
哪怕是李云泽亲自指挥,在这种没有现代化的通讯设施的情况下,也只能是各自打各自的。
在这片瀚海与草原的边界线上,两边互相厮杀搏斗,都是一心想要对方的命。
相比起之前霍去病出征河西,这次的汉军出征漠北,在战术上又有了变化。
多年投资的冶炼行业,终于是解决了低配版的弹簧钢。
虽然质量方面不值一提,可最起码已经可以用在连弩上。
一支机盒装三支弩矢,一次射击可以激发三支。
有了弹簧钢,无论是射速还是威力,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自然而然的,汉军骑兵们大规模装备这种连弩,然后他们就在匈奴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打起了骑射袭扰。
天可怜见,匈奴人的标志性战术就是骑射袭扰,可现在汉军居然用的比他们还要好!
大队大队的汉军骑兵,在大地上驰骋而过,手中连弩随着各级军官的呼和成片成片的抛射出去。
射程极远,一二百步毫无问题,轻松就能穿透皮甲。
匈奴人经常听到‘蓬’的密集声响,跟着就是大批短小精悍的弩矢,宛如乌云压顶一般落下。
被覆盖的地方,就像是长草一样长出了一地的弩矢。
而匈奴人使用的骑弓,在射程方面相距甚远,只能是硬着头皮靠近过去,路上几轮弩矢下来,损失极为惨烈。
可等到他们靠近了,汉军就会仗着马好快速拉开距离,然后继续袭扰。
匈奴的勇士们,看着自己手中更新换代,终于是从狼牙箭升级到了铁制箭头的羽箭,悲愤不已。
曾经引以为傲的优势,现在全都是成了汉家的了。
他们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因为缺乏知识所以想不明白。
他们不懂什么叫做国家实力,什么叫做科技进步。
毕竟说到底,也就只是一群游牧部落罢了,依靠屠杀和掠夺能够辉煌一时,本质上与武装强盗集团没什么区别。
一旦遇到真正强大的对手,那就是摧枯拉朽。
左贤王与匈奴左部诸王也是看傻了眼。
他们本来是信心满满的。
因为汉军横渡瀚海必然精疲力尽,而且匈奴人这边多年积攒下来,装备方面也是更新换代了。
他们终于抛弃了用狼的牙齿打磨尖锐之后做箭头的狼牙箭,全部换上了铁箭头。
而且还拥有了数千套,在草原上极为罕见的铁甲!
这些都是他们与汉军决战的底气,可此时此刻却是显得那么的可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