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泽略显不满的哼了哼“莫不是不愿?”
打了个激灵的骨力裴罗可汗,急忙行礼“回纥愿从天可汗之命。”
“既然愿意遵从我的命令,那就别玩什么花样。”
李云泽轻笑一声“若是做什么阴奉阳违的事儿,偷偷留下部落在这边,那留下多少朕就灭多少。不但如此,你这个可汗还得担起责任来。”
骨力裴罗可汗心头叫苦,这可真是一点机会都不给啊。
可再无奈,这个时候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应下。
“唯。”
扫平了草原,召集还存在的各处部落,直接下达了减丁令。
每个部落都领到了自己的人数限额,超过的话就要减丁。
大唐边军每年都会派人去各处部落进行检查,若有隐瞒不报,那全部落一起减掉。
此策不接受任何反驳与议论,无论是谁胆敢质疑乃至于推翻。
若是百官为之,则斩其全家。若是大头巾为之,则斩其头。若是后任皇帝为之,皆可反其皇位!
并不是每个部落都愿意接受减丁的,当场就有两个部落跳出来反对。
李云泽的回应很快,这两个部落很快就消失在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有现场教学,其他部落至少表面上老实了下来。
他们暗地里的想法就是,打不过你我还躲不过你不成?
而李云泽却是干脆的命令张守珪,就在这大草原上立刻执行第一次的减丁,胆敢逃跑反抗者,皆平。
原本还有些别样心思的回纥,见着如此可怕的一幕,再无任何侥幸可言,立马就是各部落全体迁徙去往北庭。
回到了幽州,李云泽做了第二件重要的事情。
他下令将北地所有的藩镇全部撤除,设立草原都护府,由张守珪出任大都护。
草原都护府的唯一工作,就是严格执行减丁策。
之后李云泽也没有急着返回长安城,而是带着大军在河北各地不断巡视。
说是巡视,其实就是用早就被用烂的忠王谋反案,将一个个的大地主,将一个个的门阀世家,将一个个的土豪劣绅都给装进去。
空出来的田地,进行重新分配划分给当地百姓们,减免赋税,废除所有高利借债,与民休养生息。
并且严格督促州县将执法事转交出去,在各处村镇里派驻驻村巡捕。
严惩各处不法,对各处官吏进行亲自考核等等等等。
安史之乱缘起北地百姓不堪暴政压榨,而并非是源于安禄山与史思明。
李云泽对土豪门阀等得利者进行毁灭性打击,重新分配他们掠夺的利益来安抚百姓。
唯有如此,方可缓解民怨避免灾祸的爆发。
在河北之地盘桓了年许的时间,将所有能做的该做的事情全都做完,李云泽这才返程回到了长安城。
第五百一十三章 以人为本
“陛下,臣妾无能……”
大明宫内,梨花带雨的杨玉环正在向李云泽请罪。
刚刚从迎接皇帝归来的晚宴上回来的李云泽,直接上前将其扶起“莫要胡说,朕很欢喜。”
看似无头无脑,其实说的同一件事情。
之前李云泽在外征战的时候,孩子出生了可却是位公主。
因为皇帝身边除了她与一个地位不明的梅妃之外再无旁人,担负着为大唐留下继承人重责的杨玉环对此很是伤心。
之后李云泽在大草原上与河北之地逗留许久,更是让其惶恐不安,以为这是生气了。
这些时日里,哪怕李云泽不断给她写信劝说,也没能安抚好她的精神状态。
用科学的话来说就是,产后抑郁导致精神状态极度不佳。
若不是李云泽写信带来的安危,说不得已经是直接因为压力成了精神病。
“莫要说这种话,朕喜欢女儿。”
李云泽将杨玉环扶起来揽在怀中,轻拍着她那触感极佳的香肩“再说了,你这么年轻,又不是这辈子只能生一个。”
他很清楚的知道,这种症状的根节在哪儿。
所以也不打算废话,直接俯身拦腰将体重标准比起普通妹子略重一些的杨玉环给抱起。
杨玉环的确是比普通妹子重些,大约十来斤的样子。
比起那些看着漂亮可实际上却是硌人的瘦弱妹子来说,杨玉环这样的真心是最好。
因为都是重在了该重的地方。
更不必说,杨玉环还有着一张倾国倾城,史书公认的美人脸。
心满意足的李云泽,抱着杨玉环往里面走,边走边安抚“莫要心急,现在就给你打针喂药诊疗心病。”
毕竟心病需要心药医,而全天下能够资料杨玉环的心药,只有李云泽才有。
感受到了李云泽那强硬的真诚,这段时日来承受了巨大压力的杨玉环,总算是能够逐渐安下心来。
皇帝说的没错,又不是不能生了,再生就是了。
接下来,就是杨玉环努力获取心药的过程。
过程有点难度,毕竟李云泽身怀大器的事情是众所周知的。
具体过程过于无聊,这里就不多做赘述。
困扰杨玉环许久的心病,一夜之后就针到病除。
只不过杨玉环表示,症状只是缓解并未根除,还需要继续打针吃药直至痊愈。
李云泽对此自然是无所谓,毕竟治病救人乃是行善积德之事,也是他的爱好之一。
作为一个好人,当然不会拒绝助人为乐的快乐。
李云泽整日里待在大明宫内忙着治病救人的时候,大唐朝廷依旧是在没完没了的忙碌,甚至到了超负荷的事情。
因为李云泽可不是中年之后沉迷于享乐而放弃的李三郎,他夜夜日日在大明宫打桩的同时,也没放松过对朝政的关注与安排。
大量的具体事务被安排到了每个人的头上,而且还不时的会派人过来催促。
杨国忠出任了监察御史,专门去抓朝中大员的小辫子,谁敢怠慢立马就会被他打小报告。
这份工作非常符合杨国忠的胃口,他最喜欢干这个事儿。
此时大唐的国政,说白了一点都不难,具体就是打击门阀勋贵,土豪劣绅们的利益,强行拿走之后再分配给平民百姓。
再有就是轻徭减负,与民休养生息。
大唐的国力很强,能够支撑这种动作。
以前做不到,那是因为李三郎沉迷享乐,一个人就用掉了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
他为弄钱来享受,重用权宦奸臣,皇亲国戚。这帮人又黑掉了三分之一的收入。
剩下的那些,要分给整个大唐去使用,还要优先供应连绵不断的战争费用。
这种情况下,当然是不够用了。
可是现在,李云泽自己剩下了李三郎的三分之一,他的皇宫之中人口已然减低到了李三郎时期的不足十分之一,身边妹子更是从数万之众降低到了两个。
而重整朝政,废掉了权宦,压制了皇亲国戚,重击了勋贵门阀土豪劣绅,更是收回来三分之一还多。
这么一大笔的收入用在民生上,效果自然是立竿见影。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唐内部沸腾到只缺一个导火索就能爆发的民怨,才算是逐渐被安抚平息下来。
再往后,就该是将注意力与矛盾转移去外面了。
毕竟除了儒家大头巾们之外,全世界都知道转移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到外面去。
相比起不起眼的新罗以及极度崇拜大唐的扶桑来说,李云泽的目光一是天竺,而是中亚肥沃的土地。
新罗那边简单的很,张守珪带兵去一趟就能解决。
既然唐人那么喜欢新罗婢,那就统统都弄来好了。
至于扶桑倒是要等等,因为白江口之战时那支天下无双的水师,此时已经烟消云散。
重建水师之前,扶桑只能是先用经贸的法子榨取金银财货。
至于说南边岛屿上的野人们,甚至不需要大军讨伐,只要不断派遣探索队,学漂亮国对待印第安的办法就行。 ', ' ')