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神色极为凝重,目光越过纠缠搏杀的前线,落在了铁甲军的后方。
真正意义上的前军,来自定襄郡与五原郡东部都尉所属的长城军团,已然开始向前推进,准备做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配合铁甲军一举击溃白羊部的大阵。
一旦到了那个阶段,溃逃的败兵会打垮所有人的信心与士气,白羊王除了逃跑之外,将不会有别的任何选择。
他深吸了口气,目光越过蠢蠢欲动的汉军前军,再度向着他们的后方望去。
此次汉军的主帅,就在那儿!
那边的兵力倒是不多,大约只有数千骑的样子。
而且随着汉军的不断推进,原本品字形的前阵已然逐渐拉成了一字形,使得步卒与中军脱离,出现了一个空挡。
在白羊王看来,这个空挡,就是他翻盘的唯一机会!
‘天予不取,反受其祸!’
白羊王或许没听说过这句话,但是却懂得抓住时机。
只要能够抓住机会,击溃乃至于当场击杀汉军统帅,那这一战可就赢定了。
“儿郎们。”
在战场上犹豫不决就是在自杀!深知此道的白羊王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动员起身边的千户,都尉,当户,且渠们“随本王杀敌!”
四周顿时一片呼喝之声,众多将领纷纷策马返回本阵,动员人马跟随白羊王的大旗行动。
白羊王之前洒出去的六千骑,基本上是以附庸部落为主。
此时跟在他身边的,还剩下大约八千出头多一些的骑兵。
这些骑兵,基本上都是白羊部本部的男丁,是整个白羊部的脊梁骨,一旦出现重大损失……
可现在的情况下,不拼命已经没有出路了。
白羊王的动静,瞒不过李云泽的眼睛。
与白羊王完全依靠超强的视力观察战场不同,手里拿着单筒望远镜的李云泽,却是清晰的看到那边的骑兵集团,从战场的右侧绕行,看行军路线自然不会是去攻击汉军侧翼,那就只剩下了一个可能。
“呵,奔着我来了。”
收起单筒望远镜,李云泽心中没有丝毫惊慌可言。
实际上他早已经不知道上过多少次的战场上,真的是已经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程度。
白羊王能够看到战场形势的变化,李云泽自然也能看到,所以当即就能断定是奔着自己来的。
侧头看向一旁手有些颤抖的主父偃吩咐“着甲,上马!”
汉时的读书人,可不是后来那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废物。
出将入相,上马能提刀砍人,下马能坐而论道是这个时代读书人的标配。
哪怕是以腐朽,一向想要恢复所谓周礼而著称的梁谷派腐儒们,也是骑的了马,开的了弓的。
与他们的后世传人相比起来,那真的是云泥之别。
主父偃手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激动的不能自己。
上阵杀敌,马上博取军功乃是这个时代汉家儿郎们最为崇高的理想。
主父偃虽然是文士出身,可这份心性自然也是一样。
随着命令下达,众多之前坐在地上养精蓄锐的骑兵们,纷纷起身开始着甲。
铁浮屠,铁鹞子那等重装骑兵在这个时代并不流行,这个时代的主流还是轻骑兵。
像是李云泽手下这一千装备钢甲的骑兵,绝对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他们装备上钢甲,检查好兵器,翻身上了辅兵们带上来的战马。
四周那些长城军团的骑兵,则是满脸艳羡的看着中山国骑兵。
长城军团的骑兵,大都是装备皮甲,武器也较为落后,当然了,这个落后是相对于中山国骑兵的,比起对面的白羊部来说,已经是跨越时代的先进了。
等到李云泽这边整理妥当,进入了战备状态。
那边绕行了十余里地的白羊王,终于是见着了完全体的汉军骑兵。
两翼的汉军骑兵可以忽略不计,常年打交道的长城军团的骑兵,熟悉的很。
可是正中那一大坨的骑兵……为何如此刺眼?
此时头顶的阳光,已经是从接近晌午的偏东,转移到了略微偏西的午后,从侧翼绕行的白羊王,好巧不巧的又是直面阳光。
对面的骑兵在阳光之下非常明亮,就像是会发光一般。
待到看的仔细了,这才倒吸口凉气。
只见那些骑兵不但自己穿着极为漂亮的铁甲,甚至就连胯下明显精挑细选出来的高头大马,都披着铁甲!
白羊王整个人都呆住了,他何曾见过这等人马俱甲的存在!
而且,这些骑兵身上的甲胄,明显比那些汉军步卒们的铁甲更加明亮。
这是自然的,反光的时候钢肯定比铁更亮,而且李云泽还专门安排工匠进行过抛光处理。
肉眼可见的,白羊部骑兵的士气明显低落下去,不少人都是惊疑不定。
“大王。”
有熟知大汉之事的当户上前行礼“某观那大纛,此战汉军统帅乃是中山王!”
“中山王?”白羊王楞了下神“哪个中山王?”
“就是上次在定襄郡,打败了大当户须卜鲁的那个汉国中山王,据说是汉国天子的儿子。”
“是他!”
白羊王的心头先是一惊,跟着就是一喜。
惊的是这位中山王据说非常能打,须卜鲁那个蠢货就是败在此人手中。
而且他还发明了厢车,真的是让整个匈奴上下都是在挠头,完全找不到破解的办法。
喜的则是,若是此战擒获乃至于击杀此人,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就算是白羊部今天打光了,大单于也会因为这件大功劳而给他分配牛羊人口部落的。
早已经没有退路的白羊王,无视了对面那片耀眼的光芒,挥舞着手中镶嵌大颗宝石的马刀怒吼嚎叫“杀啊~~~”
当战局没得选的时候,匈奴人也是敢于策马冲阵的,并非是只会游击袭扰。
抬手落下鬼面,重重的呼出口浊气。
李云泽拔出了马刀高高举起,随即向着前方缓缓落下。
排列成队的骑兵,开始缓缓策马向前。
马速逐渐提升,不大会的功夫就已然开启了冲锋模式。
万马奔腾之下,泥草飞溅蹄声如雷,大地都在为之颤抖。
数里地的距离,在骑兵的冲锋面压根算不得什么距离。
两边很快就冲到了一起。
最先招呼的,全都是箭雨。
以骑兵冲锋的速度来说,这等箭雨通常只有放出一轮的机会。
随即就是直接面对面的冲击。
战马交错,兵器招呼。
一片凌乱的声响之中,数不胜数的人惨叫着跌落马下,随即被后面无数马蹄所淹没。
汉军骑兵人少,可他们的装备精良。
尤其是中山国的精锐骑兵,大都是先用长枪,刺人的同时松手避免反作用力,跟着拔出取下别的兵器挥舞厮杀。
他们身上装备的钢甲,防御力超强,匈奴骑兵这儿刀剑不能伤。
一刀砍过去人家屁事没有,顶多在甲胄上划出一道火星来,可汉军这边回击,基本上不是死就是伤。
李云泽不惧反作用力,挥舞手中铁枪如入无人之境,接连击落十余名匈奴骑兵,眼前突然空旷起来。
冲阵的骑兵们,已然是冲出了敌阵。
第六百一十一章 杀羊
李云泽大声呼喝,招呼身边人重新聚集起来,往前跑一段距离后开始兜转马头反身准备下一轮的冲击。
骑兵对冲就是如此,一轮轮的不断对冲,冲破敌阵重新集结再冲锋,直到对手死绝或者逃跑为止。
每一轮的冲击过后,两边的阵容都会削弱一些,也就是少了一部分人。
这种规模的骑兵对冲,自然不可能指挥的如臂使指,哪怕是李云泽也没办法命令到所有人。
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将附近的人集中起来,毕竟人多力量大。
而更多的军士们,则是依靠平日里的训练就近组合,形成大大小小的不同骑阵,来来往往的与附近的匈奴骑兵对战冲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