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页(1 / 1)

('

其最为著名的功绩,就是上了《推恩令》从而在根本上瓦解了诸侯国对大汉朝廷的潜在威胁。

再有就是其对地方豪强态度严厉,却又不似酷吏那般动辄屠了豪强全家,主张将地方豪强迁徙到长安城左近。

地方豪强在地方上的时候,自然是横行霸道无人能制。

可到了天子脚下,那就真的是虎得卧着,是龙得盘着了。

这对于压制地方豪强的扩展,最起码起到了抑制作用。

还有就是,提议在边境屯田,减少长途运输粮食的损耗,充实了长城军团的实力,对于打击匈奴有着重要作用。

这样一位人才,可不是什么丑角。

“主父偃。”

见着李云泽,主父偃快步上前几步,随即行大礼“拜见大王~~~”

“嗯。”

李云泽点点头“起来,坐下说话。”

“喏。”

所谓殿试,其实就是李云泽亲自考验一番这些人才们的人品如何,了解他们的思想方向与主张等等。

确认了这些,方才好安排是否可以重用,以及用在什么地方。

问了许多问题后,李云泽端起案几上的酒杯饮了一口“卿对匈奴之事如何看待?”

主父偃楞了下,匈奴的事儿轮不到中山王来管吧。

不过他多年来备受歧视羞辱,今朝得了李云泽的重视,自然是万分感激愿意为其效力。

当即整了下衣冠,沉声说道“《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洋洋洒洒一大段下来,大致上就是其献给武帝的《九事》之一《谏伐匈奴》书的核心思想。

在这方面,主父偃非常对李云泽的胃口。

他就是要打匈奴!

李云泽满意点头“本王有意命卿为中山国御史大夫,掌监察事。不知卿可愿出仕?”

神色激动的主父偃起身,来到中间向着李云泽行礼“得大王厚爱,偃敢不从命。”

等到离开大殿的时候,主父偃的下巴都要怼到天上去了。

御史大夫啊,这可是秩二千石的九卿之一!

哪怕是中山国的九卿,那也是九卿啊!

换做在春秋战国时代里,那也是一国重卿上大夫。

那时候的许多小国,甚至还没有八个县大呢。

见着等候在外的汲黯,公孙弘等人,主父偃扬了扬鼻孔就算是打招呼了。

实际上他只是对汲黯打招呼,对公孙弘那是冷眼相对。

当初在齐国的时候,他可没少受这些儒生们的气!

汲黯喜怒不形于色,没什么表情回应。

而公孙弘却是面露不喜,暗自记下了此事。

主父偃与公孙弘都是心眼不大,睚眦必报的性格。这大概也是历史上公孙弘极力说服武帝处死主父偃的缘由之一。

汲黯入了殿内,恭敬行礼完毕,开口说道“大王,臣是奉天子命前来中山国为大王效力。”

天子刘启不仅仅是派遣石奋,致都等人前来相助,还挑选了年轻才俊过来作为班底,汲黯就是其中之一。

“哦?”

李云泽挑了挑眉梢“那为何要参加科举?”

“无他,手痒尔。”

“呵呵~~~”

李云泽笑了,问了些许问题之后,就干脆的做安排“卿为中山国太仆如何?”

听闻此言,汲黯楞了下。

太仆虽说是近臣,也是秩二千石。

可工作就是掌车马,说白了就是马车夫。

自己才学如此……大王让我做车夫……

“嗯?”

李云泽轻笑一声“可是不愿?”

之所以如此安排,不是说汲黯的能力不行,正好相反,汲黯的能力很是出众。

真正的缘由是,汲黯他主张和亲呐。

这可是触动了李云泽的逆鳞。

汲黯深深拜服“臣,愿为大王效力。”

第五百九十二章 科举(终)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脑海之中回忆着后世那些儒生们的罄竹难书,回忆着学阀给世人带来的深深伤害,挑战着人类道德底线,刷新了对于无耻的认知。

李云泽看向公孙弘的目光,带着浓郁的杀意。

公孙弘都蒙了,大王的眼神实在是太可怕了,可自己的确是没的罪过大王啊。

“听闻,你是董仲舒的同业?”抬手揉了揉眼角,李云泽询问着“他怎么没来?”

“回大王。”

公孙弘稍稍松了口气“董仲舒醉心于研读春秋,并未前来参加科举。”

实话实说,李云泽非常清楚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时候,儒家是非常积极进取的,公羊派更是提出‘九世之仇犹可报乎?百世之仇犹可报!’的激进学派。

当时儒家子弟几乎占据了天下百家的一半以上,无论是时机还是底蕴,又或者是其表现都非常符合一家独大的基础。

独尊儒术,在这个时间段内,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这些事情,李云泽很清楚。

但是他更加清楚的是,一旦将时间线拉长,当儒家再无对手的时候,其堕落速度之快,简直就是让人瞠目结舌。

而且其堕落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各种愚钝与反智,更是与此时的积极进取,有着云泥之别。

喊着有仇必报,天涯海角也要打过去的儒家,到了大怂的时候成了卑躬屈膝,割地赔款的奴才,现在的这些儒家敢信?

亲身经历过所有一切的李云泽,很清楚的知道,不能独尊儒家,因为儒家没了对手就不会再积极进取,后面的结果全都写在历史书上了。

“既然不来。”李云泽笑了“那就别来了。”

听闻此言,公孙弘猛然一颤,不敢置信的抬头看着李云泽。

董仲舒做了什么,竟然让大王如此厌恶?

“公孙弘。”李云泽的声音不大,却是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压迫力“本王欲命你为内史以治民生,可愿否?”

从好友那里得知中山国开科举的消息,就毫不犹豫辞去了家乡小吏的工作,风尘仆仆赶到中山国的公孙弘,自然不会拒绝。

他恭敬的行礼“谢大王。”

见着颜异的时候,李云泽第一个念头就是‘耿直之人奈何下场凄惨,腹诽啊腹诽。’

腹诽心谤这个成语,说的就是颜异。

缘由在于武帝连年大战,耗尽了文景二帝多年苦心积攒下来的财富。

为了能够支撑战争继续下去,武帝发明了白鹿币,就是汉时的金融掠夺手段,用来凑集资金继续打仗。

颜异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近乎于敲诈勒索方式的反对,结果就被以腹诽的罪名处死。

嗯,所谓腹诽,可以直接当成莫须有看待。

“颜异。”

李云泽面带笑容,语气温和的对颜异说道“你的家传,本王是知晓的。本王欲命你为国中私府,掌钱帛收支,可愿否?”

颜异的家世也很出众,其祖上是颜子,颜回。

颜回是孔丘七十二贤之首,也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

儒家昌盛的时代里,颜回被封为复圣,在儒家之中的地位极高。

后世传到唐时,著名的颜之推,颜真卿都是其后人。

颜家的家学很不错,至少历史书上的颜异廉洁正直,用来管钱非常合适。

当然,李云泽也不可能尽信书,一切的一切他都会密切的看着。

颜异恭敬的行礼“臣,愿为大王效劳。”

李云泽花费了数日的功夫,将过了分数及格线的考生都面试了一遍。

其中的佼佼者,如郑庄,宁成等人直接得以出仕县令。

只是位置实在是不多,所以绝大部分人只能是出任秩,令史,狱史,官啬夫,乡啬夫,游檄等吏。

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接受,毕竟做长漂的日子实在是太过于刻骨铭心,而且都知道整个大汉只有中山国可以科举,甚至有可能都不会有下一次。

机会来了,他们选择了抓住。

不过依旧是有不少一部分人感觉受到了羞辱,觉得自己一身的才华,哪怕不能在王府之中某个俸禄,至少也当为一地之首才是。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