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页(1 / 1)

('

“大母!”

见着了正在洗衣服的卫媪,卫青眼中酸涩,急忙上前行礼。

“卫青?”头发已然花白的卫媪,见着儿子扑倒在面前,大为惊讶“你怎么回来了?”

附近浆洗衣服的仆役们,全都围拢过来,七嘴八舌的询问卫青怎么跑回来了。

卫青的几位姐姐,也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见着卫青都是欢喜不已。

卫青是平阳侯府的家生子,一如红楼梦里的贾家奴仆,无论子女世代都是平阳侯府的奴仆。

看着眼前的一众亲人,性格沉稳的卫青也是红了眼睛。

这几年的艰辛,真的是一言难尽。

将自己在郑季家中的遭遇讲述了一遍,众人都是愤愤不已。

卫媪直接将手中的衣物仍在了盆里“老贼!老贼!真是瞎了眼了,当初怎得会看上这个老贼!”

卫子夫等人上前宽慰卫青,卫少儿还说自己会去找管事疏通一番,以后就留在府里做事,至少能够吃个饱饭。

“我已入军中。”感受着家人的关怀,卫青红着脸从怀里取出一个布袋递给卫媪“大母,这是大王赏赐给我的,你与姐姐们且拿着用。”

卫媪打开布袋的时候没拿稳,袋子里金币哗啦啦的跌落一地,震住了众人的目光。

“这这这……”

卫媪大惊失色“这是中山国的金币?你哪里来的,莫不是做了贼人?”

“大母,青怎得会做什么贼人,这是大王赏赐的。”

“大王?哪个大王?”

卫青自豪的说道“吾家主人乃中山王是也!”

第六百二十五章 发兵北上

卫青从来都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有堂而皇之进入平阳侯府正堂的一天。

他原本只是打算与亲人们相聚一番,之后就要返回军中的。

可未曾想,卫青投入中山王麾下,还颇得重用的消息传到了平阳侯曹寿的耳中,就有了现在被请入正堂的一幕。

平阳侯曹寿端坐主位,身边则是貌美如花的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的怀里,还抱着个孩童,这是曹寿的儿子曹襄,未来的平阳侯。

见礼完毕,卫青下意识的垂下了头。

多年家生子的习惯,还未能彻底祛除。

曹寿名声不显,史书上只问平阳公主而少有关注平阳侯的。

可此人能够在多次危机之中始终跟对队伍,还能将平阳侯的爵位给传下去,这就已然是本事了。

“卫青。”

曹寿面露笑容,打量着略显局促的卫青说道“听闻你在中山王身边做事?”

“是。”

卫青拱手回应“赖大王器重,有幸追随大王。”

“如何与大王相识的?”曹寿对这个很是好奇。

要知道很多人都想要去烧李云泽的热灶,可却是苦无门路,连李云泽的面都见不着。

以这卫青的身份出身……能够跟在大王身边,真是让人好奇不已。

等到卫青将平阳县之事讲述完毕,若有所思的曹寿颔首点头。

‘郑季是个沙雕,不过眼前此子却是前途远大。’

闲聊了一番,曹寿命人将马厩里的宝马牵来,当场赠送于卫青。

“务必收下。”曹寿将缰绳塞入了卫青的手中,神色亲切的嘱咐“你随大王击匈奴,乃国事也!本侯未得圣旨不得追随大王出征,心头实憾。你既是平阳侯府出身,就当是代本侯出征,务必得胜归来!”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卫青自然只能是行礼接下。

“用心为大王做事。”送别卫青出府的时候,曹寿亲切的说道“家中之事无需挂念,你的家人,本侯自会用心照料。”

“多谢侯爷。”

年轻的卫青没什么城府,真心感激的行礼。

从侧门出来,翻身上马向着曹寿行礼,随即策马而去。

回到府中的曹寿,迎上的是平阳公主的抱怨“不过是一家奴,何至于此。”

“家奴出身,却不见得以后永远都是家奴。此人得大王看重,只要不死,日后必当发达。”

平阳公主对此不置可否。

她是公主,夫君是侯爷,可谓是含着金钥匙长大。

区区一介家奴,就算是再发达又能如何,难不成还能骑到自己的头上去捣鼓?

曹寿看了眼平阳公主怀中已然睡着的曹襄,出言嘱咐道“这些时日若是无甚大事,还是莫要再去宫中了。”

平阳公主不解“痨病之疾不是已经解了吗?为何不能入宫?”

曹寿轻叹口气,接过曹襄交给侍女,决定把话说开。

“天子有意册中山王为太子,只因痨疫与贾夫人……皇后病逝才拖延下来。这次大王出兵归来,此事必当决断。”

“王夫人一直想推胶东王为太子。此事,没机会的。”

王夫人是平阳公主的生母,胶东王是平阳公主的亲弟弟,关系就摆在这儿。

中山王虽说也是平阳公主的兄弟,可毕竟是同父异母隔着一层。

最重要的是,曹寿能够隐约察觉到王夫人的逐渐疯狂,他可不想把平阳侯府给牵扯进去。

平阳公主面上应允,可心底却是不以为然。

她回家看望父母兄弟,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曹寿见着她的模样,也是不再多说言语。

若是真的事有不妥,那为了保护平阳侯府的传承不被除爵,他也只好大义灭亲了。

毕竟老婆可以换,但是侯府的传承不能断。

这些年被除爵的功臣之后,难道还少吗?

宗祀断绝,谁还记得他们祖先的荣光!

隔日,大军开拔绵延北上。

天子因为身体的缘由没有送行,委派了梁王刘武作为使者前来送行。

见着天下兵马精锐,皆操于年轻的侄子手中,刘武的心中是绝望的。

这个侄子是如此的出色有本事,还是如此的年轻,自己的皇太弟之梦已然是梦碎了。

按照流程走了一遍,被任命为前将军的窦婴,首先带着前锋出发。

这次李云泽调动了北军主力出征,而南军则是留在长安城继续守护大汉的心脏。

北军以屯驻长安城以北而得名,南军以屯驻宫城以南而得名。

相比起以守卫宫廷为主的南军,直属于天子的北军,是长安城内外诸禁军之中实力最强的,也是兵力最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汉野战军。

大汉的地方兵马,包括长安城的戍军都是以服兵役的百姓为主。

可北军不同,他们的来源是良家子。

也就是家中有产业的小地主阶层,至少也得是个富裕农民,家产在十万钱以上的,才有资格称为良家子。

良家子的家境良好,而且大汉尚武,腐儒们也还没喊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话来,所以他们从小就是锻炼武艺打熬筋骨,弓马娴熟。

不但有着极好的基础,而且因为有追求军功从而跃升的期望,所以战斗意志与士气也是非常高涨。

二十岁的时候去地方上进行军事登记,也就是傅籍。

二十三岁的时候正式开始服役,第一年在本地本土担任郡兵,也就是俗称的材官或者骑士。

经过一年的军事训练后,会前往长安城分别入选南北二军,成为卫士。

历年来匈奴大规模入寇,出兵驱逐的都是以北军为主。

这是大汉最强的野战力量。

此时北军总兵力约在五万余步骑左右,这是因为这些年来刘启分封儿子们去往封国为王,都会派遣一批北军将士随行。

身为大将军的李云泽,调动了五万北军出征,基本上将北军主力全都带走。

南军的话倒是没怎么动,依旧是留守长安城。

还有长安城的戍卫军,同样没有进行动员。

再加上李云泽本身带来的兵马,接近六万正兵浩荡出兵,可谓是绵延数十里。

前锋已经渡过渭水了,后卫与中军甚至还在营房里没有出发。

比起某些影视剧与小说里,百万大军日行数百里,一窝蜂的抵达某个村庄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行军。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